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乙個星系窮盡其所有資源也無法到達最近的可補充資源的星系,所以無法進行星系間的航行?

時間 2021-05-07 05:18:14

1樓:黑德真人

人類文明現階段,這個細思極恐的觀點的確可以說是一種「可能性」。

至於觀點的真偽,應該只有當人類觸及到真正意義上的「文明邊界」之時,才有能力去證明。

不過,做好最壞的打算總是對的,畢竟,最壞的事情往往比人自己能想象的「最壞」還要壞的多。

2樓:

數億年前,藍藻也會擔憂,會不會我們窮盡了海洋宇宙中所有的物資,也到不了海洋宇宙之外的世界,最終藍藻文明就毀滅在現在我所在的小池塘裡…(皮

3樓:無語

這個問題要回答,首先要問,為什麼要星際航行?

然後要問,何為資源?

然後再問,解決星際旅航行要解決的問題,是不是只可能有這一條路?

最重要的是第二點,何為資源。從我們人類誕生以來,我們是怎麼看資源的?資源的內容是不是一直沒有變?如果變了(當然變了),那麼為什麼會變。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麼情況叫做「耗盡資源」?

我不回答這些問題,我問更直接的現實的問題,我們有沒有可能視整個宇宙為資源?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做什麼?

我們能走多遠,很可能取決於我們有多努力和多幸運,資源什麼的都不是事兒~

4樓:夢想擁有GM的男人

1.乙個探險隊慢悠悠的飛到目的地,比如一光年外,用時10年,建立乙個「3D印表機」設定印表機ip。

2.地球通過量子通訊,和印表機聯通,這邊消滅乙個人,那邊列印出一樣的人,

3.你比類推

5樓:未完待續

所以1、要趕緊發展新能源啊。

像太陽能這些,到太空了,引力小了,也沒啥摩擦力了,靠太陽能就夠了。

2、要建立基地啊

沒基地怎麼整,上台階得乙個乙個跨啊。所以川普捉急呀,馬斯克要趕緊讓人去火星。

6樓:更深的藍

如果是在黑洞附近,有可能。

如果是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統,不會的。

雖然以目前的技術來說,飛行器的速度太慢,恆星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是可能造成無法衝出恆星系,抵達附近恆星系的主要問題。但是我們可以轉換一下思路,在速度不能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把距離問題轉化為時間問題。只要智慧型生命的壽命(包括冬眠時間)被延長到足夠長,比如一百萬年,花在旅途上的時間就不是不能接受的了。

這樣算算,就算飛船只能以最低要求的第三宇宙速度飛行,花個幾萬年出個遠門就也算太出格了。

或者再變化一下思路,認為裝載能夠維持數萬年的生態系統的飛船造不出了,也沒關係。製造人工智慧,只讓飛船搭載人工智慧和人類基因及文化資訊出發就行。抵達適合的環境,人工智慧自己建設好可供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再用基因工程製造出人來就ok了。

以上兩個思路裡的技術難度都不算特別高。除了人類壽命問題,其它的技術都是可預期的。最關鍵的是,它們消耗的資源都是很少的,跟乙個恆星系所擁有的資源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中^九牛一毛。

7樓:「已登出」

只能通過蟲洞方式。

普通物體達到或接近光速,需要無窮大能量,已知物理不可能。

蟲洞進行時空扭曲,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在蟲洞產生又消失之間做星系穿越,雖然很難,但比1後面幾十個0光年的旅途短太多了。

8樓:

現在人類技術還沒辦法直接抵抗太陽的引力飛出太陽系。離開地球引力範圍的飛行器都會掉到太陽裡面去~目前的離開太陽系的辦法還是引力彈弓!直接對抗太陽這種小恆星的引力都不現實。。。。

9樓:

問題是價效比太低了。

探索太空基本上是只燒錢不產出,當然很多學科都差不多,但是基礎科學的進步很有可能導致技術進步,這在人類歷史上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太空嘛……

如果隔壁星球上一鏟子下去石油滿地流,我覺得人類會非常樂意進行研究,現在這個情況……

10樓:

有個詞叫反求諸己,用在這裡很合適。

距離其實有幾億光年都沒關係,只要將相當個數個體的意識上傳到機械,讓飛船獲得乙個較高的初速度,然後讓飛船不斷像特修斯之船一樣修復自己,利用慣性花幾十億年飛過去就是了。

是否超光速其實也不那麼重要,只要能讓自己的生命暫停,不因時間流逝而流逝,就可以一睡一醒穿越宇宙。

一輩子的長度,只計算醒著的時間就行了。每一次航行,都是命運的旅程。每一條航線,都是一次種群的遷移。

11樓:晨楓

完全有可能。

根據我計算,哪怕是愛因斯坦相對論是錯的,1kg 物體加速到接近光速質量沒有變化,不會變大。那麼根據其動能計算,1/2mv平方,那麼也和17kg核燃料發生核聚變產生所有能量差不多。

而用接近光速飛行到距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但是根據現有資料,那邊根本就沒有宜居星球),需要超過4年。而且還要之後還要相同的能量減速所以要發射乙個1kg的探測器4年內到達比鄰星,光核燃料(假設效率是百分百)就需要消耗 34kg ,這些燃料根本無法攜帶,因為你1kg的負載,需要帶17kg減速用核燃料和更重的發動機,反過來又需要耗費更多的核燃料推進,簡直就是解不開的乙個死迴圈。就這一條就能卡死星際航行了。

萬一有一天人類科技突然爆發,技術上解決了星際旅行的能源死迴圈問題,那麼星際旅行的成本問題又來了,現在人類發現的距離最近的宜居星球距離在40光年左右,假設人類宇宙飛船100噸,需要以50%光速飛行,去到還有減速,消耗的能量比現在地球上現存的核燃料以及化學燃料加起來還多得多。萬一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可以大規模開發使用太陽能,例如建設戴森球,積攢個幾百年,真的積蓄了那麼巨大的能量,我很好奇,為何人類要不計成本的把積攢了那麼多年的巨大能源和財富要浪費在無收益的星際旅行身上?

由此我想到了費公尺悖論。費公尺悖論認為如果智慧型外星人真的存在,肯定其中有歷史超過人類100w年的,那麼人類用100w年時間應能足跡踏遍銀河系,人類未觀察到外星人,所以外星人不存在。

根據我在上面的計算和猜想,我認為費公尺悖論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例如你是普通人,各方面很普通,一年只有十萬收入,要娶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絕色美女成本需要10億。然後有個叫做費公尺的人和你說:問題十分簡單,那麼理論上你積攢12023年的錢應該可以把她娶入家門,然後在這12023年裡面,你子子孫孫,代代都省吃儉用,就為了一萬年後娶到絕色美女入門。

不就可以了麼?如果費公尺悖論是真的,那麼理論上應該很多人能做到才對。而且不但做到,而且還能延續下去,今後100萬年以內,省吃儉用,娶到幾千上萬個絕色美女入門才對!

如果觀測不到有普通人人願意子子孫孫粗茶淡飯1萬年去娶絕色美女,那麼說明絕色美女從來不存在!!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要是有一天,聯合國宣布我們有現成免費的無成本的大量的能源了,這些能源夠我們用幾百年,白左們說好啊,窮人不用挨餓了,可以實現共產主義了!白右說:憑什麼給那些窮鬼,我們有錢人分配效率更高。

但是費公尺又出來說,這些能源可以搞一次星際旅行,去幾十光年外的地方探索一下,豈不妙哉?於是他被無數雞蛋淹沒.....

1 我假設加速到光速質量不變,因為根據相對論,物體加速到光速質量會無限增加,那麼就會無法計算需要的能量,因為會是無限大!

2 在很複雜的條件下,引力彈弓能把撐死衛星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某些id認為能加速到亞光速,之後還能通過引力彈弓減速,這個引力彈弓是你家做的?

樓下的某id為何這樣沒文化:

1 晨楓 (作者) 回覆張弬

科普一下常識:1 宇宙飛船要加速需要能量 2 到達目的地後,宇宙飛船要減速需要能量,兩者是一樣的,這就是死迴圈,居然有人看不懂還有,中途為了避免被撞毀,還需要能量維持乙個護罩。2 宇宙惡劣條件下電子儀器壽命變短是常識,別說宇宙,你買臺電腦在家裡放100年你看還能開機?

12樓:5537

就算是告訴你資源無限多,你就有辦法在星際間穿越了?

如果說人類有足夠的資源進行星際旅行,我敢保證:從那個星系誕生的時間算起,我們就從地球出發前往,一直到那個星系滅亡,我們可能還沒到呢。

就現有的理論知識來講。

13樓:洪權

這是經濟學偽命題。

比如,資源緊張說。比如,人類要生存就要競爭。這都是謊言。

按照大公尺一斤5元,每天乙個人只能吃1斤就飽了。那麼,一輩子100年算,36500斤,182500元。

年收入只要2000元,就吃飽。幹活,做不出兩千活嗎?

問題是,你有勁兒不一定能用上。用一點力氣,收入可能反而幾千倍的多。

而科研需要的是技術突破,需要工業體系的建立,生產精密部件。

人類去太空,只用了兩百年的科技發展。如果幾萬年呢?

兩個還沒攻克的1.空間跳躍。2.反重力。難道會很難嗎?

更多的阻礙在於人類自己內部的爭強鬥勝。資源是很富足的。只要科技進步,每個人都很富裕。

只是用資本制度,肯定是少數人要讓大多數人拼命工作。聚集的財富,浪費也不會回饋給大多數人。

14樓:張洪

強答乙個!我們可以從能量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星系或天體間是相互能量維繫的平衡,失去平衡當達到一定限度就意味著毀滅。所有天體上的智慧型體在現有科技理論下還是不可以星系間航行的。但又不盡然。

在未知層面還有很多的前提下,我們有可能找到辦法的。波能量,意識能量等沒有質量的能量對地球總能量平衡應是影響不大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

15樓:三銓三

戴森球都聽說過吧?修乙個戴森球(把水星整個拆了就有足夠的質量),拆掉大概一半,面向需要前進的方向。這樣就可以把太Sunny線都反射到同乙個方向,產生推力。

太陽的出力是3.8*10^26瓦,重量2*10^30千克,用鏡子全往乙個方向反射,可產生6.3*10^-13公尺/平方秒的加速度。

只需持續加速15,000,000年就能達到1千公尺/秒,而且此時已經飛出去了24光年的距離。

但是太陽至少還能存在5,000,000,000年,此時時速100km/s,距離825,533,860光年,早就飛到下乙個星系了。

當然了,同理,把整個銀河系搬走也是可能的。不過暗物質的分布和特性比較值得擔憂。

16樓:李世民

大清朝末年,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開啟工業革命。

二戰,愛因斯坦相對論開啟核時代。

當下,人工智慧摩爾定律結束量子計算開端。

未來?狹義人類消失,新人類出現。

科技沒有停步,一切皆有可能。

這個問題也就能夠留給未來「「人類」」智慧型文明去回答了。

現在地球人都不確定,有還是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17樓:我叫張大白

有可能,星系之間不可能是完全真空的,兩個星系之間如果有一顆不屬於任何星系的流浪恆星,如果恆星有屬於自己的行星的話,這個恆星系是有可能出現文明的(雖然概率極低)。距離這顆流浪恆星最近的恆星也在數萬光年之外,當這個文明仰望星空時,很可能什麼也看不到。

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是4萬2千光年外的大犬座矮星系,相比太陽系和比鄰星之間的距離來說,簡直遙遠的可怕。

那麼,如果是流浪在兩個星系群之間的恆星呢?如果是流浪在星系團之間數億光年的荒蕪空間的恆星呢?

如果這個恆星系中出現了文明,當他們在黑夜中抬頭仰望時,很難想象他們將會是怎樣的絕望。空無一物的夜空會不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會不會加重他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

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盡情想象。

《宇宙過河卒》中有一段對這樣流浪在星系之間的「逃逸恆星」的描述。

被廢除拋在身後的恆星漩渦開始收縮,其光芒也變得蒼白;而另乙個漩渦緩緩出現在前方。在光學觀測鏡中,它顯得纖巧而複雜,但又極其美麗,如同鑲著寶石的蛛網。在它周圍和更遠的地方,更多的星系出現了,就像微小的光斑或者光點。

儘管在「萊奧諾拉·克莉絲汀」號現在的速度之下發生了愛因斯坦空間收縮效應,但這些星系依然是相距異常遙遠並且極端孤立的。

飛船的速度仍在增加,但和前一段時間的飛行相比,增加幅度卻大大降低了,這是因為在目前的飛行區域,空間中的物質密度恐怕只有太陽附近的十萬分之一。即使這樣,飛船目前的速度也足以在主觀時間幾周內到達另外乙個星系。如果沒有對天文觀測技術的根本改進,要得到準確的觀察資料無異於痴人說夢:

而這一根本改進正是尼爾森和他屬下的研究小組如飢似渴地對「逃逸恆星」進行研究而得出的成果。

在檢測乙個光轉換器單元的時候,尼爾森發現了乙個特別情況:在星系間的空間中出現了幾顆恆星。他不能確定這幾顆恆星是在無數年以前因為某種特殊擾動而從其母星系中逸出的,還是根本就是在這虛無的深淵中以某種未知的機理自行生成的。

由於機緣巧合,飛船恰好在距離其中一顆恆星較近的地方經過,這一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件給尼爾森帶來了觀察這顆行星的機會,尼爾森為此特地改造了裝置。這是一顆衰老暗淡的紅矮星,儘管只在一瞬之後它它便被距離所吞沒,但仍然可以確定它必定擁有行星。

尼爾森由此產生了乙個古怪的想法:這些冰冷陰暗、年齡比地球大許多倍的行星之中,或許有一到兩顆行星上已經產生了生命,可是,它們的夜空中卻連一顆恆星都看不到。他跟林德格倫說起這個想法的時候,她告訴他不要再跟別人提起此事。

有沒有這樣一種人格

很正常啊,很多想要的關係更多的是在腦子裡的,等在身邊特別實際的時候,就沒腦子裡那麼理想了,就會生厭。不然怎麼說相見不如懷念呢 月下清風 你需要冷靜了,靜思一下親情,友情,及生活中的一切和學習。專注於學業吧,以此來鍛鍊自己的耐心和恆心。閒暇時可請教老師,同學或朋友,也可閱讀一下這方面的心理學。若有可能...

有沒有這樣的乙個人有沒有這樣的人有沒有這樣的人有沒有

小二茶館 只能永遠懷念,也會一直喜歡,但喜歡變得放在心底.因為知道無論在怎麼喜歡他還是不會屬於你,忘吧忘不了,需要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把感情放淡.哪怕經常夢裡出現,也只能當過去了,裝備好自己,提公升自己,遇到更值得你去喜歡的人,喜歡就是喜歡了,沒有任何辦法. 赫卡特 有這樣乙個人,我們喜歡過彼此,但是...

有沒有這樣一種人,是你需要的?

清風 如果以上各項都是找的同乙個人,很難。找得到,何其幸哉 找不到,實屬正常。如果以上各項都是找的不同的人,或者其中幾項是找的同乙個人,另有幾項或單項找的又是別的人,就不會太難。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有朋友,閨蜜,死黨,同學,同事,親戚甚至粉絲,找乙個人陪你做全部的事難,找其中的某乙個人陪你做某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