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為什麼秦漢時沒有出現,偏偏要等到隋唐才能實行呢?

時間 2021-05-12 00:52:12

1樓:徐梓幽

因為紙啊親,秦漢讀書是件奢侈事,一車車竹簡價值不菲,但資訊還不如一本書多,自然窮人學不起。

兩晉以後造紙術發達,人們可以花很少的代價買一本書,寒門世子才有了崛起的可能,而貴族門閥失去了優勢,再也不能壟斷天下學問 ,君主有了更多的選擇。

2樓:liuhan8427

沒造紙術印刷術,就是出現了考上的也全是貴族子弟。而且以秦漢的交通條件,南方根本不會來考。路太遠了。大多數人要死在路上。隋唐有運河,就是廣州人也可以到江西後就一路坐船過來。

3樓:劉知味

因為知識資源都壟斷,開了科舉能讀書的還是那些士族門閥,取上來的人才和不開未必會有多少不同,其次還得罪了那些世家大族,他們可是手上有錢有地有關係的

4樓:昨夜的雲

因為雕版印刷術在那個時候發明的,雕版印刷術極大的降低書的成本,讓寒門也能買的起書,知識不再被士族壟斷了,所以隋唐能開科舉。

5樓:沒有馬的騎兵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將貴族政治轉變為官僚政治,已經是在進步了,並且非常契合所處時代的環境。至於劉邦,建立漢朝時,西漢的軍功集團還需要對付異性王和匈奴人,因此話語權很重。但就算如此,也契合當時所處的環境。

真正誘發科舉制度的是士族的興起和對朝堂的壟斷。這一現象自東漢起,貫穿魏晉南北朝。輻射在唐朝初期還存在。正是這種社會制度使得科舉應運而生。這是國家的需求導致的。

反觀之,秦漢時期的士文化也比士族壟斷的社會制度先進。起碼布衣掛相的事例非常多。完全沒必要非得科舉。

張儀需要科舉嗎?呂不韋需要嗎?李斯需要嗎?

社會制度只要沒有固定住,科舉就完全不是社會的主流需求。只有當社會階層固化以後,社會才會開創,也有需求變革。於是就有了科舉制度。

為什麼日本不學習科舉制度?

北海之泉 學了。唐朝以蔭舉為主,科舉為輔,很多科舉考出來的也是士族出身。宋朝科舉才成為主流,但實際上蔭舉出身的文官還是比科舉多,只是比較難公升官。明朝科舉才徹底壓倒蔭舉。考慮到日本學習的是唐朝,而且人家也搞了貢舉啥的,怎麼能說人家沒有好好學習呢?事實上,玄宗之後的唐朝,科舉出身的高階文官才超過了門蔭...

宋朝 北宋,南宋 時的科舉制度是怎樣的?

失去頭銜 在宋朝讀書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果遼兵沒有打過來的話 如果金兵沒有打進來的話 如果西夏兵沒有打進來的話 如果蒙古兵沒有打進來的話 如果越南兵沒有打進來的話。 傻瓜樂力 科舉從來都是手段。宋太祖趙匡胤殿試令考生成天子門生 宋太宗趙光義擴大科舉錄取名額更是為了籠絡士人 堵住知識分子的嘴,不再議論...

清朝末年,為什麼科舉制與新式學堂存在矛盾?

清末教育改革本來也想遵循循序漸進 1898年的改革廢除八股 加入西學的內容。這次改革歷經波折到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後,改革重啟。但是先知先覺的人是少數,進入新式學堂入讀的依然很少,特別對於內陸,西風所不及的地方反應更慢,他們還是更願意讀四書五經。畢竟很多人都不想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況且讀得起書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