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直到第五次北伐才開始在魏國境內屯田和曹魏對峙?

時間 2021-05-08 17:04:27

1樓:jamesme

為什麼我從小學開始學數學,直到大學才開始學微積分

諸葛亮從乙個打仗的新手,不斷摸索,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朝著打仗老手的方向邁進,可惜活的沒司馬懿久……

2樓:黃蜂特戰隊

你自己提問的時候都知道是在魏國境內屯田,那你仔細想想看到底是什麼給了諸葛亮這個自信呢,還不是因為四伐。在諸葛亮之前還真沒有人被首尾夾攻還能贏的。所以說啊,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諸葛亮沒有想到司馬懿這麼菜。

3樓:夢關山

北伐之所以能一直掌握主動權,就是丞相事必躬親,他已經盡可能的發揮出了自己的全部才能,所以最後才過勞死,真的可惜。夷陵之戰後季漢是真的已經山窮水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國力大損,是丞相苦苦支撐才有了後來的局面。他也是人,所以要通過北伐不斷地學習,最後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適的戰略進行北伐,但是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4樓:鯽魚先生

前四次北伐是否需要是否有條件對峙呢?對峙是否有利?有多大風險?我覺得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一次北伐是示擊關中實圖隴右,這種類似於奇襲戰略意圖的軍事動作是否需要對峙?馬謖被破之後也無法對峙,只能倉皇撤退;第二次攻擊陳倉也是想鑽個曹魏的空子(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看到援軍來了之後立馬撤了,諸葛亮不是沒有在當地築城,《方輿紀要》卷五十五:石鼻城在寶雞縣東北三十里,諸葛武侯所築

和曹魏的援軍打是否有利?諸葛亮料想的是陳倉無備、關中空虛,可是事實上陳倉有備,關中是否空虛呢?對方援軍到了,是來得快,還是早有準備就等著諸葛亮了?

這有多少種可能性?諸葛亮沒有上帝視角,是不知道的,對峙是否保險?也不清楚。

而且這時候正是隆冬時節,也沒辦法屯田;三伐打得很順利,拿下武都、陰平,擊敗郭淮,似乎也不需要和誰對峙,見好就收比較保險;四伐敵我雙方都餓肚子,各種打糧食戰,感覺也來不及搞屯田。

最後,我本人其實不懂戰爭和軍事地理,靠著感覺隨便說說而已,可能錯誤很多。

5樓:阿蒙德

因為之前的曹魏沒有那麼慫,戰略方針不是消耗,所以蜀漢糧食還是夠吃。

關於諸葛亮的北伐的具體的行動,可以看我這個答案。

如何評價姜維北伐?

我的結論就是:諸葛亮一直知道運糧方面會有問題,但是這個時候的問題是糧食的運輸而不是糧食不足(關於第二次北伐,我上面那個回答裡有解釋)。所以,諸葛亮才研究木牛流馬什麼的,卻始終沒有大規模屯田。

畢竟,在之前的軍事行動中,魏國其實打的一點都不慫,雙方打的有來有回。所以蜀漢的運糧雖然有困難,但是糧草其實是充足的。

而這種大家你來我往的局面一直到司馬懿出場,然後被武侯教做人為止。司馬懿徹底的學會了「慫」字要怎麼寫。之後,司馬懿就貫徹了:

我雖然人比你多,錢比你多,糧比你多,還有本土作戰的優勢,但我就是不出門的戰略方針,耗(氣)死你。

說白了,也就是到了四伐的後期,才出現了糧食總量可能不足的問題。於是諸葛亮第五次來的時候才準備屯田,也就是找到了乙個解決糧食總量不足的辦法。

結果,糧食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是過勞死的問題沒有解決,於是孔明本身不行了。以上。

6樓:578578

諸葛第五次北伐跟死螞蟻屯田擺開持久戰的架勢,目的其實就是逼迫死螞蟻跟他決戰。古代戰術上是有說就食於敵國的說法,那是強敵國老百姓的糧食,但是諸葛不能這麼做,信仰上不能這麼做。不然北伐的合法性就站不住腳。

如果諸葛不病死五丈原,死螞蟻最後肯定會被政治原因逼迫跟諸葛決戰。所以從戰術上來講,諸葛可能壓根就沒有真打算軍隊自己種糧食跟你耗時間的想法,而是死螞蟻這老烏龜老是不出來,想出的逼迫決戰戰術。然而就算是最後決戰諸葛又有多少勝算?

蜀漢全國之力跟魏兩州之地的資源打都很困難,蜀漢只能一直勝,敗一次就得完蛋。而魏輸的起,所以諸葛丞相最起碼是操勞過度病死,而不是兵敗憂鬱而死,這也結下了他數千年良相,忠臣,鞠躬盡瘁的口碑。

7樓:塗景鑠

問這個問題,要先明白很重要的一點,五丈原的位置和周邊地理情況。

五伐時司馬諸葛兩邊都沒有全面進攻,是受地理條件所限。

當時而言,諸葛亮與司馬懿分至在武功水兩側。同在渭水南岸。

所以很顯然,此時諸葛亮主攻或司馬懿主攻,都要背水而戰,主攻都是吃虧的。

即雙方被水路分成丁字型的狀態,分在兩側。

此戰,諸葛亮也做了一些努力改變戰勢。

但司馬懿郭淮也不是吃素的。諸葛亮北渡渭水以求在積石原設營,達到斷隴目標,進一步迫使司馬懿主動進攻。但郭淮成功阻擋蜀軍,打破諸葛亮的計畫。

諸葛亮也嘗試過武功水,但司馬懿對過武功水的蜀軍也進行壓制,諸葛亮也沒能讓部隊深入。

這種情況下,局面型成僵持狀態。

因蜀漢運糧要過褒斜道,比較複雜,所以諸葛亮為持久計,最少也是為了向司馬表示我要在這裡久耗,開始屯田。

一方面做些預備久持的工作,雖然諸葛亮至死也沒機會收穫這批糧食,一方面若司馬沉不住氣,越水而攻,說不准諸葛亮還能找到戰機,所以其實這個和送女衣給司馬性質是接近的。

其實諸葛亮設營在五丈原,雖然穩妥,但這樣很難讓司馬有決心越水攻蜀軍。

司馬懿說道:

【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此言真是實在話,若出武功依山而東,則魏軍必然要與他打正面了,但諸葛亮要面臨背水設營的危險,所以司馬懿說他若如此,是勇。因為這樣若不大勝,就是可能大敗了。

若西上五丈原,雙方皆與水相隔,大戰自然難以開啟,自然諸軍無事。

8樓:知乎勸分俠

二三伐不算,你會發現一四五伐其實丞相是換了三種思路的。

一伐是出其不意,準備全據涼州,攤子鋪太大結果馬謖街亭被破。為了止損只好全軍撤退

四伐是尋求主力決戰,殲滅敵人有機力量後再佔地盤,取得一點成果後李嚴搞事情軍糧不夠就撤了

五伐吸取之前教訓玩屯田,步步為營的策略,通過消耗來逼敵決戰。實際上是四伐的改進。

這就可以看出來丞相的戰略方針也是在不斷改進的。可惜天不假年,可惜天意難違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說是成功?

發財發財發財魚 我也覺得是成功的,首先延長了蜀國壽命,也給予了魏國打擊,然後就是諸葛亮也流芳百世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很多時候看事情不能只去看表面,蜀國確實沒有滅掉魏,但是魏也沒有滅掉蜀啊!所以這是一場平局。而諸葛亮也成最大贏家留下千古美名。所以說是成功的。至於後面的事也和諸葛亮沒關係了。就不...

諸葛亮五次北伐,以一州之地對抗曹魏九個州,雙方兵力和人口土地均很懸殊,為什麼那麼自信能打得過曹魏?

歸妹趨無妄 難道因為懸殊就不打了?克復中原,興復漢室是從劉備就流傳下來的政治信仰。也就是說蜀漢這個政權就是以打敗曹魏而存的。如果不打曹魏,那麼蜀漢立國之本是什麼呢?後出師表裡也寫的清清楚楚 不伐魏肯定也是要亡國。與其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不要總是拿九州說事。曹魏的州也包括雍 涼 並 幽四個。有很多地方...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孫權為什麼不繼續偷襲巴蜀呢?還有其他幾次北伐,諸葛亮就不怕孫權在背後捅刀子?

機器小串串 丞相當然怕了,所以蜀漢從諸葛亮以後就一直防吳了,即使是蜀漢滅亡前夕,蜀漢對東吳都是一直很警惕的,要不然羅憲也不會對東吳那麼仇恨。 Sllery 路過順手一答。西蜀易守難攻。李白的 蜀道難 不是空穴來風。如果不是鄧艾 另闢蹊徑 結局可能一樣,但是時間或許會更長!那麼長時間作戰最怕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