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學習歷史,可相似的事情卻在不停地發生,以史為鑑,人們做得到嗎?

時間 2021-05-12 07:01:31

1樓:老吳愛說話

歷史犯的錯,不應該也不需要由人去改。

人就是不斷地創造歷史,改造歷史。歷史改變了,結果才會改變。

神之長子,萬物的尺度,是不會犯錯的。

2樓:興亡在轉瞬間

以史為鑑是根本不可能的。歷史上再強大的朝代最後也必定要滅亡然後經過動亂後乙個新的朝代重新崛起。可是無論哪個朝代的建立者無不都希望自己的朝代永遠延續下去,但是只要回看歷史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3樓:盈衝

千萬不要以史為鑑!

這是政治綁架了學術,史學本身並沒有服務於現實政治鬥爭的功能或屬性。歷史研究從業者從他的特定知識結構出發,也可能為國家當前建設貢獻某種獨到的見解,但這只能是歷史從業者履行他作為國家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而不是歷史學本身的目標或任務。

歷史學家姚大力認為,傳統中國的歷史學,可以用兩個「司馬」來代表,即司馬遷和司馬光。但是兩人代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術取向:司馬遷的「原始察終」取向體現了對比較純粹的意欲認識和理解過去的追求,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取向則把歷史學當做輔助甚至指導政治統治的工具來看待。

「在中國歷史學領域一直佔支配地位的,幾乎一直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取向。」

史學本身並沒有服務於現實政治鬥爭的功能或屬性!

4樓:

因為這個主語就很妙啊。

人們是誰?指單獨的個人的話,那麼個人成敗的歷史經驗的學習肯定會自主或不自主放在第一位。

指全體人類的話,大家的腦子又都不是透明的,無法統一。

問題是大家的,方法是自己的。

5樓:奧雷里亞諾

如果沒有明末慘痛的教訓,也許不會有國共合作,也就不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這麼看來,社會還是在進步的,歷史還是可以參考的。但如果把抗日戰爭的勝利歸功於某乙個人或者某幾個人,這就大錯特錯了,歷史鑑的不是個人,是國家,是民族,是成千上萬的人民。

6樓:泰勒斯威夫斯特

以史為鑑固然不錯,但你要想到一點:我們的行為機制很可能就是要讓相似的事情不停發生。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你作為乙個沒結婚的年輕人,想知道結了婚是什麼樣子,結果你看到你的父母,你的親戚長輩們,還有比你稍大的哥哥姐姐們,他們結過婚以後大多不幸福,婚姻總是存在各種問題,你越是近距離觀察了解,越覺得結婚是一件極其錯誤的選擇。

但那又如何呢?你最終還是相信了愛情,心存僥倖,總覺得這次會與別人不同,而結果又是什麼呢?不需要我多說了吧。

但是如果我們真的做到以史為鑑,不再願意結婚了,那又如何呢?相似的事情是不會再發生了,但誰又能知道這會對社會造成多大的動盪甚至危害?有時候事情迴圈發生並不是件壞事,它至少滿足了事物存在的合理性。

7樓:FFF團長

由矛盾引起的發展或否定的否定——發展的螺旋形式。——恩格斯

發展似乎是在重複以往的階段,但它是以另一種方式重複,是在更高的基礎上重複。——列寧

當年明月所提到的歷史的重複,或者超越歷史云云,都是事物的表面。歷史會重複,會重演,但不會繞著同乙個圈子重複。歷史會進步,會超越,但並非是因為個人的力量所及。

歷史真正的發展形式是螺旋上公升,它看似迴圈往復,卻有固定的前進方向,但即使看得到這個方向,卻無法直達,而是要以緩慢的形式經歷各種彎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儒家的恢復周禮,這被當做儒家的最高思想,但無論歷史重複多少遍,周禮都是不可能恢復的。王莽搞恢復周禮搞崩了,宇文泰的所謂周禮只是借了個殼子,因為周禮只能適應連鐵具都沒產生,地方行政也十分粗陋的西周時期,而無法適用於更加成熟複雜的集權時代。生產力進步了,過去的時代便回不去了。

又如宗王制度,漢武帝以史為鑑削弱了諸王的權力,結果漢魏時期諸王無法拱衛朝廷,遭大臣篡權。司馬炎以史為鑑又賦予了諸王實權,結果八王之亂神州陸沉。然後東晉宗室沒實力被權臣搞死,宋齊宗室有實力又互相搞,最後國家搞殘了大家都沒力氣搞了。

看上去好像一直在迴圈往復,但皇權在這個過程裡是一直在發展的,它的發展可能很緩慢,甚至在一段時間裡可能會退步,但總體而言都是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王朝有週期,這是歷史規律,但已經出現過的王朝不會再出現第二次,因為內裡會變。

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黑格爾

歷史會不斷重演,但不會簡單重複。

而當年明月所提到的超越歷史看似個人能力所致,實際上是歷史的發展給予了個人超越時代的條件,而當這個條件尚不具備時,所謂超越歷史便無從談起。漢武帝實行察舉制,是因為該制度適應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民眾受教育水平、以及社會文化風氣,所以這就是當時先進的制度。在印刷術尚未普及的年代,你搞不起九年義務教育,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尚未發展足夠的情況下,你也搞不起資本主義,一切的做法都要和所處時代的條件相匹配,歷史不是你想超越就能超越的。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羅隱

就個人而言,學習歷史有多大作用真的很難說,歷來的史學家們,有許多捲入政治鬥爭被殺害的,也有憑藉自身所學安然倖免的。學習歷史的作用不會大到可以改變命運,但如果能學好,也不是一無是處。我的大學近代史老師有句話我很贊同,她說歷史讀得越多,對很多問題也越容易看得開,因為看過的事情多了,就會覺得沒什麼是不能理解的。

8樓:早見堇

這個問題如果用嚴謹的術語來講,是【歷史是否是科學?】

首先要強調的是,歷史的相似性不能作為認知與解釋歷史的路徑。

歷史的「流變性」與「一過性」才是歷史的特徵。歷史最根本特徵是二間性,即當下(在場)與過去(不在場)——

時間的會過去性(passability)構成了歷史的前提,而一切過去都首先是當下的現在,也就是過去的現在,因此歷史構成了現在的過去(past of present),歷史出場每當歷史不在(history is present when it was no longer)

同時歷史並非意味著一種貫穿「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事件聯絡與作用聯絡及「在時間中」演變的存在者整體。它是一種始終在形成的becoming。當到時的在者變成經驗的曾在之後,其無間綿延的本性就隱而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可分割和可計算的特定時段,從而成為史學的研究物件。

這意味著歷史注定是與先驗決定論(科學)不符合的。

其次,追求以史為鑑本身是與歷史學工作者矛盾的。

只有在當下實時的歷史中,將來都被壓縮成了過去時,演變的時間程序被壓縮成了靜態,空間性結構也從開放隨之轉變成閉合的。

而在過去意義上的歷史中,由於時間性首要現象是將來,即是打破現在之「是」,開啟面向未來的可能性。所以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歷史的真意即是對「曾在可能性」的重演。

如果執迷不悟於當下實時的歷史,就會陷入雷蒙阿隆所說的偽客觀主義狂熱與波普爾批判的決定論。中國著名的南明史學者顧誠也說過類似的話「歷史如果是必然的,我們還研究他們幹嘛。」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有人試圖拒絕歷史科學化,19世紀,諸如文德爾班,李凱爾森嘗試過歷史科學解釋(所謂的兩種科學),但這也不過只是當時社會科學程序趨勢下的產物。到了20世紀,已經很少有人執迷於這個,以至於亨普爾推出的覆蓋律解釋模型後人人喊打。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後半葉,科哲諸如庫恩,普特南以及後現代分析哲學家羅蒂也開始採取歷史主義的模型來解釋科學。

9樓:鹽選推薦

以史為鑑第一步:解剖自己

太陽底下無新事,儘管歷史的記載已經有幾千年了,但是現實的悲劇依然在一遍又一遍地發生,人們真的能做到以史為鑑嗎?

看看復旦老師對於以史為鑑的分析,或許對你的問題有幫助。

10樓:中國民科院院士

更像是一種統計,通過展現人事物來挖掘社會發展的規律,但具體事在人為,能不能影響或者需不需要影響當前的事件走向要具體考慮。你看,通過對乙個月的總結,女人每個月有幾天會不舒服,但是這些這些能改變規律嗎?但是你說沒用?

那為什麼大家都會很聰明的提前準備好小翅膀呢?

11樓:

這裡有個悖論:

我們之所以希望從歷史中學習,是因為我們一再重複過去;但重複過去本來是不應該發生的,越重複則可預見性就越高,我們就越能避免。既然如此,為什麼還總是重複?

我能想到三個回答。

第一,歷史之所以重複,是因為路徑依賴,鎖定在軌道上,大家不是不知道會發生災難,但還是眼睜睜看著火車出軌,所有人都有無力感。物不極不會反(things will not get better before it gets worse),不到最後關頭沒有可能回頭。

第二,絕大多數人從歷史中學習,只是從最近乙個可比的、相似的重大事件中學習。比如說,2023年金融危機確實是被反覆研究透了,我很有把握地說,下次全球金融危機到來時,絕不會是2023年同一種病毒。我們總是能避免最近一次災難馬上重演,它只會在我們對它的記憶不再真切的將來重演。

第三,歷史只是無窮多種可能中的一種在現實中展開,掌握合理的反事實思考能力,才有可能揭開其層層面相。歷史中藏著無數可能發生但卻沒有發生的危機,只因有人預作綢繆,將災難苗頭掐死在萌芽之前,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歷史對這種人不公平,將他沉埋在故紙堆中。這是他的小悲劇,卻是我們的大悲劇。

12樓:可回收垃圾

按照社會學理論,人不會從他人的故事中得到條件反射性的經驗,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多次,並一直在重複該事件,才能夠深刻地反映在行為中。故歷史輪迴不息。

13樓:mottoliu123

黑格爾的名言:「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上學到教訓。」

問題是1.我們未必能完全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真相)2.就是了解了真相,也未必能從中歸納出歷史(永恆)規律3.

歷史是不斷地進化, 同樣的事件發生在將來、今天、與過去,無論在質或量上已有變化,由於格局不同,過去的歷史規律未必能應用於今天或將來,其實,就是應用了,其結果也未必能相同。

所以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可能是乙個偽命題

14樓:胖胖

以史為鑑,不是不能做到,但它的限度並非萬能。至少不像某些人想的那樣,今天遇到古人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借鑑古人的經驗教訓來做決策。

一來你很難遇到完全一樣的狀況,某個變數的不同,可能會導致整個選擇的方向南轅北轍。否則就成了教條主義。

另一方面歷史的記載往往是片段,剝離了當時複雜的背景條件。比如歷史上某人做了某事造成了嚴重後果,站在上帝視角你覺得他錯了。但或許他只是在當時的條件選擇了相對更好的路線呢。

也許不那麼選,後果會更慘呢。所以我同意某人的話,看歷史不能光看到錯與對,更要看到背後的不得已。

對於個人來言,所謂的以史為鑑,更多是為你開了個腦洞,讓你能夠想到某件事情後續發展的更多更深層的可能性。畢竟對於絕大多數智商普通的人來說,單憑自己要想像出那些貌似天馬行空的發展結果,並不現實。

歷史可以偽造嗎?

鑫仔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我們看到的所謂歷史都是粉飾過的。比方說,中國是很愛總結的國家,每有乙個新的朝代產生,都會把前乙個朝代的事拿出來寫一寫,其中有些敏感內容肯定要 嗶 地改寫掉啊,畢竟每個時代都有一定的階段性和限制性。不過像我們這些普通人,也不用對歷史的各個細節糾結,我們知道大方向就好了,不管...

想了解周朝之前的真實歷史,可以看什麼書?

子兔現出裡子帽 可以嘗試一下古本竹書紀年,個人覺得參考意義很大。就像王仁兄所說,夏商周研究的是斷代史,當時所留下來的記載不多,並且無法在考古學上相互印證,所以在學術界,這一段歷史的準確性與存在的可能性是存疑的。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傳自三皇五帝時期或者夏商周時期的膾炙人口的故事,在西方歷史學界都被歸類於...

如何評價「撥開迷霧歷史可鑑」一人對資訊競賽的評價(看簡介)?

我自己抄了自己qwq,相同的問題哈 他就是半罐水,自命清高,以為自己是當代魯迅,以批評現在的政策顯出自己的 站位高 實則是無可救藥的的愚蠢與無知。這種人別和他計較,別和這種人浪費時間。沒說一些過激的話,雖然很爽但是會被刪。後來看了看這位的主頁,發現他曾經發表過這樣的言論 你們把課業學好了,一樣考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