魏帝禪讓時,司馬孚的行為到底是出於真心還是在演戲 他究竟是不是忠臣

時間 2021-05-13 02:18:39

1樓:Black Bob

司馬孚最後的戲不是演給曹奐看的,是演給司馬炎看的,不想跟侄孫稱臣,所以自稱「大魏純臣」,司馬炎也樂得跟叔公配合,畢竟老頭都快入土了。

2樓:

司馬孚若是純臣,怎麼不見他在獻帝禪讓時跳出來說自己「固大漢之純臣也」

無非仗著當今皇帝司馬炎是自己的孫侄才有峙無恐。

類似的還有曹節曹皇后,怒斥曹丕使臣,她難道不知道伏皇后和董貴妃的下場?她是料定自己的長兄不敢對自己怎麼樣啊

3樓:東吳大帝曹玄德

換我我也不幹

司馬家本來已經是時代冠冕、累世兩千石了,已經夠穩了,但現在在篡位的路上越走越遠了。如果篡位成功了,話說我司馬孚這支有點太遠了,基本上撈到的有限。如果篡位不成功,滅族肯定有我乙個,名聲還受影響。

換誰也不幹啊。

4樓:鞠躬盡瘁褚彥回

………………——終身坐在車子上不下地不說話的曹魏忠臣某某某不能漆身吞炭,有負豫讓——大孝子諸葛靚

天地四時猶有訊息,而況人乎——機智的山濤語大忠臣嵇紹太尉以一家物與一家,作此何謂——家裡的熊孩子問名士駙馬顧命開國功臣某嗚嗚嗚嗚嗚嗚嗚——楊堅&司馬消難

我的兒,得了便宜還賣乖,也忒不要臉了些——刻薄的答主可以從魏晉禪代的社會風氣變化,儒家士人的精神世界崩潰月重構,家、國二元效忠意識形態的自我矛盾與化解等等等高深角度論述一二三來,可以說的很精妙。我們也知道,馬孚之後的南北朝還有源源不斷的人面對他的困境,忠孝難全,這確實是個難回答的大問題。

如果不那麼刻薄,我們可以說,認識到當時的歷史人物面對這一矛盾掙扎的彷徨無力無奈。

如果不提忠孝這種事情,單從理性考慮,馬孚謀取權力名聲的同時,還可以給自己乙個解釋來避免內心的矛盾,還保全了身後名聲,確實優秀,就像司馬宣王權略驚人。

但是放在這個忠字下面,陳泰敢自稱嗎?

5樓:洛公子

高平陵之變,司馬孚在司馬懿一邊

魏元帝禪讓,司馬孚在司馬炎對面

司馬孚是司馬懿親兄弟,你說他站哪邊

高貴鄉公遇刺,司馬孚哭喪,既真也假

真的是忠心,假的是無畏

你是司馬昭,會因為這一哭殺你親叔叔嗎?

魏元帝禪讓,司馬孚哀悼,既真也假

真的還是忠心,假的還是無畏

你是司馬炎,會因為這一哭殺你小爺爺嗎?

司馬孚是在想清楚後果後哭的

當然,這並不影響他同時忠於魏晉

為臣而忠魏,為人而忠晉

對於別人矛盾,對於他

6樓:「已登出」

偽裝得極好的忠臣,司馬氏的正始之變他積極參與,後邊侄子司馬師搞清洗,廢帝,伐忠魏的毌丘儉,文欽,沒看見這位站出來反對司馬家,也沒自動從家族割裂。司馬昭殺曹髦的時候出來痛哭流涕,哀痛不已卻繼續留著在司馬氏家族,晉武帝即位封他安平郡王他也沒推辭,由此可見是個首鼠兩端的忠臣。

7樓:

晉代魏這篇章裡面司馬孚才是大佬級影帝,主角之一。

真實的曹魏忠臣

《晉書·列傳第七章》

任城景王陵,字子山,宣帝弟魏司隸從事安城亭侯通之子也。初拜議郎。泰始元年封北海王,邑四千七百戶。

三年,轉封任城王,之國。咸寧五年薨,子濟立。拜散騎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輔國將軍。

隨東海王越在項,為石勒所害,二子俱沒。有二弟:順、斌。

順字子思,初封習陽亭侯。及武帝受禪,順嘆曰:「事乖唐虞,而假為禪名!

」遂悲泣。由是廢黜,徙武威姑臧縣。雖受罪流放,守意不移而卒

就算遭廢黜、受罪也無所謂,依然初心不改。這種到死也言行一致的是不是曹魏忠臣?

虛假的曹魏忠臣

《晉書·列傳第七章》

宗室安平獻王孚(子邕弟義陽成王望望子河間平王洪洪子威洪弟隨穆王整整弟竟陵王楙望弟太原成王輔輔弟翼翼弟下邳獻王晃晃弟太原烈王瑰瑰弟高陽元王珪珪弟常山孝王衡衡弟沛順王景

魏陳思王植有俊才,清選官屬,以孚為文學掾。植負才陵物,孚每切諫,初不合意,後乃謝之。遷太子中庶子

魏武帝崩,太子號哭過甚,孚諫曰:「大行晏駕,天下恃殿下為命。當上為宗廟,下為萬國,奈何效匹夫之孝乎!

」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時群臣初聞帝崩,相聚號哭,無復行列。

孚厲聲於朝曰:「今大行晏駕,天下震動,當早拜嗣君,以鎮海內,而但哭邪!」孚與尚書和洽罷群臣,備禁衛,具喪事,奉太子以即位,是為文帝。

後出為河內典農,賜爵關內侯,轉清河太守。初,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專掌軍國支計,朝議以征討未息,動須節量。及明帝嗣位,欲用孚,問左右曰:

「有兄風不?」答云:「似兄。

」天子曰:「吾得司馬懿二人,復何憂哉!」轉為度支尚書。

及宣帝誅爽,孚與景帝屯司馬門,以功進爵長社縣侯,加侍中

及高貴鄉公遭害,百官莫敢奔赴,孚枕屍於股,哭之慟,曰:「殺陛下者臣之罪。」奏推主者。……景文二帝以孚屬尊,不敢逼。後進封長樂公

孚拜辭,執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勝。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詔曰:「太傅勳德弘茂,朕所瞻仰,以光導弘訓,鎮靜宇內,願奉以不臣之禮。其封為安平王,邑四萬戶

進拜太宰、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

以孚內有親戚,外有交遊,惠下之費,而經用不豐,奉絹二千匹。及元會,詔孚輿車上殿,帝於阼階迎拜。既坐,帝親奉觴上壽,如家人禮。帝每拜,孚跪而止之

臨終,遺令曰:「有魏貞士河內溫縣司馬孚,字叔達,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終始若一,當以素棺單槨,斂以時服。」

九子:邕、望、輔、翼、晃、瑰、珪、衡、景

丕兒因孟德死而哭,他就諫說應該如何如何,而不需要哭;群臣哭,他就厲聲責罵,不止要哭,應該要如何如何才正確。明顯的,他理解該如何「哭」,以及以相關事情做文章來提公升自己聲望。說它一句古代的營銷大師都不為過!

孚諫曰:「大行晏駕,天下恃殿下為命。當上為宗廟,下為萬國,奈何效匹夫之孝乎!

」;孚厲聲於朝曰:「今大行晏駕,天下震動,當早拜嗣君,以鎮海內,而但哭邪!」

司馬孚一家九子,除了死得早的司馬翼,全是王,榮貴之極。

宗室安平獻王孚(子邕弟義陽成王望望子河間平王洪洪子威洪弟隨穆王整整弟竟陵王楙望弟太原成王輔輔弟翼翼弟下邳獻王晃晃弟太原烈王瑰瑰弟高陽元王珪珪弟常山孝王衡衡弟沛順王景

論跡不論心!前面裝魏國忠臣,後面就一直輔助晉,食邑四萬戶。(片面的不提及司馬懿及自己家族的齷齪做法)還拿伊尹、周公出來自比,然後全家都一大片成侯成王的。

要是你忠臣沒能力殺仇人就算了,你可以學侄子司馬順(或陶淵明般)退出政治,然而做的卻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論營銷,我司馬秀波是比不過孚弟你了!——《大軍司馬秀波》劇照

8樓:不懂女人的豬哥哥

前面剛哭完,後面眼淚還沒幹就受封安平王,邑四萬戶,還當了太宰(其實就是董太師的那個太師,只不過避諱司馬師改成了太宰)。我還真不信司馬孚極力推辭的話,司馬炎還能把刀子架在他脖子上……

評價乙個有影響力的歷史人物,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要看他做了什麼。

曹髦被賈充命令成濟殺掉,司馬孚放曹髦的屍體在大腿上,悲慟地哭著說:「殺陛下者臣之罪。」又上奏要查明主使者。後來只有成濟被誅三族,主使者賈充逍遙法外,對了,爵位還漲了。

曹奐走時,司馬孚說「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為了實踐諾言,司馬孚在生前好好的當他的晉安平王,等到死後變成「魏貞士河內溫縣司馬孚」,就是不知道地下的曹叡認不認。

如果說房玄齡吹司馬孚「疾風彰勁草」可以理解為政治正確。那麼方孝孺的「孚當廢弒之際不失臣禮,使曹氏之臣皆能如孚,師、昭雖暴終不敢奪魏而自立也」就屬於政治幼稚了……

司馬懿一生忠於的到底是大漢,大魏,還是他自己?

稗田阿求 司馬懿無疑是忠於自己,當然你也可以認為司馬懿是由忠臣逐漸轉變成權臣至於你說司馬懿死於高平陵之前評價會好很多,這你就錯了,司馬懿假如說到了,那些便乘司馬懿討伐曹爽的大魏忠臣就可能追隨小佳人,畢竟司馬師威望也就那樣,肯定是比不了他爹,大魏忠臣毌丘儉檄文還得敬其一句大忠臣。那麼由曹爽掌權,相必就...

唱歌時的 咬字 到底是指什麼?

晨橙愛唱歌 唱歌別忽略咬字吐字的重要性!唱歌咬字吐字還是很重要的,歌詞唱不好,整首歌的風格都會變,可不要將流行歌曲唱成民族歌。 粥粥 好的咬字 感覺嘴巴很放鬆,自然不刻意,能清晰聽清楚在唱什麼,大部分字的聲母和韻母均有唱清楚 壞的咬字 感覺僵硬 咬牙切齒 很刻意 不自然 含糊不清 聽不清楚在唱什麼,...

五胡的問題到底是曹操的問題還是司馬懿的問題?

命中註定737 是司馬炎的問題。還是那句話,孫子的問題不能怪爺爺,晉朝建立的時候司馬懿都死多久了,你還能把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按在他頭上?如果說八王裡司馬懿的兒子們造反是因為司馬懿的教育,那為什麼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活著的時候他們不敢動?說白了,還是因為自己的貪心,和家庭教育有什麼關係?你在外面野心勃勃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