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至今沒有廠商做藍芽降噪耳機公升級線(適配hifi耳塞)?有何技術難題 如果降噪麥置於耳機介面處 ?

時間 2021-06-12 03:37:23

1樓:圓圈轉

主動降噪要配合被動降噪來進行調整,每個耳機的被動降噪因為其結構不同,喇叭單元不同,即便用的同乙個方案,也會略有調整。雖然我覺得在你說的線上加個麥克風能做到降噪,但大多數降噪耳機都是內部是有反饋麥克風的,這樣效果才會好

2樓:Riverloop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能回答完。

這種降噪藍芽公升級線目前來說只能服務於單一的塞子。因為其降噪原理主要是麥克風識噪+dsp訊號處理。這一定是對於單一塞子的訊號處理而不是one cable fits all.

那麼問題就是:

成本很高,收益又不高

對於小hifi廠無法自主研發降噪模組,而且買不到公版,原因上面也講了。即使合作成本太高還是針對單一塞子。

一根線定價2k還是針對單一塞子,你會買嗎?

另外反對一些回答裡的降噪耳機一定需要內建麥克風,ANC降噪就是不需要內建麥克風的,而是放置在耳機外殼上的。ANC降噪同樣也是基本不影響音質的。但是相應降噪效果不如內建的反饋式降噪。

3樓:Katrina

你要知道er4的聲音就已經是頂級的了...除了低頻偏少你幾乎挑不出毛病。

er4比你說的shure,um啥的,還有dk3001啥的聲音都要更「頂級」。這就是白宮聲學實驗室的實力,聲音和降噪都是top級別,僅用一顆動鐵。

4樓:水月

瀉藥,幾個問題。

1:降噪除了本身的技術難度,還需要對所有傳聲器和揚聲器在其聲學環境下進行除錯。那些個Hifi耳機聲音什麼歪瓜裂棗的都有,你插上去還怎麼降噪。

2:現在的降噪耳機都在加了反饋麥克風,這東西需要採集揚聲器前腔的聲音,首先這個就不能實現在你想的這個東西強。

3: ER4聲音很頂級。

5樓:凍檸烏龍

消費電子品是消費電子品

hifi高保真產品是相對小眾的需求和產品

很少很少有人上街的同時又有高保真的需求

而且降噪功能本身會劣化音質

所以這種很雞肋

需求很小的產品

根本不會出現

而且不同的單元

不同的頻響曲線

不同的結構的耳機

對應的降噪演算法應該也有差別

非常不具有普遍性

而且大多的hifi廠家規模都並不大,沒有精力和實力去做主動降噪產品,做出來的成果也難以如意(索尼似乎是個例外)

水狙也提到了,耳機需要內部反饋麥克風

徒增功耗和方向錯了可能是最好的理由

小4,水月雨ref系列,所有的私模耳機都能擁有很好的被動降噪效能,被動降噪可能是你唯一的甚至是更優選擇。

因為我的ref2感覺比qc30降噪效果好多了笑:-D

為什麼極路由的模式之前沒有廠商做?

nfs king 其實極路由並非第一家使用這種策略的廠商。Buffalo ASUS以及中國產眾多山寨廠商,都曾使用DD WRT以及Tomato 海蜘蛛之類的這裡不提 作為官方 可選韌體。至於為什麼之前沒引起過這麼大的關注,個人覺得是因為這類路由針對的都是對路由器比較有研究的愛好者,而非普通使用者。另...

為什麼有線耳機沒有降噪功能呢?

netkiller WH 1000XM4,WI 1000XM2 都是有線降噪耳機啊。netkiller 索尼 WH 1000XM4 XM3 藍芽降噪耳機,使用心得分享。為什麼非要跟藍芽做到一起,因為降噪需要電池供電。順帶就把藍芽也做了。netkiller 買 藍芽降噪 耳機 不糾結 塵世 知乎提問建...

華為matepadpro平板為什麼沒有耳機孔?

TNT 這個問題從蘋果第1次取消3.5公釐耳機介面,中國產手機隨後也緊跟其步伐,在旗艦機上去掉3.5公釐耳機介面開始就已經有了答案。蘋果剛開始去除耳機介面的目的很簡單,首先最直接的去掉耳機介面,可以省下非常大的一部分手機內部空間。這在內部空間十分寶貴的手機身上顯得格外的重要。其次蘋果對無線的執著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