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學研究過程中路徑的不確定性和靈感的偶然性?

時間 2021-06-07 20:14:51

1樓:國際科學編輯

科研就是在貌似有邏輯的路上走,這個邏輯可能僅僅是我們走下去的原因,而真正的突破性的發現,可能根本和邏輯無關,恰恰相反,往往是告訴我們原來的邏輯似乎不對。

2樓:MING

這是對標科研成果來講的!是站在已經做出科研成果後來總結的,就這句話本身來講,是非常正確的!

還原科研發現這一過程,我們就知道,科研發現本質特徵在於"迭代","試錯","積累","資源加持","資訊分享",所有的科研人員在做出自己的科研成果之前,實際上是不清楚具體的途徑的,同樣思路也不是一直不變的,對於科研人員來講,絕大多數都是:"看一步,走一步"!甚至他們都不清楚自己的前途如何,自己將來的命運是怎麼樣的?

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自己是否能解決問題?總之這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還有一點,我們縱覽那些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大師的研究經歷,就會明白:他們研究的問題往往是有一大批人在研究的,有時甚至是別人的錯誤為這些科學大家鋪了路,而這些犯了錯的人往往籍籍無名!細細深思一下就會發現,這些科學大家是有實力的,但同時也有運氣的成分!

至於系統化,流水線化,集團化來講,我覺得這些特點是"工程"應有的特點,至於做科研更不可能成批成批的出研究成果的!

對於做科研來講,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與汗水,最後卻沒有取得成果的是常態化現象!

補充一點:只有非常成熟的東西才是定向化的,凡是探索性的內容都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還有一點所謂的試錯,絕不是先將所有可能的思路列出來,然後一一嘗試一遍,因為像這樣做的話,即使你列舉完所有的可能性,最後卻發現所有的思路都是不合適的,但是這樣幹所造成的代價卻是太大了,所以才說做出實質性成果是需要付出努力+靈感的,還需要點運氣的!

3樓:

陰陽相生,凡世裡只有優勢沒有缺點的方法不存在的。

拿工藝品來比,流水線代替不了個體經年累月的精打細琢;用研發和市場來比,市場偏效率,但研發的核心人才,流水不了也不容易集團。大體上,集體化是控制不確定和偶然性的方式,但有些東西,光靠作,不一定有用,有時還會有反效果。

底子薄的時候,效率會優先點;但如果偏廢,必然長不了。當然現在的環境,大多數情況競爭要比長久重要。對個人,這其實是個比較無奈的問題,保持樂觀和理智就好。

4樓:追風月影

你以為的科研童話故事:

想要發明燈泡,愛迪生不懈努力試了一千多種材料,終於找到了乙個合適的,於是發明了燈泡,愛迪生是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其他人都是渣渣。只要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現在的科研戰爭:

想要發明燈泡,好幾百個團隊都在搶試一千多種材料,有乙個團隊優先找到了一種合適的,並首發文章,於是發明了燈泡,這個團隊是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其他團隊都是渣渣。你們都幹嘛呢,怎麼人家就能找到合適的呢?

科研當然是要以系統化的集團化的流水線化的科研事實堆砌來作為基礎,然後才能有質變。

大海撈針,你撈遍每一滴水,肯定能撈到。

但是現在,沒人會等你了。先把針撈到的那個就是英雄。

是靈感還是偶然還是運氣?你猜。

5樓:Gadian

現在許多大的科研團隊,基本上都是走的'系統化,流水線化,集團化作戰'的路子了.特別是號稱天坑的幾大專業. 只要團隊做下去,就會有大量的成果積累,最後量變引起質變.

某些學科裡,''搞科研=搬磚''的形容非常貼切.

另外,像是尋找基本粒子的研究,科學家就只能寄期望於各自粒子的對撞,盼望某次碰撞裡能出來個至今沒有證實的粒子. 對於這類研究還就只能通過''系統化,流水線化,集團化的作戰''了.

歸根究底,這樣的方法行得通,取決於科學本身就需要循序漸進的發展和試錯.

簡單的乙個比方:乙個科學問題就像是乙個迷宮,集團作戰就是每個岔路分個人去,窮舉一下,總歸能找到出口.

但是,這樣的成本是很高的(非腦力成本,而是人力和物質成本).所以更普遍的情況是,乙個人一直走,也許靈光一閃走對了路就走出去了.

最後,用魯迅的名句結尾: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樓:Maker·Created

硬性條件影響——外部壓力與限制:時間、經費、資源及其質量……(決定路徑下限)

時間、心理壓力·路徑依賴·思維慣性對科研工作的影響。(注意力·思維與感知對資訊的敏銳度·洞察敏銳度——深度隱藏關聯的資訊獲取能力--想法)

發現問題的偶然性思維靈感與研究發現

路徑慣性趨勢——兼顧質量與效率:系統化,流水線化,集團化作戰,批量產出。

探索趨勢,摸索乙個大概方向

撒網捕魚,尋求偶然與可能性

查明原因,理論的核實與完善

模仿仿生

大道至簡,模擬歸納

假想演繹、推理論證與實驗驗證 ,研發整合(權衡比對挑選)後的轉化產出。

如何科學研究乙個人的性格心理特徵?

剛回答過乙個 抑鬱的人求介紹歌聽 的問題。回答完我忽然想起乙個笑話 大致是老外吃餃子,刀叉左右開弓,把餃子切成皮兒和餡兒,分開,然後再分別吃進嘴裡。如何反性格心理特徵分析是我真正關心的內容。因為這個話題下最容易引發的並不是公安機關的關注,而是某些商人的關注。如何保護好自己,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如何...

讀經過程中如何確認自己的理解符合經義?

不如先問這個問題 如何確認寫經人記經人真的理解佛的原意?如是我聞 沒關係,萬一他聽錯了呢?佛為什麼自己不寫?佛一開口,用語言文字說出來與他實際自己的感悟會百分百一致嗎?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方外俗漢釋悟修 有個詞叫 解經 大藏經裡有非常豐富的解經著述,而且對同一部經,一般都有那麼幾部解經著作是非常經典...

在學數學的過程中,比如抽象代數,我常常理解不了老師和書說的話,應該怎麼辦

無名氏 我一開始學的時候也是這樣。隨著學習代數逐漸深入,才開始逐漸領會一些東西背後的含義。學抽代,最重要的是例子,只有在例子中你才能領會表面現象後的代數本質。抽象代數不是一門學科,而更像是一種方法,把很多看似不同的東西統一起來用統一的方法處理。這種方法看似抽象,但其實你早已在很多地方遇到過,只不過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