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陽與地球的距離與地球上的溫度關係不大?

時間 2021-06-01 02:40:14

1樓:

影響很大。

只考慮不同距離太陽輻射強度,根據能量的收支平衡,簡單粗暴地估算一下平均溫度:

藍色線是粗暴計算得到的溫度,不考慮輻射係數、不考慮大氣保溫、不考慮晝夜季節變化、不考慮blablabla。

紅色是八大行星的實際溫度。

至於太陽直射角……上下幾十K也能叫很大?

2樓:淚不空

為什麼說關係不大!關係大的很哪。僅僅是太陽引力線對地球的斜射與直射,兩個不同射點就是我們人類所需要承受的酷暑與嚴冬了。這能說關係不大嗎?

3樓:一夢三年

你想說海拔越高越冷是吧。。這個在高中地理必修一就有的,越高空氣越稀薄,反射的光就比較受限,溫度就相對低層更低些。不妨用放大鏡燃火柴作例子,鏡子將Sunny匯聚產生高熱,沒有到聚焦點溫度達不到條件下的極限值。

高山上長波短波交匯較少,反射條件較地表更少,所以更冷。

大樹下好乘涼也是光的傳播受限了溫度被削減。還有就是太陽能電池了解一下。

4樓:小明同學

/個人覺得距離對溫度影響非常大,而不是像大家回答的什麼函式地球溫度受兩個大要素影響,一是距離太陽的遠近,二是地球本身系統的能量轉化屬性

這個已經是常識了吧,烤個火堆都能知道的問題地球和離太陽近的星球換個位置?後果能想象麼

5樓:cruxu

1恆星與行星之間的距離是行星的溫度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請查閱「宜居帶」

2地球與太陽之間距離在宜居帶內

3題主所言,應該是地球軌道偏心導致的太陽與地球距離周年變化,這個距離變化不大,不是地球溫度變化的決定因素

6樓:老河

很簡單,在日地1.5億公里這個距離情況下,離得稍微遠近一點,太Sunny的增強或減弱是很小的。但角度的話可以是百分之0-100的區別。

舉個糙點的例子,舉起手掌,正對太陽,接受的是一手掌的光,側45度,手掌在正面的投影面積為一半,接收的光量為一半,側90度,投影面積為零,接收光量為零(此處假設不計手掌厚度)

7樓:林浩翔

做個粗略估算。

查了下地球公轉軌道的偏心率是 ,見Orbital eccentricity。

太陽的能流和距離平方成反比, ,所以距離帶來的能流變化大概是7%左右。

另一方面,太陽的能流正比於太陽天頂角(太陽和頭頂的夾角) 的余弦值 ,地球自轉公轉都會導致 變化。單天的能流變化當然是100%(日落嘛),長期影響的話大概參照太陽最大高度 的周年變化,赤道上是8%(所以赤道基本沒四季變化),南北回歸線外能達到30%以上(有四季),到南北極圈內就是有和沒有的區別了(溫差大但都很冷)。另外地球溫度還得再加上海洋呀溫室效應保暖之類亂七八糟的效應,這距離變化影響大概就不怎麼顯著了吧。

非專業人士,有錯望指正

既然宇宙在膨脹,那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會改變嗎?

北風易寒終風且暴 短期內不出現重大意外基本不會改變。因為粒子之間強力弱力的存在,粒子之間的距離基本不變,粒子組成的物質大小基本不變,即使變化,那所有物質都在變化,不會出現你 長高了 只要有質量就存在萬有引力,星系之間也是如此,如果距離較近就可能在幾十億年後融合。但為什麼很多星系離我們遠去?科學家猜測...

天文學上如何測量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和尚洗頭用飄柔 我們通常並不直接測。我們實際是通過測量從地球到其他熟悉的近距離天體 如金星 的距離,然後利用行星距離之間的關係公式,將其按比例放大到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1946年人類用雷達測量行星際距離並首次接收到月球的雷達回波。這是大氣層外天體的第乙個回波訊號。1961年,在金星離地球最近時,接...

如何測量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有故事的我 我的想象 向太空發射乙個有動力源的反射裝置,調整反射裝置的位置,讓反射裝置 地球 太陽的三者的夾角都是60度,即三者構成乙個等邊三角形。接下來只要用雷射反射法測量地球與反射裝置的距離就可以了。不知道是否可行。 張石敧 日地距離不是這麼測的。雷射反射那是測月地距離,要在月球上放乙個三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