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為何四旋翼都採用圖1的設計而不採用圖二的設計呢

時間 2021-06-01 00:15:45

1樓:雲雀桑

圖二那個可是渦扇引擎啊,乙個你知不知道多少錢,裡面有高低壓壓氣機/渦輪,燃氣室,你看了那個工作環境了,隨隨便便上千度啊,就這玩意兒還帶要APU來帶動啊,你是要多大功率的四旋翼。就這種引擎,直接能把車轟翻的啊。本來乙個無刷電機的事情,你要裝渦扇。

這玩意轉速不好控制的啊,還是雙轉子

2樓:Fren

正在計畫弄,不過涵道的推力以及耗電都是問題...

不過計畫是做乙個原型玩具而已...

上面已經有人回答過了.

最主要的問題是..如果是要用到雙轉子渦扇...會產生的扭矩很低..

4軸飛機很多時候是要靠螺旋槳的轉向來控制方向的..

so,很多飛控都不能直接使用...

需要重新開發..

還有就是控制系統..也是需要重新設計的...

咱是計畫把整個涵道都傾斜,改變出風口位置來進行機動的.

3樓:張寧遠

從控制的角度答一下。在螺旋槳外加涵道是沒問題的,但要是把螺旋槳換成雙轉子渦扇就不行了。原因是這種發動機是不能對外輸出太多扭矩的,最好不輸出扭矩。

這樣的話四旋翼是不能繞自身軸線自轉的,有很多動作會做不了。螺旋槳的好處是既產生公升力,又產生力偶。

所以呀,即使動力充沛,機身輕盈也是不行的。這是硬傷。

4樓:馬先生

你的圖二就是涵道風機做四軸。也能做啊。。。。。。但是。。。但是。。。但是。。。豪電喜人,聲浪喜人。

至於為啥不用向量轉電機。主要是那樣子就失去了多懸疑簡單易裝不難搞的初衷。明明可以通過推力調整姿態為啥你還得加個舵機動來動去。還有乙個原因是因為大姜,3dr都是這麼做的。。。

5樓:諾亞在船上

題主說的第二套方案應該說的是涵道吧,目前接觸到的涵道都是十分可怕的電老虎,因為扇葉直徑太小又要維持一定的推力就要靠高轉速來彌補。一般用6s電池作為動力的涵道轉速在每分鐘五萬轉左右,那麼高的轉速下會產生類似渦輪機的尖嘯,氣流速度也高得可怕,單個電機電流大概在60A左右,這樣的情況下會有極大的能量損失,所以所有的涵道固定翼飛機留空時間都不會超過5分鐘(飛得暴力一點的話不超過三分鐘)。如果是多軸,估計兩三分鐘電池就沒電了,對多旋翼來說這樣的留空時間是無法接受的。

另外,用涵道做動力的成本也比較高。

6樓:wltc

涵道高速狀態下才比螺旋槳效率高,而螺旋槳恰恰相反,翼尖不能超過音速,低速狀態下效率高,1000kv的電機,5安電流和10安電流所產生的拉力不是2倍關係。很大一部分動力是用來克服空氣阻力了。舉個很簡單例子,騎自行車。

7樓:量子黑洞

個人認為單純從技術上看題主的思路是可行的,雖然改變噴口形狀去控制噴氣流速流量也會比控制電機轉速慢,但是在比較大的多旋翼飛行器上也許響應速度夠用了。

現實問題在於效率,成本和需求,渦扇發動機效率高也只是相當於渦噴和相同尺寸的普通螺旋槳而言的,在低速情況下,普通螺旋槳效率還是會比渦扇高很多。渦扇成本高自不必說,而且現在需要低速大載重且能忍受渦扇發動機噴出的強大氣流的應用場景並不多。

當然有一種例外,f35戰鬥機的垂直起降也就是利用向量噴口和乙個涵道風扇共同完成的。

8樓:蔡橙汁

涵道在靜態下效率低的可怕,在高速運動狀態才能發揮出效能,但是作為多軸飛行器,並不需要很高的上公升效能。傳統的螺旋槳在低速狀態下還是價效比很高的

燒油的發動機的話,響應速度應該不夠用,畢竟多軸飛行器保持平衡需要對螺旋槳轉速實時調節,油動的傢伙響應速度還是不夠

9樓:柴健翌

成本四軸飛行器本身就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賣點,螺旋槳最好能一體化一次注塑成型,你那個結構複雜零件繁多組裝麻煩重量超標控制困難,效能無區別,無意義

四旋翼無人機和四旋翼玩具的區別?

小和山下一朵花 說實話我沒玩過玩具,但我做了兩年四軸。首先,直流電機和無刷電機不是乙個層次的,相對應的驅動電路和電源電路更不一樣,用空心杯做電機,只要3V,每個都是毫安級供電,而使用無刷電機可能每個就要10A 20A,這樣幾種體現在 1 硬體裝置貴重,2 設計難度加強,3 整體成本提高。再從功能上來...

多旋翼無人機續航時間為何難以提公升?

戰忽局 東京分部 因為現在的無人機普遍採用的是四軸旋翼的設計。採用這種設計的無人機,在向前飛行時是依靠尾部兩個旋翼提高轉速增大公升力,是無人機的姿態變成頭部向下傾尾部提高,也就是四個懸疑整體向前傾的姿態,這樣就有了乙個向後的推力,使無人機能向前運動。但也導致了乙個問題,當無人機整體向前傾時,無人機的...

四旋翼無人機是否軸距越大飛行越穩定?

首先 穩定 本身就是乙個定義模糊的東西。多旋翼飛行器 以及一切其他飛行器 受到物理性質的限制,隨著軸距增加,其控制頻寬在不斷地減小。隨之帶來的影響有,軸距增加時,陀螺效應更為明顯,機動性更低,在大風環境中干擾較小。但是耦合飛控以後,如果你看發生擾動 比如姿態 之後的響應時間,顯然小軸距的更佔優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