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閱讀200本書真的具有可行性嗎?

時間 2021-05-11 23:47:04

1樓:辣麼大的一根辣條

非常可行

我的乙個好朋友我們認識快7年了

高二我們倆之前是同桌

她打小喜歡讀書

好傢伙一天肝一本書

有時候一上午就能看完一本

因為從小讀書的緣故

她看書特別特別快而且資訊抓的準多

真的很牛

2樓:培訓師胡一夫

這個自然是跑不開的基礎部分,一如《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提及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基礎的閱讀能力)、檢視閱讀(快速掃讀一本書)、分析閱讀(精讀)、主題閱讀(針對乙個主題的系統閱讀多本相關書)。

幾乎是一套組合拳,大量閱讀者、深度閱讀者幾乎是基本功,多數是不知不覺養成的,但也可以根據學者提出的這個結構來訓練。

不要認為第乙個基礎閱讀傻,讀外文原著的時候就知道了。檢視閱讀、分析閱讀,確實是套組合拳,因為不是什麼書都值得自己讀、或值得自己精讀,所以要有檢視閱讀的基礎,甄別出來的好書(標準因人而異)那就是需要分析閱讀(也就是精讀)。

這裡乙個重要的缺失是甄別能力,這必須成為閱讀能力的一部分,但少有人能解剖得好。《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及,閱讀越主動越有效,在「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之上就是一種更主動的探索能力,對自己感興趣或需要搞清楚的主題,自己來搜尋出相關書籍、構建書單,和找來那些書看掉,哪些精讀、哪些檢視閱讀(泛讀)、哪些需要看完、哪些不需要看完,就都是前面「檢視閱讀、分析閱讀」所積累出來的功夫了。

對於我而言,是無意中讀了大量書之後才遇到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發現深有共鳴。這些是基本功。尤其是最後乙個,主題閱讀,這個幾乎是深度閱讀者、大量閱讀者,的看家基本功一樣。

換句話,沒有主題閱讀,就幾乎沒有深度閱讀可言,大量閱讀也沒有意義。

3樓:leizw

可行。一年閱讀200本,我練了2年。

我每天打算看完一本書,完成一梳理的思維導圖。有時實在有事情,耽誤了,所以只看了250本左右。想想被耽誤挺多的。

為什麼要讀書?起因是對現狀的不滿,想通過讀書的辦法來改變自己。行為沒有改變,結果可能也不會有大的改變。所以就花了些錢,學了一門快速閱讀課,為了練成,強迫自己練了2年。

為什麼讀這麼多書,很多人會說追求數量有意義嗎?有些東西沒有積累,沒有量,沒有指導意義。書讀多了,書的各種套路,書的系統都會有乙個了解。

有幾點分享

熟悉,讀書,讀乙個領域的書,讀多了,就讀快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幾遍就感覺熟悉了,讀起來就快了。

核心,拿書的核心,把核心抓住了,再來看書,就容易理解了。特別是大部頭的書,或內容比較豐富的書。讀書的快慢,在於收放自如,熟悉的可以快,不熟悉的可以慢一點,重點是重點要慢看,比如核心概念,關鍵證據。

主動,一本書你有多主動,你的興趣就越大,收穫就越多。如何主動,推理式閱讀方式。

4樓:天線講書

每年讀200本其實真的不難,從年初開始到今天,我已經讀了170本書了,年讀300本書的小目標還在進行中。並且我每讀一本書都會分享我的讀書筆記喲,嘻嘻。

在實踐快速閱讀前,我一直覺得這是一件很難執行的事情。但當我真的做到了連續100天讀100本書的時候,我發現,原來快速閱讀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以下簡單分享我的閱讀體會,希望對您有幫助。

【為什麼讀書】

有大多讀書愛好者來說,確確實實喜歡讀書,但無奈讀書的速度較慢,導致工作後忙碌起來就很難拾起一本書去讀。

於是開始尋找方法重新開始翻書之旅。

【讀書的障礙】

我們讀書的初衷午無非是想學習些新東西,拓寬見識,又或陶冶情操,愉悅心情。

厭惡損失心理的影響,我們總覺得,讀一本書就得從頭翻到尾,深怕錯過一段一頁。這就是我們的厭惡損失心理,深怕自己吃大虧。

可實際是這樣子的,一本書最核心的東西其實不多,但為了成為一本書,它必須新增許多鋪墊和介紹。根據二八定理,

其實一本書最核心的部門只有20%。所以當我們看書遇到障礙的時候,大可跳過去,因為到了後面我們就可能找到答案,又或是在一下本同型別的書中找到答案。

當我讀書越快,我們的知識網路也就慢慢地編織得更全。它就像一張大蜘蛛網,不會說因為網上有點漏洞整個網就廢了,因為其他完好的地方依舊可以捕捉蚊蟲。所以當我們讀一本難懂的書時也一樣,不必跟自己過意不去,畢竟是你讀書,不是書讀你

這本書,能給我帶來哪怕一點收穫,它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而我們讀書的目的不就是為什麼獲得些什麼嗎。

所以讀的書越多,讀書速度就越快,讀書速度越快,讀的書又可以越多。這是乙個正向反饋

【我的讀書tips】

2、 定位。拿到一本書,首先翻翻目錄,腦海裡大概有個框架在。緊接著就是有目的的閱讀

比如我最近情緒不穩定很容易焦慮,那麼我可以直接翻到焦慮的部分去看,去解決問題。這裡順便推薦有川真由美的《整理情緒的力量》。(再囉嗦一句,沒必要從頭開始翻,直面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不逃避,勇敢地面對,有效地解決)

3、 摺頁。當我們遇到不懂的地方的時候,不要停下來查,讀了又重新讀,以致不知不覺就走神了。當我遇到障礙的時候,選擇摺頁,當我們看完時,可以重新翻回所有摺頁的地方。

這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這麼這個障礙的答案就在後面,又或者是原來這個障礙對整體閱讀根本影響不大。

4、 輸出。讀完一本書後,嘗試用口頭輸出自己的所得。就好像跟朋友分享東西一樣。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通過輸出來整理我們的輸入。不加整理的資訊很容易就會被遺忘掉,不能稱之為知識。所以形成乙個分享的好習慣,讀完一本書可以寫讀書筆記。

但這個筆記一定要講究效率,否則就會因為太過形式主義而變成了累贅,無法進行和推動。我個人的建議是讀書30min ,整理讀書筆記10min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難,但不要緊,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克服厭惡損失的心理。

【推薦書籍】

剛開始練習快速閱讀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工具書,這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練習和培養快速閱讀的習慣。當我們累計到一定量的時候,自然而然速度也就提公升了。再翻開《理想國》《1984》等書也不覺得難啃了。

以下推薦一些比較好讀的工具書。

溝通上: 《非暴力溝通》盧森堡。很容易讀,而且也有具體的方法,比如舉出一些說話的方法,一些詞彙整理等。

《高難度對話》精進版,麥可的,主要針對衝突對話如何化解。建議先看《非暴力溝通》

效率上: 《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斷捨離》

建議先看《斷捨離》,清空一些堆積在內心的芋泥,做人會和你輕快更明朗,自然效率也不會被拖得死死的。

情緒管理上: 《整理情緒的力量》有川真有美,大致講解了大部分情緒的產生以及如何處理。《我們內心的衝突》卡倫羅尼,這個相當於高階版,有點偏心理學了。

建議看《整理情緒的力量》

情商提公升上: 《世間情》葉曼,這本書比較綜合,針對女性寫的。但就沒有上面那麼細針對溝通啊,針情緒哇那樣具體。所以這本可以第乙個看,也可以最後乙個看。

理財上: 《半小時漫畫經濟學》生活篇還有金融篇,很好讀很好懂。《小狗錢錢》舍費爾,用故事的形式教人怎麼理財。

【參考模版】

讀書筆記的模版很靈活,怎樣方便怎樣記錄。

書名:日期:

打卡次數:

我的讀書目標:

我的三點收穫:

我的行動計畫:

最後,希望看完這點小分享後,你也可以拿起書來,開啟不一樣的生活style。祝福你哦。

5樓:又沒穿你家小裙子

雖然沒問到我吧,但我實在忍不住了,為啥那麼多大神說什麼名著隨便翻翻沒有意義要怎麼怎麼研究啦云云……說紅樓夢吧,我就看看裡面的菜圖個樂就侮辱了它?

6樓:iifdjv

只要被迫進入《無聊+閒+沒人陪+固定時間段不能玩手機》的環境你會對書本如飢似渴的

我做到過,因為那年呆在鄉下快發霉了,書是我在沙漠唯一見到的綠植脫離了那個環境的第二年,我閱讀數量下降到一年15本左右但是不同之前的打發時間的泛讀,這次是對某一我沒接觸過的領域的全然投入慢讀+筆記+實踐分析的大量思考時間

讓我提高了邏輯能力,在腦內建立了基礎思維體系思考習慣變成了,想得深,多角度,腦子越用越靈活,同年和以前同學聊天時發現對方的思考速度跟不上自己(之前泛讀時期並沒有)

我根據兩年不同的閱讀方式得出:

泛讀(主要打發時間順便開拓眼界)

精讀(為了建立基礎思維體系增強邏輯)

7樓:曉一

真的是可行的。我2023年讀了297本,2023年讀了318本,2023年讀了278本。

最近總是遇到有朋友問我如何能夠做到那麼大的閱讀量,其實閱讀是我的興趣而已,我只是通過閱讀得到了愉悅,結果順帶手就讀了不少。

在我看來,關於閱讀,閱讀於己,不可帶功利之心,數量並不那麼重要,一旦你找到了真正好的就為你存在的書,即便只有一本,也會每讀每新,大有收穫,但在找到它之前,也許需要閱讀足夠數量的書。

我之所以會統計數量是想要督促自己多讀書,讀得越多,就會越了解自己,讀得越多讀得就會越好越快。

在四年以前,我還只能一年讀100本書,到了今天,居然一不小心就能讀300本左右的圖書了。

曉一:一年讀300本左右書,我是這樣做到的 | 周一藍

2023年9月的五色時間元

曉一:【週日繽紛】曉一9月的五色時間元(主題:求知)| 五色時間管理法

針對可以快速閱讀的圖書,這裡有乙個SQ3R原則,具體包括瀏覽、提問、細讀、複述、總結。

基於五步讀書法,我自己的心得有三個:

一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看書的過程中,如果是實體書我會在精彩的地方或引起共鳴之處摺頁,如果是電子書我會將文字給摘錄下來,不管是哪一種我都會將其中的要點記錄在當天的日記裡面;

二是思考,一本書讀完後,會寫簡短的讀書筆記和做要點回憶。最好能夠畫出這本書的思維導圖,導圖可以清晰地體現一本書框架結構,然後在框架結構的基礎上進行豐富細節,當然列個提綱也是可以的。這是不可以省略的一步,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關鍵。

三是跟朋友分享。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什麼?就是學習時,假裝身邊有個人,在心裡把內容講給他聽,教給他。

這就是一種輸出,亦即精細加工。因為你要與人分享,就需要將自己理解到的乾貨或者感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而這些都是不斷強化認識的過程。

做乙個主動閱讀者,縱向對值得讀的圖書進行深挖,橫向將不同型別的圖書納入主題閱讀,跳出讀了多少本圖書的侷限,多花時間給閱讀,你會發現,你的大腦會不斷公升級換代,你的視角會常用常新。讓我們一起讓時間有魔法!

每年讀50本書是什麼感覺?

這個我感覺和每年旅行超過50個大中小城市差不多,不過還是和陸游所說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 即使是自己的故鄉,也有很多自己都不了解的地方,不過我喜歡每到乙個城市去逛他們的圖書館,文化館和檔案館,希望有生之年能逛完中國26個省會和每個省會裡的一座山嘿,哈哈 我喜歡讀書。讀書是我的生活習慣。閱讀...

如何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尋思 這本書主要介紹如何系統閱讀,300頁,算是大部頭,不打算做研究性閱讀的讀者過上一兩遍就可以先把這書放書架上暫存了,對考試的提公升也不是太大,更重要的是對於考點範圍內的知識儲備和靈活運用,應該偏向於收集關鍵線索,總結和鍛鍊應試技巧,而非利用系統閱讀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初次閱讀的話,可以先用筆劃一下...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彭以曼 莎士比亞曾說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Sunny 智慧型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然而,喜歡閱讀的人不少,做到高效閱讀的人卻不多。不少人受兒時讀書影響,閱讀時,喜歡一字句的通篇閱讀。這樣的閱讀方法,不僅吃力,能記住的內容也不多。所以,在學習高效閱讀之前,一定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