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屏的極致會是什麼呢?

時間 2021-05-07 02:10:31

1樓:老JAY

從電腦到手機,從普通螢幕到摺疊屏。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電子產品有乙個發展方向,就是在保證功能性的同時,能更像我們人體的一部分。摺疊屏的應用如果僅僅是為了迎合一部分追求屏佔比的人群需要的話,那就是為了創新而創新。

摺疊屏相關產品如果能成為乙個新賽道的話,那應該是廠商不再吹噓摺疊屏的時候,是「我們有個新的方案,他需要摺疊屏」而不是「我們做出了摺疊屏,他需要被塞進去一部機器裡。」,發展到極致的摺疊屏,不應該還是被傳統產品所侷限。

摺疊屏的極致應該打破界限以及更好的與我們「合二為一」,是螢幕不再是電子產品的附屬品,而是它自身完全可以單獨作為一款產品。

既然說摺疊屏的極致,那就放開想吧,不談現在摺疊屏是個什麼情況,如果能把摺疊做到完美(比如像一塊布),我們能拿它幹什麼?

摺疊屏如果能做成一塊布,我覺得可以將摺疊屏單獨拿出來作為乙個模組。這樣的話他可以不再是手機的屏,或者平板的屏,屏可以完全不作為某個產品的附屬物。現在5G的發展很不錯,電路也可以做得越來越小型化,5G的雲電腦概念也不錯。

我們能不能在家裡搞一台很強的主機,我們僅僅為這塊螢幕配乙個很小的通訊模組。利用5G的高速率,低延遲的特點,如果我們想用電腦,那麼我們就拿出來螢幕,把他折成電腦的樣子,讓家裡的雲主機來執行電腦模式。同理,我們想用平板,電腦,什麼之類的,只要向家裡的雲主機發個訊號就行。

我們不用的時候可以披著他,甚至搞成衣服的形狀,向家裡的雲主機發個「衣服」的指令,將螢幕直接變成外套。

將摺疊屏單獨作為一款產品,就可以更好的打破界限,那時候不再是手機的屏,電腦的屏,而是屏上的手機,屏上的電腦,甚至屏上的衣服。

當然,以上都是基於「摺疊屏發展到極致」的一種想象。我們重新回到現實。華為的mate X和三星的Flod,兩種產品都有打破手機與平板之間的界限的跡象。

兩家都在軟體方面做了一定的適配,雖然更多的還是可折疊手機,但是在這個賽道還處在「吹噓摺疊屏」的階段,已經很不錯了。華為昨天發布了matepad,重構生產力的sologan的口號也已經打出來了,希望這兩家大廠以及未來的某家公司能真正將摺疊屏變成乙個未來的新賽道吧。

2樓:Mr.Dean

三星官方對Galaxy Fold做出過「一手掌握未來」的定義,事實上,摺疊屏手機只是改變未來生活的冰山一角,除了催動智慧型終端形態改變以外,摺疊/柔性技術應用將在數字生活中為人們的工作、閱讀、居家習慣帶來深刻變革。

摺疊屏最基本的好處之一就是既可以當手機,又能當PAD使用,可以兼顧不同使用場景,有了摺疊屏之後,外出只要帶手機,如果需要辦公或者享受影音,開啟切換PAD形態即可。再往長遠看,未來摺疊屏可能還有兩種趨勢。其一是完全摺疊柔性屏,現在推出的摺疊屏手機在摺疊時基本還要靠鉸鏈來實現,而未來的完全摺疊螢幕可能不需要鉸鏈存在,能夠實現任何部分的摺疊;其二是繼續輕薄化發展,目前各大廠商推出的產品在摺疊後體積仍然較大,有點像2部手機的拼合,未來隨著技術發展,摺疊屏終端將會越來越輕薄,更適合攜帶。

同時,許多廠家也在推進螢幕從單純「硬摺疊」向更柔和轉變,比如三星為了解決摺疊屏手機的可彎曲問題,著力研究「人造肌肉」材料,讓內部元件變得可以拉扯和移動。當可折疊螢幕實現後,可以預見更多柔性軟質的螢幕在不久的未來也將成為現實,這就能夠極大擴大顯示屏的使用範圍,應用在數字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慧型窗簾螢幕、智慧型茶几、桌布等。

基於「變形金剛」般的特性,摺疊/柔性螢幕可以在未來滿足各種場景應用,實現智慧型時代「泛在屏」場景。隨著智慧型時代到來,新型螢幕將成為終端變革的一劑猛藥,打破形態束縛的同時促進產業生活全方位創新,將更多科幻中的場景變為現實。

3樓:臨淵羡魚

摺疊屏的正確開啟方式是超大屏客廳熒幕(百寸+)。

而不是手機。

前者淨賺而且,克服當前硬質電視機做大的死穴,後者犧牲一部分創新一部分。

4樓:文武

狹義上的摺疊屏…

可能是像卷軸一樣能展開?

或者是像科幻電影裡那種「抽出來」

但估計再之後就變成無屏了…

視網膜投影,或者視神經干涉之類的就出現了

真希望我能活到那個時候

5樓:江江江江少

在沒有解決好電池問題前,摺疊屏形態不會出現特別大的突破,移動端處理器作為生產力又太弱,pc級處理器哪怕是筆記本上的低壓u又功耗太大,個人覺得比較靠譜的是依靠成熟5G加雲計算,不過都是四五年後的事了

6樓:陳卓

摺疊屏的極致就是沒有屏。

現在的手機,無論是全面屏還是摺疊屏,在我看來都是一種過渡產品。

真正未來的手機,或者說類似手機的存在,我覺得應該是如科幻電影裡那樣,全息影像螢幕。

本體多大什麼構造我不是太懂,但是螢幕應該是不存在的,要麼全系投影顯示,要麼視網膜AR顯示。

總之,實體螢幕最後終會消亡。被AR和全息投影所取代。

7樓:Hh愛洛洛

摺疊屏會越來越厚,但是角度會越來越小,可以折成負角,質量會越來越大,重量會越來越小,體積越來越大,卻十分便攜。當Sunny進入的時候,會通過折射,會點亮整個螢幕,當光出來的時候,手機就壞掉了。

8樓:

借這個題目,我們來談一下到底顯示技術的最前沿是什麼。

這個最前沿,不是指十年,二十年,而是指視覺輸入技術的極限,終極方向。

這個首先要從視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知覺談起。

我們一談到視覺,常常會認為視覺的核心是一堆影象。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真正的視覺,是大腦對影象進行自動化處理之後所得到的豐富的概念性結論。

換句話說,如果摘除你的眼睛,直接以巧妙的方式誘使你的大腦獲得一系列的同樣結論,你將會感受到同樣的畫面。

在你的感受裡,這些畫面是準確的、是色彩豐富的、是完全合乎邏輯以至於完全沉浸的。

你也許會覺得這太不可思議,其實你卻早已熟知這一事實而不自知——你的夢境就是明證。在夢境裡,你有完整的視覺,但你的眼睛此時沒有任何輸入訊號。你的視覺實際上並不依賴於外部影象。

因此,視覺技術的終極發展方向,或者說「聖杯」,是在對大腦的視覺處理機制的深刻理解之下,將需要呈現給你的資料不經過你的眼睛——即你的光學採集部門——而是直接翻譯為必要的刺激,通過腦機介面直接接入你的視覺結論處理中樞的後端。打個比方,你的思維機構如同乙個皇帝。正常的與皇帝通訊的途徑,是通過派在地方的錦衣衛觀察,層層轉報、抄寫、摘要,送到御書案前。

你想要皇帝看到你的冤情,在你完全不知道這朝政的複雜機制時,你只好去找錦衣衛。但你還有另一條路,就是直接寫成奏摺,直接翻牆進去擺在御書案上。我們不妨稱之為「密摺路線」。

這種視覺輸入,完全不依賴光學部門,實際上根本無需光學顯示器件。這才是視覺輸入的終極形態。

這之前的一切中間形態,都最終只是從現狀走向終極形態的中間道路。

換句話說,目前的視覺輸入技術,終究仍然是在走「錦衣衛路線」,因為上述的遠景,勢必只有指向「密摺路線」的後續發展會最終被歷史接納。其他的分支發展最終都只能作為配角,走馬觀花唱三聲罷了。

而這中間狀態裡,決定步調和轉折的,不是顯示的形態,而是輸入形態。

事實上,決定著計算裝置的顯示技術形態的要素,在最開始固然是技術的實現能力,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瓶頸一定會轉向人的侷限。

決定著移動裝置顯示形態的,不是眼睛,而是手。

「手輸入」決定了「柔性屏」最多只能是「靈活硬屏」(以雙手合握拇指可以觸及的全部空間範圍為上限),而不太能是「便攜大屏」(即卷軸式的大屏,需要借助滑鼠、觸控板等放大手部指示動作的感測器來實現輸入效率)。

而遺憾的是,事實上這種在身邊放乙個大螢幕並與之互動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了。

未來十年左右,MR眼鏡會替代手持或桌面顯示屏成為顯示技術的真正主流。輸入技術也將從手指輸入開始轉向腦機介面輸入。脫離了手指指示的互動限制,保留外部大屏將會變得毫無必要且不經濟。

作為走向終極的「視覺感知調整」方案的中間態,人類需要的是能作為眼鏡成像的濾光片或反光片的,尺寸極小、重新整理率極高、解析度極高、同時功耗極低的電子光學器件。

對於這個核心元件,「柔性」是全然多餘的、沒有任何意義的特性。

柔性顯示技術完全不是為桌面電腦或者隨身裝置而生的,它的歸宿大概應該在建築方面和工程方面。它前進的方向應該是耐老化和降低單位亮度的能耗——譬如它可以用作軍事裝備的視覺迷彩,其效能將遠遠的超過現有的迷彩塗裝。

9樓:橙色貓

基材:現有摺疊屏:無色聚醯亞胺、

極致摺疊屏:各種高科技纖維編織材料

畫素:現有摺疊屏:有機發光材料(OLED)極致摺疊屏: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 LED)也就是,極致的摺疊屏,應該是將微型發光二極體嵌設在布料之類的東西上製作成的柔性屏。

這種極致摺疊屏手機的使用場景,可參照:

突破思維的極致會是什麼樣呢?

無畏光明精舍主人 應邀思維,在佛法中分很多次第。例如 六道就有六大類差別。僅就天道,又有二十八種差別 四空天屬於定 所有以上這些 思維 都侷限在二元分別中。只有,超越了二元分別,才是佛法所說的出世間智慧型。 玲瓏心 個人感覺樓主說的突破思維極致應該是指當下某個人思維邏輯的重新建立被形容此刻是突破思維...

為什麼三星的摺疊屏手機會選擇內折方案呢?

觀察本質 內折屏顯然是眼下硬體進化方向,摺疊屏未來降價普及後能取代平板,內折屏除了取代平板外還能取代筆記本 未來尺度增大後 並且保護螢幕。外折屏要想商務,還得拖乙個藍芽鍵盤,眼門前只能娛樂用。作為娛樂用途的客戶群眼下價位購買摺疊屏的慾望很低,而商務則不同。另本人用的華為沒有貼膜,只有乙個商務翻蓋皮套...

法家學說演繹到極致的話會是什麼樣子?

徐曉軼 這種問題實在是沒什麼好回答的 請問這個嚴格,還是全體的嚴格,能堅持多少年啦?請好好讀讀明史清史,看看扒皮實草這樣的嚴格能堅持幾年?這種依靠想象來治國的,能否先好好讀點歷史呢 已經論證過很多次了,法家解決不了內在的動力和約束,只能依靠外部壓力進行驅動,賞罰二柄確實強大,但請好好讀讀錢穆先生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