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到底有什麼功勞,能位居廉頗之上?

時間 2021-05-07 05:40:47

1樓:嘆人性

並不是如此,而是當時的趙國,以經是弱於秦國,而東方六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盟。

藺相如並不能改變秦強趙弱的局面,所以才說藺相如不辱使命。

趙國的失敗就在於,樂毅伐齊,沒有和燕國瓜分齊國,反而因伐齊失敗,徹徹底底的培養了二個死敵,一是齊二是楚,楚國從樂毅伐齊看出了燕趙的實力。

2樓:

不請自來

學生黨~剛好在上史記課就來啦~

先說說趙王,畢竟是趙王給他公升的職。

這個趙王是趙惠文王,算是個明君。

趙惠文王在位期間任用廉頗、趙奢、藺相如等大家認同的牛人,可見他是識人的。

而在任人唯賢上,藺相如只是宦官繆賢的乙個門客,地位極低。

趙惠文王發愁怎麼回絕秦昭王的時候,還是繆賢舉薦「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才去進行的完璧歸趙。雖說有一定原因是趙惠文王實在無人可用,但是主要還是看中了藺相如的才能。

再者,澠池之會之前,廉頗曾說「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如果是乙個暴脾氣肯定要治罪,但是趙惠文王「許之」,並且事後也沒見廉頗降職。

再說完璧歸趙這件事。

當時秦國強大,趙國相比較弱,作為乙個強國的國君,那種威嚴和氣勢是肯定的。

想象一下,乙個宦官的門客獨自去見乙個強國的國君,一般人都會害怕,就像荊軻刺秦裡頭那個秦武陽一樣。

但是藺相如並沒有,他在面對秦昭王時沒有膽怯,反而還能想出對策將璧從秦昭王手中拿過來,並且「怒髮上衝冠」逼迫秦昭王「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這種勇氣很少人有。

趙惠文王當時也是實在沒轍才讓藺相如去,本身並不抱有很大的希望,心中沒準已經相信失去和氏璧還沒得到城池甚至要失去藺相如的結果,但是藺相如回來了,還帶著完好無損的和氏璧。這其中的驚喜大家多少也能想到,自然要賞賜一番,就讓藺相如當了上大夫。

秦昭王很生氣,就去攻打趙國,佔了趙國的石城,第二年又打了一次,殺了趙軍兩萬人。

這其實上算不上是損失慘重,畢竟趙國也是個有著數十萬軍隊的大國。

然後秦昭王又想了個法子,約趙惠文王去澠池聊個天。

為了不示弱,趙惠文王去了。

到了以後秦昭王讓趙惠文王鼓瑟,趙惠文王彈了。

藺相如一看這不行啊,就讓秦昭王擊缶,秦昭王不幹,藺相如就說「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秦昭王就敲了。

口舌之利是口舌之利,但是並不是有勇無謀,《史記》中多次提到「趙王畏秦」證明趙國國力的確不如秦國,那麼同樣即使廉頗在邊境,秦國也不怕與趙國開戰。

藺相如肯定也知道這一點,不過他還知道秦國正與楚國打,當時楚國也算大國,而且戰國後期與秦國相連的幾乎全是趙國和楚國,秦國自然不願意同時與趙國和楚國開戰,也就不計較這點口舌之利。可以說藺相如想的很全面了。

而廉頗雖說也出了力,但是畢竟沒有在趙惠文王邊上,自然沒有藺相如功勞大。

於是藺相如再次公升官,做了上卿。

而之後《史記·趙世家第十三》記載過了5年趙國才與秦國發生戰爭,而且多次破秦軍,可見他的口舌之利並沒有給趙國帶來什麼大危機。

補充一點,藺相如雖是文官,但是也是有軍功的,「二十八年,藺相如伐齊,至平邑」。

因為是史記課,所以所有的資料都是《史記》中的。主要為《史記·趙世家第十三》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請多多指教啦(~ ̄▽ ̄)~

做個小標記~三班將相和組

3樓:乙隻河豚

其實兩人的功勞都是非常高的,但藺相如存在感更高。完璧歸趙為趙國保全了領土和和氏璧,完全是一件明面上的功勞,而且藺相如出身平凡,是乙個宦官的門客,外表和之前履歷平常的人做出的貢獻也會被認為更大一些。

相比之下,廉頗的主業就是帶兵打仗,在旁人甚至趙王看來,取得大的勝利就顯得有點理所當然,不如藺相如存在感高。

還有就是趙王也不是乙個昏庸的君王。

廉頗曾經說出「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趙王的反應是「王許之」。可以看出趙王是非常信任廉頗的,「親賢臣」即使不是判斷乙個君王賢明與否的唯一標準,至少也能說明他並不昏庸。當時的秦國有過扣押楚懷王的經歷,導致了楚國國內局勢的混亂,趙國顯然是不想重蹈楚國的覆轍,廉頗這樣的擔憂是合理的。

這樣的言論其實也有一定的風險,但廉頗並沒有對於自身的顧慮,而是很直白地表達了自己對於國家命運和國君命運的擔憂,可以看出廉頗身為一代名將的忠心。想到他在趙惠文王駕崩之後不得任用,身死壽春卻仍然想著為趙國練兵,令人慨嘆。

4樓:秦淮柳

文臣的功勞不太容易通過歷史來記載,不像殺伐之功那麼好量化。

藺相如可以算半個縱橫家吧,模擬張儀范睢那樣的,其口舌之利是很重要的。加上司馬遷的惡趣味,喜歡記載些類似花邊的事情,因此顯得藺相如只有口舌之功了。實際上藺相如輔政時趙國發展還算平穩,他的主要精力應該是放在參與決策、梳理外交、整頓吏治上了,不過司馬遷沒有具體記載而已。

再說了,古往今來,功勞跟職位關係不是很大,跟資本和能力關係比較大。

5樓:

外交的背後是實力的較量,而人才是實力的體現。

前面幾位答主的論據,主要是怕秦王怒,怕給人口實。

如果生氣有用,要兵馬幹什麼?

要找個理由很難嗎?包茅不貢不可以是口實?

再談任人唯賢。

廉頗帶兵駐紮邊境,這是趙王對他的信任,何賢之有?別的將領做不到?

「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好吧,寡人在前線玩命,爾等連給寡人報仇的念頭都沒有,哪怕只是吶喊幾句。

不「許之」,又能怎麼樣呢?

藺相如不一樣,他跟寡人共過生死。「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這就是有勇有謀的狠人。這樣的狠人,父王一生都沒遇見過,寡人如果錯過,以後也未必能再遇到。

年輕人秀的是逼格,成熟的人秀的是弱勢群體的優越感。

這樣的人才不提拔,何以服眾?

6樓:陳凱西Kathy

見秦王絲毫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這塊和氏璧的意思,藺相如說:「大王不講誠信,這塊和氏璧我要帶回趙國,如若大王敢來搶,我就和這塊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見他視死如歸,又怕他真的撞上去毀了這塊寶玉,只好放他回去。

後來藺相如的這段勇敢經歷傳到趙國,趙國百姓紛紛讚嘆:這璧撞的我給滿分!

7樓:zhen-liang

戰場上平衡的時代,外交值錢,據說這個趙王殺死父親趙武靈王,各國以此測試這個新趙王的水平,看能撈油水不,這是試題,秦國最終撈了不少,殺死十幾萬人幾座城市

8樓:natiahs Hou

韓撲的《左手翻語文》有專門的精彩索隱,手機知乎,不便引用,大概意思就是趙國內政與外交的聯動,廉頗是親西方派。

…………

汗,時間久了,記憶雜糅,應該是韓撲的《左手翻史書》,內容以挖掘名篇背後的歷史為主,非常靠譜的歷史入門讀物。

9樓:瀟梓涵

具體誰功大,真心無從考證……可以這麼想,當時流傳下來這個故事,被作者記錄下來,然後作者認為是這樣的,帶著他自己的觀點寫成了文,流傳的久了,大家在接受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是帶著藺相如功大的主觀意志,最後就成這樣了

10樓:

看了看其他長的短的答案,很多沒怎麼了解這段歷史。還是讓我給出乙個簡明而有說服力的答案吧。

簡單來說,雖然趙國擁有很強的軍事實力,在韓魏楚被秦大傷元氣之後,成為軍事實力僅次於秦國的強國,但不足以與秦國虎狼之師大規模戰爭,故藺相如通過自己的外交能力,假仗著數量相當的軍隊,而又出賣一定利益給秦國,讓秦國打之不如和之,從而秦趙實現了兩國鼎立的局面,制衡了秦國擴張。

如果沒有藺相如,只有廉頗這樣的良將,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在不進行戰爭的情況下和秦國平起平坐的,在秦國的威逼之下,可能早早發生戰爭,將長平之戰這樣的慘敗提前,這與藺相如所成就的局面可謂天壤之別,故藺相如如何不能位列廉頗老兒之上?

11樓:王子琪

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裡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CPA到底有多難,考下來到底能改變什麼

清水竹心 CPA考過三門陸續滾掉了,目前考了稅務師 中級。財務人員工作內容比較侷限,主要工作一般都是記賬核算,接觸到相關業務的機會較少,所以看問題的眼界 角度會比較侷限。CPA課程在專業技能 內部管理等方面都提供了相應的理論支撐,真正掌握之後會比較容易理解業務及操作規程等。我工作涉及範圍較廣,6門專...

男生能憋尿到底有多重要?

在高三的時候。我們班組織去春遊,在路上我又喝了不少水。到那邊爬山也喝了一些水。回去的時候已經很急了。我們又提議一起去吃飯。聽到之後整個人都崩潰了。喜歡的女生在旁邊呢,又不敢去上廁所。回到家才去。早上的晨尿又沒拉,這一算已經憋了20多個小時了。 這個得匿,同學看到會嘲笑我的。記得那是乙個風和日麗的下午...

男人到底有什麼意義?

因為有你Yan遠方 男拆分為田和力,就是要有自己的乙個事業然後努力的做好這份事業 在努力時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要自己去逐一解決 在找個人陪著過完這一生 主要是我們的傳統傳宗接代 水鹽 男人只能從男性的角度思考,生為男人有什麼意義,生為中國男人有什麼意義,男人活著有什麼意義,男人死後有什麼意義。男性這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