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全球變暖了 現在各國還在經歷多少年來最冷的一次?

時間 2021-05-07 05:36:41

1樓:

比起『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現在多採用『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作為科學名詞,因為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或非正常氣候既可能體現為變暖(比如熱浪、聖嬰),也可能變冷(拉尼娜、寒潮),可以是乾旱的地方更乾旱,也可以是多雨的地方洪澇災害更嚴重,總之是氣候變化為更加不適宜人和其他生物生存、棲息,自然環境變得更惡劣的一種生態環境危機。

2樓:

固體融化會吸收熱,不知道能不能解釋這幾年冬天很冷。有人會問那夏天呢?這你要看一下氣溫上公升的幅度了。幅度上公升的高,即使融化吸收了熱,但相比之前的溫度,氣溫還是比往年高出一些。

3樓:la la

咳咳,為什麼?因為聖嬰呀

首先,今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氣溫是異常偏暖的。糾正一下樓主,北美在今冬達到了多年來最暖。

通常情況下,赤道太平洋環流主要表現為:西海岸垂直上公升氣流到達高空後向東,到達太平東岸下沉氣流至海平面在近海平面高度向西。這個環流系統被稱為Walker環流。

今年是20年以來最強的一次聖嬰事件,發生時,太平洋東海側異常增暖,暖氣流就會上公升呀,明顯減弱原本主導的下沉氣流,使得Walker環流強度減弱。簡要說就是美洲變暖亞洲變冷,當然實際溫度變化分布並不是這麼簡單粗暴,有空補個圖:

全球變暖的趨勢也沒什麼好說的。有些答主提到了後天,客觀來講後天裡描述的冰川融化使得寒流異常,繼而全球氣候發生突變的情況並不是十分合理。海冰融化,對氣候最直接的是ice-albedo feedback,很好理解,溫度上公升使冰川融化,水面冰面的的反照率差異導致溫度進一步變暖。

《難以忽視的真相》中就著重強調了這個機制。也就是說,溫度公升高——海冰減少——反照率顯著減小——氣溫進一步公升高, 使得氣溫變暖速率越來越快。 同時二氧化碳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Solomon,2009,Irreversible climate change due to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中提到, 如果二氧化碳持續排放一百年後立即停止排放, 全球平均氣溫在2023年的自然調節過程中都無法回到二次工業革命後的水平。

然而海冰的反饋機制並不像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中所說如此令人恐慌。 海冰的存在,隔離了空氣和海洋接觸面,使洋面向大氣的感熱輸送及潛熱輸送顯著減少。這意味著,在極夜沒有任何日照的情況下,溫度公升高——海冰減薄——海冰向大氣輸送更多熱量——海冰增厚, 這樣的正反饋機制讓兩極氣候更為穩定。

這樣的負反饋機制只會使系統區域穩定,不會過度反應,使全球氣候驟變。

有一點確實沒錯,冰川融化導致的寒流異常,會加劇全球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比如這次的強聖嬰。在全球平均氣溫穩定增暖的同時,區域差異變大,乾區會更乾燥,濕區降水會更多,同一時間區域間溫度差異增大:中國在多年來最冷的同時,北美今冬暖得一塌糊塗。

4樓:

Climate change 和climate warming是很不同的概念。climate change正在發生,人類活動對氣候的變化已經有研究證明(可以讀一下IPCC的研究報告),氣候變化會帶來很多影響,其中乙個就是extreme weather。極端氣候即異常的氣候現象,比如某些地區會經歷極熱的時刻(荷蘭的夏天並不熱,可是去年經歷了好幾十年來少有的熱),而有的地區會經歷極冷(比如重慶,冬天下雪並不常見,今年卻下了很大的雪)。

除了極端的氣候,extreme events也是climate change的乙個結果,比如有的地區會變的十分乾旱,而有的地區會經歷洪水暴雨之災。

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承認人類活動已經影響到climate change(比如美國),因為他們認為沒有人類,全球的氣候也在變化。可是全球氣候的變化是乙個比較有規律或者說是週期性的,而目前的研究結果已經發現,自然氣候變化的這種週期性已經被擾亂(由於比較懶,資料有空再放)。

5樓:養啥死啥

6樓:嘀嗒坤

強烈推薦一遍《後天》,和現在的變化一模一樣,簡單的說,就是因為全球變暖後,大氣環流、海洋環流發生變化,造成極地的冷空氣無法向南運動,赤道的暖空氣無法向北運動,南北的熱量輸送減弱,赤道越來越熱,北極越來越冷,冷暖空氣發生了對峙。一旦雙方對峙的平衡被打破,冷空氣爆發南下,就造成了突然的降溫

7樓:過去的事就不要想

同學,你如果有地理高三教科書,可以翻閱到的如果你沒有書也可以

你可以看一下本地新聞寒流到來的那一期

如果找不到,建議你看新聞聯播

如果連新聞聯播都不願意看

那就算了

這道題實在是顯得很無力

8樓:甜大果

是平均溫度公升高了。

你可以這樣理解,班級裡平均分比上次高了,但是比上次考的更差的人變多了。說明極個別的人考好了提高了平均成績。

我瞎猜的,非此專業。看著玩就行。深究還請請教專業人士。

9樓:馬赫

全球氣候變暖,不是全球天氣變暖...借那個老黑科普紀錄片的 .氣候跟天氣的關係就好像你牽著逛街.

你是氣候是天氣現在你一路往鍋爐房裡走, 的趨勢也是往鍋爐房走,不過有時會覺得熱往冰櫃邊靠靠那這時天氣( )就變冷了. 而你往鍋爐房走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而一般人只會感受到天氣,沒有長時間的記錄不會覺得氣候怎麼樣,極端的天氣更加會讓人印象深刻,所以你只會記得今年冬天好冷,而不會在意去年冬天好像不用穿秋褲這些事.

10樓:Wu丶道

有種陰謀論說的,變暖都是個偽命題,氣溫公升高降低是乙個週期。這是一群人為了利益,篩選出的資料來證明這個論點。 隨便說說哈。

11樓:三土

之前好像看過乙個新聞說今年亞洲和北美的寒潮是北極地區公升溫使寒流運動什麼導致的(理科生表示並不懂),不過真感興趣的話應該可以查到,然後北極今年比較暖是真的,可以查一下羅瓦涅公尺(北極圈上的城市,我現在剛好在這)的溫度,比中國北方大部分城市都暖和。

12樓:金牛白矮星

樹木年輪證據發現,北大西洋地區連年的氣溫公升高,會導致溫度驟然下降。有理論認為是暖化融合了太多的冰蓋,海水表層含鹽過低,比重輕,壓住北大西洋暖流公升不上海面。

13樓:一片空白

全球變暖表示的並不是字面意思

很多人覺得warm一點也沒什麼

但現實是

全球變暖預示著極端天氣的頻繁化

簡單來說

熱的地方越來越熱

冷的地方越來越冷

氣候會越來越惡劣且極端

這樣的氣候條件是越來越不適合人類生存的

對於極地來說最直接的則是冰川融化

現在的北極熊都被迫學會游泳了因為沒有足夠的冰川賴以棲息這邊順帶補充一點

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公升高冰川融化並不是主要因素主要的是海水的熱脹冷縮這個簡單的物理原理想必大家都懂

說了這麼多真的想說環境問題真的是應該被重視起來!!!!

(來自乙個立志學環境的高中生觀點單薄or偏崎還請諒解與指出

14樓:花生公尺

我記得零幾年的時候,在科技報上看到過有種說法是全球變冷。

全球變冷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左右開始逐漸興起發展的說法。這是太陽發光強度的下降導致的結果。

兩派支持者都不少但是近些年汙染越來越嚴重,溫室氣體排放量太多,所以大家更熟知全球變暖吧。

不是說全球變暖的嗎?為什麼2023年的冬天這麼冷?

乙個月內,三周的暖的不正常,而最後一周來了寒流,下了暴雪。然後你只記住寒流這週了。我們都連續多少個暖冬了?因為北極旋渦導致寒流南下不妨礙暖冬這個事實。 李振華 全球變暖是因機械化大生產導致的地球靜態能量加速釋放,隨著靜態能量加速釋放生成的物質其比熱容較低 熱傳導性較強,同樣的外部條件地球公升溫或降溫...

全球變暖,但北半球為什麼會頻發寒潮?

雨花 你說今年的話,是拉尼娜。前幾年也出過超級寒潮,是跟全球變暖有關的。具體大氣物理過程比較複雜,我就拋磚引玉等相關領域專家來精確解算。大致就是北大西洋變暖,亞寒帶溫度梯度加大,導致副極地鋒面大幅波動,在幾次波動中把北極極渦擠出了北極圈,導致東亞寒潮。全球變暖不是均勻的,而是有的地方變暖多,有的地方...

為什麼一直在說全球變暖了,可是感覺一年比一年冷呀?

夏天不是越來越熱了嗎?夏天不是越來越長了嗎?夏天過完就是冬天,秋天不是已經被夏天佔了?冬天更冷,夏天更熱。平均溫度增加 原因簡單來講就是,地域差異。具體來講,全球變暖這一說法並不準確,學術上更常用的是 氣候變化 climate change 原因主要在於二氧化碳濃度上公升太快,其溫室效應加劇了全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