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長子繼承制中,太子死後,太子系皇孫與其他皇子誰地位高?

時間 2021-05-08 12:59:12

1樓:xiaoming zhang

立子還是立孫各朝各代兩種情況都有。但你提到明朝,明朝的嫡長子制度就是嫡長一系優先,除非該系絕嗣,否則余子沒有機會。朱棣起兵篡位打的旗號是清君側而不是質疑朱允炆即位的合法性。

之後皇位雖然沒有孫輩直接繼承的先例,但在藩王中卻是不少,甚至晉藩還有世曾孫繼位的例子。

2樓:曹彥士

立孫優先

太宗曰:「國家所以立太子者,擬朕百年之後以為君也。然則人之存亡不在老幼,設無太子,則立嫡孫;若無嫡孫,即立諸子。

立嫡以長,未知瑕釁,世祖之心,不變周道。——《南齊書·本紀·卷四》

立子優先

莊文太子薨,愷次當立,帝意未決。既而以恭王英武類己,竟立之。——《宋史·列傳·卷五》

所以時代不同,情況也不同

嫡皇子願意讓庶皇子做太子

唐隆元年,進封宋王。其月,睿宗踐祚,拜左衛大將軍。時將建儲貳,以成器嫡長,而玄宗有討平韋氏之功,意久不定。

成器辭曰:"儲副者,天下之公器,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

臣今敢以死請。"累日涕泣固讓,言甚切至。時諸王、公卿亦言楚王有社稷大功,合居儲位。

睿宗嘉成器之意,乃許之。玄宗又以成器嫡長,再抗表固讓,睿宗不許。乃下制曰:

"左衛大將軍、宋王成器,朕之元子,當踐副君。以隆基有社稷大功,人神僉屬,由是朕前懇讓,言在必行。天下至公,誠不可奪。

爰符立季之典,庶協從人之願。成器可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太子太師,別加實封二千戶。賜物五千段、細馬二十匹、奴婢十房、甲第一區、良田三十頃。

"其年十一月拜尚書左僕射,尋遷司徒,其太師、都督並如故。明年,表讓司徒,拜太子賓客,兼揚州大都督如故。

庶皇子越過嫡皇子成太子

先在靈武時,太子弟建寧王倓為後誣譖而死。自是太子憂懼,常恐後之構禍,乃以恭遜取容,後以建寧之隙,常欲危之。張後生二子:興王佋、定王侗。興王早薨,侗又孩幼,故儲位獲安。

皇帝有子而立弟

初,成帝有疾,中書令庾冰自以舅氏當朝,權侔人主,恐異世之後,戚屬將疏,乃言國有強敵,宜立長君,遂以帝為嗣。

皇帝有子立侄孫

熙宗弘基纘武莊靖孝成皇帝,諱亶,本諱合剌,太祖孫,景宣皇帝子。母蒲察氏。天輔三年己亥歲生。

天會八年,諳班勃極烈杲薨,太宗意久未決。十年,左副元帥宗翰、右副元帥宗輔、左監軍完顏希尹入朝,與宗幹議曰:「諳班勃極烈虛位已久,今不早定,恐授非其人。

合剌,先帝嫡孫,當立。」相與請於太宗者再三,乃從之。四月庚午,詔曰:

「爾為太祖之嫡孫,故命爾為諳班勃極烈,其無自謂衝幼,狎於童戲,惟敬厥德。」諳班勃極烈者,太宗嘗居是官,及登大位,以命弟杲。杲薨,帝定議為儲嗣,故以是命焉。

廢帝鬱林王,諱昭業,字元尚,小字法身,文惠太子長子也。……及武帝即位,封為南郡王……文惠太子薨,立南郡王為皇太孫

武帝諸子

次子蕭子良:隆昌元年,加殊禮

三子蕭子卿:鬱林即位,復為侍中、驃騎將軍。

五子蕭子敬:高宗除諸蕃王,遣中護軍王玄邈、徵九江,王廣之襲殺子敬

七子蕭子懋:鬱林即位,即本號為大將軍。

八子蕭子隆:鬱林立,進號征西將軍。

九子蕭子真:鬱林立,進號安西將軍。

十子蕭子明:鬱林初,進號平東將軍。

十一子蕭子罕:鬱林即位,進號後將軍。

十三子蕭子倫:延興元年,遣中書舍人茹法亮殺子倫

十四子蕭子貞:建武二年,見誅。

十六子蕭子嶽:永泰元年,上疾甚,絕而復甦。於是誅子嶽等。

十七子蕭子文、十八子蕭子峻、十九子蕭子琳、二十一子蕭子建、二十三子蕭子夏:皆於永泰元年被殺

章宗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十一月,(金世宗)詔立為皇太孫

世宗諸子

完顏宗中:章宗即位,起復判西京留守,進封漢王

完顏永蹈:章宗即位,判彰德軍節度使,進封衛王。

完顏永功:宣宗即位,免常參。

完顏永德:宣宗即位,改同判大睦親府事。

完顏永成:章宗即位,起復

完顏永昇:章宗即位,加恩宗室,徙封隋王

衛紹王諱永濟,小字興勝,更諱允濟,章宗時避顯宗諱,詔改「允」為「永」。世宗第七子

3樓:邵珠

代 @巴西太守 答。

《南齊書》史臣曰:立嫡以長,未知瑕釁,世祖之心,不變周道。

指的是齊武帝遵循周朝禮法,將皇位傳給嫡孫蕭昭業。

齊武帝剛駕崩時,他最年長的在世弟弟蕭曄說:「若立長則應在我,立嫡則應在太孫。」

唐太宗在大臣懷疑他想廢儲的時候也曾表態,按禮法,嫡子死,立嫡孫,就算李承乾早死,他已經有兒子了。當然後來由於李承乾謀反,他的子孫自動失去前位皇位繼承權。

《唐律疏議》的規定也是嫡子以下是嫡孫,嫡孫以下是嫡子同母弟(也就是說,這個定義下的嫡子只有乙個,沒有嫡次子,只有嫡子同母弟)……就是有一點不好,或者說我(巴西太守)不認同,把庶子列在了嫡孫同母弟的前面。

4樓:眼中無碼心中有碼

國賴長君,除非兒子實在不成器或者年紀比孫子還小,老皇帝基本不會考慮傳位給孫子。歐洲那套王位繼承順序必須搭配君主立憲制,實權君主制下這麼玩就是想害死孫子。

5樓:

感覺有些人在胡扯,說太子是大宗。

如果太子已經登基當皇帝了,太子自然是大宗,其他兄弟是小宗。但是題主的問題在於,太子仍是太子,大宗還沒輪到太子這一系,換句話說,皇帝所有的兒子都是大宗,按照宗法制原則,嫡子都有權利繼承皇位的,而且是按順序繼承。但是如果太子已經登基,其它兄弟立馬成為小宗,此時新皇帝的兒子變成了大宗,享有繼承皇位的優先權。

有人提到朱允炆的問題。這裡大家可能忽略了一點,朱元璋為什麼立朱允炆?

網路上的說法很多,我這裡從另乙個角度說一下。在朱元璋死之前,他的五個嫡子已經死了三個,我覺得朱元璋是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嫡子們壽命都不長的,如果傳給朱標以外的兒子,估計過幾年又要換皇帝了。

最保險的方法就是,直接跳過兒子,傳給孫子。

除了朱元璋這個奇葩,中國歷朝歷代,凡是提到立儲君,肯定先從嫡子裡選,沒有嫡子,再選庶子,其次才會輪到孫子輩的。

6樓:

Continental、英倫的繼承制度暫且不提。

在中國歷史上,以孫子輩繼位的屈指可數,有南齊前廢帝蕭昭業,金章宗完顏璟,元成宗鐵穆耳,再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另外,金熙宗完顏亶算半個(屬於侄孫)。

太子喪失太子之位,有三種形式,一種是正常的病亡,一種是非正常的死亡,一種是廢黜。

以大唐為例:

唐高祖太子李建成,被殺,其子一併被殺。

唐太宗太子李承乾被廢,另立太子。

唐高宗太子李忠、李賢被賜死,李弘病逝,後另立李顯、李旦為太子。

唐中宗嫡長子李重潤被賜死,復位後太子李重俊被殺。

唐睿宗嫡長子李成器辭太子位,復位後立李隆基為太子。

唐玄宗太子李瑛被殺,立李亨為太子。

唐憲宗太子李寧病亡,立李恆為太子。

唐文宗太子李永病亡,李成美被殺,後立李炎為皇太弟。

其實,中國古代的皇位繼承並不是嚴格遵守「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子繼承制。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就是秦始皇是嫡長子。(當然,趙大的長兄早夭)

7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題主不用聽別人瞎扯淡。

你和你大爺你叔誰地位高?

除非你是建文,早早就被你爺爺立為皇儲,否則看見你叔還是乖乖跪下磕頭請安得了。

沒大沒小的,你這是要造反啊,這麼點都這樣,長大了還了得?

8樓:老郎中

嫡長制起源於周。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完善,到明代才形成最後的定製。漢唐宋明均對各種禮制進行了補充完善,但明代以前並沒有哪個朝代遵守嫡長制。

明代以前所謂嫡長制更像是道德,而不是法律。只有到了明代,嫡長制才成為白紙黑字的法律,不再是道德文章。

題主所說的嫡長子之子(不論嫡庶)繼承順位高於嫡次子,是在明朝才確定的。明代以前沒有規矩,傳給孫子也可,傳給其餘兒子也可,全由皇帝說了算。

9樓:大內捲簾累將軍

如果在中國,父親還在,嫡長子死了以後,理論上會到另外乙個嫡長子。當然,因為都不是真的嫡長子,所以各個兄弟都可以有意見,比如曹操的兒子們。

孫別說倫理上還和父有距離。就是這個年紀,各個叔叔伯伯都會有不服的。至於把孫提拔上來的,也就朱元璋乙個吧。

古代實行嫡長子繼承制,那麼嫡長子或者嫡子成功登基的概率是多大?

阿破 人才是歷史的主體,不能忽略人性在歷史中的作用。制度歸根結底是為人所服務的。嫡長子繼承制的出現,首先是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因此,皇族與後族結成政治聯盟,以嫡庶有別來建立政治規則,確立共同利益,壓制政治對手。其好處當然在於有助於維護穩定,既鞏固了皇族與後族的政治聯盟,又避免了權力的過度競爭將牌桌掀...

嫡長子繼承制度對現今社會的影響?

答主這幾年感受到了嫡長子繼承制的危害了。答主是爺爺最大的乙個孫子。但是我的堂弟 也就是我大伯的兒子 比我小,卻是長孫。在農村,長孫可以在長輩百年之後繼承大部分甚至全部遺產 未經法定程式,而是類似祠堂的機構做出裁決。雖然答主不在乎這些錢財,但答主很在乎平等。答主在乎的是,同是爺爺的孫子,為什麼一點繼承...

假如把古代皇帝繼承制度從嫡長子繼承改為兒子裡唯才是舉,還會有那麼多弟殺哥的橋段嗎?

親切可信豬頭皮 因為不搞立長不立賢這一套,兄弟相殘是會更多地.首先才華這玩意不好考察,而且不是因為方法問題,是利益問題。選拔方式公不公平根本就是完全不重要的,哪怕你把麻省理工那一套考核制度搬上去也沒用的。現代娛樂界玩的只是錢而已,什麼金鷹獎百花獎尚且能發給流量明星,皇權交替背後又是什麼樣的東西?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