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到底發現了什麼?

時間 2021-05-05 22:57:12

1樓:BilliSoul

這樣的問題,還有這麼多人回答,我不得不說兩句。我們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別人,沒想著成名成腕,沒想著掙錢,但也受不了這樣的侮辱。你要是發現了什麼,直接告訴我們就好,為什麼要提個問題卻不回答呢?

就算你想用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引起注意,直接寫「我發現了什麼」,就好了,為什麼要自稱老子?你把我們當什麼?我現在就告訴你,老子就算發現了什麼,也不告訴你,讓你們猜去吧。

2樓:別焰雲

32 道恆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道恆無名,隱而不見。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原子雖小,但難以使其本質臣服改變。

萬物將自賓——明夷是核外電子排布,恪守規則;

民莫之令而自均——地雷復,雷是原子,地是共用電子形成駐波均衡穩態。

自行領悟吧

3樓:歸一

看過很多人的回覆,講的都非常複雜,

其實這個問題一句話就可以回答完。

「老子發現了生養與主宰天地萬物的大道,並揣摩出大道的規律,然後效法大道制訂出君王的統治智慧型」。

要想看懂道德經還需要了解幾個要點:

1.道德經對誰講的,國家君王

2.道德經講了兩個層級,天道和人道

3.道德經的結構,一段講天道接著講人道再接著講天道,,,4. 最好學習帛書甲乙本,更接近老子原貌

4樓:水尤清冽

如果一本假書,你從中看到了讓你豁然開朗的道理,那這本書是否是假?

如果一本真書,你看了卻覺得道理不通,百思不得其解,那這本書是否為真?

有人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那是否你只看一句話就夠了?

還是說就好像吃饅頭一樣,你總要先吃了7個饅頭,吃第八個饅頭才會飽,卻不能說我直接吃第八個饅頭就飽了?

道德經可能是老子所寫,也可能在後人所傳承的過程中很多的知識和意思都已經發生了改變。但我們問問自己,老子所言就一定合理?別人所言就不合理嗎?

我們看的是道理,是古人對於道的理解,無論是哪個版本的道德經,只要我們能從中感悟到道理,能讓我們豁然開朗,這就是好的。

要去悟裡面的東西!

不要被「真假」「名字」所禁錮!

道家,講求悟道。雖然告訴你這個道理,但卻要你自己去悟。文字只是承載道理的工具,因為時代不同,認知不同,表達的東西被我們理解都有可能不同。

無論誰所言,你看一本書都是在與古人進行精神上的交流。古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境界,感悟不同。也許即使你拿著所謂的「真經」,想破了腦袋也百思不得其解。

也可能當你境界到了,「假書」上的只言片語,一點就能豁然開朗。

《黃帝內經》是否真的是黃帝所寫?《道德經》是否真是老子所書?

不要在意這本書是誰所寫,你可以看道德經的古本,也可以看道德經的現代版本。

關鍵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在他們的歷史角度,考慮他們為何要這樣想?

懂就懂,不懂就不懂。

「它這樣不對吧」;「這本書是假書,學了沒用」;「它應該。。。,不應該。。」;「這道理不通啊,它應該。。」

讓心裡放空一些,靜靜的看著,不至於太過「嘈雜」,而聽不見其他聲音。

境界到了,水到渠成,花開結果,自然豁然開朗

境界不到,懷抱多麼有價值的經典,也是一知半解空枉然。

境界到了,即使一句「假話」也能讓你豁然開朗,悟到自己的東西。不必在意真假,只要豁然開朗,這就是你的東西。

5樓:茂陽昜

老子發現了對立統一的本質,並以其為核心思想建立了先天級的辯證法。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黑白就是陰陽,陰陽就是收斂與發散。由收斂自然而然彰顯出發散的狀態就是無極。

所以無極是對立統一的本質,代表著對立統一靜止的,絕對的,先天的狀態。體現著同一的絕對性。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說的就是萬事萬物既有收斂於內的本質規律,也有發散於外的表現形式,本來相互衝突的陰陽二氣由於各自遵守本性的行為反而能夠相和於一體,本質規律決定表現形式,收斂自然而然能夠彰顯出發散。

無極是收斂而來的,收斂主藏,會導致消失,所以無極是無。收斂是未發,所以無極是中。無極是對立統一的本質,所以無極也是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指的就是無極,所以無極既是道。

用無極的思維分析善惡會得到無善無惡就是至善的結論。客觀規律就是無善無惡的,也是至善的。所以遵守客觀規律的學習與實踐也是至善的,便有德,這就是道德。

那麼無極這種天下式便是常德不忒的:通常的德行沒有什麼特別的。

這就是老子道德經的核心思想。

6樓:墨韻亭

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道德經》,相信讀過這本書書的很多人都知道

——道法自然,沒錯,這個不難想到,但究竟該如何理解?

今天,就學習、婚姻、財富、健康、幸福這五個方面試著解讀一下,不引經也不據典,就用大白話聊一下每個人一生都不可避免的這些事。

1.學習:生下來智商、情商乃至身體素質已定,適不適合讀書、搞科研基因已寫就。

2.婚姻:有人30歲結婚,有人40歲有婚姻,部分人一輩子無婚姻,催不得,急不得。

3.財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然能否聚財,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4.健康:健康狀況、是否長壽,一句話,看基因。

5.幸福:絕大多數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幸福與否看心態。

知乎 墨韻亭:四個字概括《道德經》——破譯道德經系列(二)

7樓:ok123456

這事道德經屢被篡改,不是很準。

這個老子不是發現什麼,老子是周王朝的檔案圖書館長!這事窮大輩!這個嫡系傳承極快!因為有錢。

這事代性傳遞有大量資訊流失!最後周朝威信降低。大量聖賢開始文化拯救。

不是那種口號式拯救,是真的收集整理文獻,因為其實紙張還沒發明。周朝可能還有絹書,魯國等是簡牘!其實隨隨便便就一車文獻,這個整理篩選是非常重要。

老子發現什麼?這事國家圖書館能有什麼?這事你不能跟老外比,人家幸運值多高,到了文藝復興伊斯蘭西班牙大圖書館就在一旁!

中國文化其實已經到了快滅絕的時刻。從時間表上這個要不能突破空間,這個存在必要性也差不多了。!其實化武現實和核武現實你們也就是跟著洋人麻醉了而已啦!

現在電振資訊化有點停滯現象,本來應該分子級管控!你這事可不能跟著鬼子胡混!這事人家國家太多,坐上飛機就跑,沒你什麼事,中中國人那裡跑,這些小國寡民的事聽聽就行。

按編譜馬上到了小國寡民。也就是資訊靜默!!你不出聲別人那裡想起來要炸你!!

這事你可選項不多,要麼在別人攻擊不到的地方,要麼就是別吭聲!

這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8樓:BreaKnee

入世則坑蒙拐騙安慰自我

出世則尋真求裡順其自然

俗話說生殺大權捨我其誰

老子就是教你真正做人的法則

是教人解放自己的,如果你讀老子的「話」,感覺自己被束縛住,那說明你已經不是自己掌控你自己了,你應該尋找是「錢,道德,法律,情感等等等等哪個在制約你」並解決它。

「道可道非常道」——所有的話都當放了個屁,你只要聽個響就可以了,做過自然就懂了。

和你一起做事的人才是朋友

9樓:點點畫字

老子的「道德經」原本是「德道經」。「德」字的甲骨文是乙個左邊路口符號,右邊乙個手指指著乙隻眼睛,表示是乙個人的眼睛發現的目標。「道」字甲骨文是乙個與路不同的寬廣之道,道上有乙個腳趾的符號。

表示這個可道之道是乙個表示是萬物的非恆之道。「經」字的甲骨文是乙個編織的象形符號,表示編織的最多的是「草鞋」,以便讓人走上那個被發現的非恆之道。老子發現了「德道」,道教將其融為一體。

10樓:股市小獵手

如果說發現了啥,那就是一種極高層次的規律,以先進人的視角看不懂。可稱之為玄學

如果按照實際後人寫實看,老子並不是發現了啥,而是縱觀周王室藏書和自身經歷,是智慧型的高度凝練總結,最終歸宿稱之為道,和玄學發現了啥殊途同歸,雖沒看得到沒發現啥具體東西,但經過邏輯知識沉澱推理對世事人世界認知的高度概括提煉出了智慧型真理,其道貫穿古今人事世界萬物後無來者。

仔細想想,如今人世間的事萬物那個有超出道所涵蓋的,沒有。西方如今科技體系規律也只不過是道的一隅一種表象。在華夏文明的文字語境下,大道,小道,術,道路,人道,天道,法,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過多的語言實則偏離了大道本身,講的只是一隅法小道!

11樓:

Lz不到啊。

首先,道德經的成書過程存疑:

老子說,尹喜記

尹喜學習後總結的

其次,最原版道德經也存疑,到底哪個版本是原版?有沒有被篡改?或者傳抄過程中出現偏差。

要知道中文尤其是文言文,資訊壓縮程度是遠高於拉丁語系。差乙個字就是天差地別。

再次,古人寫書沒有標點符號,而語言都存在歧義性,不同人解讀不同,都不是原汁原味的。

最後,只寫公里不寫定理真的大丈夫嘛?

12樓:執行機械人

老子講的就是唯物辯證法,道德經是唯物主義的始祖。和馬列主義講的是一回事。

唯物辯證法最早可以追述到「易經」,易經又號稱萬經之首。「易」就是變化。易經通篇都是講事物變化的可能性。

在眾多可能性當中找到乙個相對可能發生的必然結果,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依據。後來演變成了算卦。「算卦」這種行為就是在為可能發生的事情提供依據。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老子,以一部「道德經」橫空出世,影響中國幾千年。易經講的是事物的變化,以及提供眾多可能性。道德經在講述事物變化的基礎上,又延伸出事物變化的規律和以及如何使用這種規律。

道德經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講規律,後半部分講如何使用。

舉個例子,功成身退天之道,功成身不退必遭橫禍。這是老子說的。這也是事物發展的規律。

比如說,馬老闆以傲然屹立的姿態宣布退休,既得了名又得了利。這叫功成身退。他老人家耐不住寂寞,非得跳出來找罵,被罵了個狗血淋頭,這一下子老實了吧。

在當前經濟不好的形勢下,自己吃肉看著別人喝湯,還衝著別人吧唧嘴。結果可不就是找罵嘛。

「道德經」的前半部分是「道經」,道就是規律,規律就是迴圈。既然是迴圈就有好有壞。在急流中勇退,就是必然的。

後半部分是「德經」,德就是遵守,不違背「天之道」。所以老子才會盛讚「水的精神」。任何違背事物規律的行為必遭到天譴。

看看中國五千年有多少常勝將軍有好下場的,寥寥無幾。這就是人性。當英雄長出了鱗片,成了惡龍,接下來就會被收拾。

這是自然規律。馬老闆當然也屬於英雄,但他現在長出來鱗片,正在向惡龍的方向發展。如果不是立馬認慫,還真有可能拿他當典型。

道德經就講了兩件事,第乙個,事物是以迴圈往復的方式執行的。這是自然規律。第二個,人要懂得功成身退。

在自己功成圓滿的時候,要及時退出。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二千年後,又出現了乙個唯物主義的頂級人物,就是馬克思。這就是唯物主義理論化。

易經是唯物主義的起源。道德經是唯物主義的框架。馬列斯是唯物主義的內容,也可以叫理論實踐化。

易經和道德經都屬於很難懂。說來說去覺得很有道理,就是在生活中不知道怎麼用。空有道理沒有實踐。

馬克思把唯物主義給理論化,用經濟發展來表述唯物主義是怎麼回事。唯物主義三大定律,矛盾的對立與統一,量質互變定律,否定之否定定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這就是最典型的「量質互變定律」。

「前後相隨,有無相成,美醜相伴」這就是最典型的矛盾的對立與統一。

「天下難事必先作於易,天下大事必先作於細。」這就是最典型的否定之否定。

道德經的概括範圍太大了,統領萬物皆可。馬克思把它給縮小化了,縮小到「經濟「領域這個範圍裡來了。用唯物的角度來表述人類經濟發展的過程。

由此延伸出,階級,剝削,資本,等等概念。

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這和道德經裡說的「絕聖棄智」是乙個意思。但理解道德經比較難,理解「資本論」就容易的多。

繼馬克思之後,在近代又出現了乙個頂級人物,就是教員。教員的橫空出世,以石破天驚的姿態把唯物主義發揮到了極致。這就是唯物主義生活化和實踐化。

教員的文韜武略蓋過了中國有史以來任何乙個帝王。「矛盾論」和「實踐論」是巔峰之作。

「潤選」一開始看的時候,毫無奇特之處,他說的東西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易懂的事情。這種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說話方式,才是真正的文學泰斗。

如果看不懂「道德經」,就是看看「資本論」,還是看不懂就是看看「潤選」,「矛盾論」和「實踐論」這兩篇文章,要背的滾瓜爛熟,張口就來。每當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多看看「潤選」,看的久了,看的多了。終有一天會開竅了。

老子發現的是「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為什麼說蘇軾發現了陶淵明?

是陶淵明成就了蘇軾。你去了解一下時代背景看看。蘇軾平生學佛修道,常有出離塵世之想,但一直未能擺脫仕宦生涯,而陶淵明沒有學怫修道,反而勇於抉擇,所以蘇軾認為他雖不習佛,卻有佛性,因此自嘆不如。另附一圖給你看看就明白了 蘇軾本人是十分欣賞陶淵明詩作的,曾道 吾前後和詩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

哭完之後你發現了什麼?

初戀的初 發現哭只是宣洩情緒,感性佔主導沒有任何用。還是要擦乾眼淚,理智的解決問題。不過,願國泰民安,所有人臉上都只洋溢笑容,每個小可愛都開心快樂 湷逢 就是發現,嘴他娘會腫!人都傻了,哭完以後覺得嘴不對勁,然後一開始以為是過敏,但想想也不太對,因為也沒吃或者弄從沒接觸過的東西,然後就默默上網搜了搜...

書讀的多了你發現了什麼?

石沉大海 有關嘲諷 嘲諷,莫泊桑感覺他看誰都不順眼,從來沒有對哪個人物特別有好感,怨恨滅世多憐憫少,簡奧斯汀會嘲笑誰特別愚蠢,特別能吃,特別沒禮貌。如清少納言嘲笑沒有教養禮儀的人一樣。讀了琳琅滿目林林總總的諷刺作品,發覺自己心態平和,作者之怨憤,尖酸刻薄,超出想象 帶入家族史 不少作者喜歡寫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