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造車相比傳統車企存在哪些優勢?

時間 2021-05-06 21:48:03

1樓:我姓鄧你姓什麼

傳統車企

代表企業:比亞迪、寶馬、尼桑等

優勢:擁有強勁的現金流和現金儲備;成熟的管理結構、長期積累客戶基礎和口碑。

智慧型汽車企業:

代表企業:特斯拉,未來,理想,小鵬等

優勢:先發者的技術領先優勢;軟體基因;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產品理念。

2樓:CNEV新能源汽車網

網際網路公司大舉涉足汽車領域,曾經引發過不小的質疑與爭議,如今隨著「軟體定義汽車」這個概念的深入人心,質疑已經漸漸被期望所取代。

透過表象看本質,網際網路公司參與智慧型汽車的落地,其實只不過是一種核心能力的自然延伸。不出意料的話,未來智慧型汽車會成為跟智慧型手機性質類似的移動電子裝置,而且會往高度模組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屆時,汽車的生產門檻將大幅度降低,消費者的體驗開始更多取決於軟體層面,而行業的想象力也將更多取決於網際網路公司。

劃重點,網際網路造車優勢主要是三點:1.輕裝上陣,認準什麼,就做什麼,毫無半點顧忌2.

危機意識極強,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3.熱度高,受關注度高,融資相對容易http://www.

chinanev.net/news/newscontent/id/22327

3樓:

用乙個最近的例子來描述說明吧

1月底開始,武漢大規模爆發了新冠病毒疫情後,某新造車企業是怎麼響應的?

在日常的用車裡,我們車內的「空氣汙染」主要是來自兩塊,第一塊是內飾的塑料味,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暴曬、通風、放除味炭甚至光觸媒等方式解決。

第二塊則是車輛外部空氣的汙染,主要倚靠汽車的空調帶有乙個空調濾清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濾芯」。目前市面上很多產品中,特別是中國品牌都使用了帶有PM2.5過濾功能的更細密的濾網。

小鵬G3的濾芯過濾效率在93%左右,G3的車內也裝載了PM2.5過濾裝置,一旦系統檢測到車內空氣質素稍差,小P就會主動詢問你是否需要開啟淨化。

在此基礎上,部分配置更齊全的車型包括小鵬,配備了AQS系統。AQS全稱是Air Quality System(汽車空氣質素自動控制系統),可以實時監控車外的空氣質素,尤其是對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檢測。

再推「高溫抑菌」

當續航低於130km、正在慢速充電時,「高溫抑菌」功能無法開啟,且開啟過程中續航若低於100km時會自動退出。車窗未關時功能也將無法開啟。

在這裡案例裡面反應了一些新造車汽車的一些企業特質(請原諒我不想用「網際網路造車」這個不是太中肯的形容詞)

簡單歸納幾點

根據訊息人士的介紹,這次高溫消毒的開發過程中,小鵬產品規劃部負責對接的產品經理是身在武漢,遠端與大家溝通,整個研發調動了16個相關部門,大家均是隔離期間遠端辦公,14天的時間將整個研發及測試過程完成。

這樣的工作效率在傳統車企中是不可想象的。

智慧型汽車,它需要融合感知能力、自動駕駛能力、V2X能力等,一定是重研發、重運營、重資料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更強的體系能力,更好的系統布局,更強的日常運營。這也是網際網路思維帶給造車領域的一些新的打法。

OTA是汽車智慧型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標,它讓汽車走下生產線以後就不再改變成為歷史,汽車成為了可以進化、可以成長的的生命體。造車新勢力的OTA公升級的頻率、深度和對車輛功能的真正提公升讓其立足市場的差異化特色。從OTA的差異也能看出各車企在軟體、智慧型化領域的實力差異。

所以,造車新勢力們在車聯網、智慧型化、自動駕駛、OTA等方面的探索比傳統車企走得更激進。

4樓:

這個問題真的拋開PPT,那就是前端技術了。

比如HTML5。

真正在車企幹過幾年的人,很清楚車這個東西。

很多時候,還真得要閉門造。

工程是需要流汗的,工業是要吃人的。

死亡指標並不是虛無縹緲的。

然而某些自作聰明,

兜裡有兩個爛錢就想到車輛行業蹭一筆的。

我想說,就你融資那點錢,

連4S店拿一批貨都不夠!

5樓:悟同而棲

沒人講資料的統計嗎,汽車聯網,那麼每個人愛去的地方,每個人的開車習慣,每個人的交通事故的方式都會得到很好的統計,往後可以發展出更好的人工智慧駕駛,而且把資料統計出,可以賣給其他的公司,如商場,保險公司。

有了這些資料,以後的汽車研發也不在是閉門造車了,真真正正來給不同的消費群體量身定做。

6樓:丟了你

網際網路造車VS傳統造車。

網際網路造車:網際網路是優勢,造車由於後起之秀處於劣勢,但是可以用前者來彌補,我車可能不如你,但我宣傳碾壓你。

傳統造車:輕車熟路的工藝了,但是宣傳上肯定不如這幫做網際網路的。

綜合:各有利弊,各自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閃閃發光~~~

7樓:

智慧型化應用快全深。

但這也是劣勢,例子懶得舉了,

汽車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趨向價效比更高,各種圍繞效能的特色發展實驗打磨的非常久了,網際網路造車不是圍繞汽車效能展開的,而是圍繞智慧型化展開的,如果想把這個工程師的玩具推向社會,必定要完成一次交通革命,而這場革命仍然是由網際網路帶來的,這就是工程師的G點。

不過這場革命會被網際網路公司完成還是被汽車企業截胡,還是要拭目以待。

8樓:騎王子的小青蛙

技術方面除了從IT挖來的人是優勢,製造方面,設計方面應該沒有任何優勢;營銷是優勢,可以電商或者提供租賃服務;資金方面如果不去自己建廠也是乙個優勢,畢竟暫時沒有利潤壓力,暫時想到這麼多

9樓:彭煜曦

提個概念出來,就敢忽悠客戶提早幾年付全款定車,一下子解決了研發資金這種空手套白狼的事兒,目測是所有傳統車企羨慕妒忌恨而又想都不敢想的……

10樓:will

接觸過最底層的網際網路造車代工相關事物,客觀說。開發,規劃,測試「所謂的造車商」有在認真負責。問題是找的代工廠生產的車就這水平。

11樓:Daniel

網際網路造車有很多代表:樂視、nextEV、車和家等;

網際網路的優勢在於快速推出、小步慢跑、多輪迭代,最終提公升使用者體驗。

體現在造車領域的主要特點在於:會更加重視使用者體驗。

12樓:Brandon Lu

1,團隊小,效率高。做過專案的人大多都會感嘆大半的精力花在內部溝通上,團隊大了,層級多了,溝通效率成指數降低。現在的網際網路造車團隊多半還都比較小,層級也少,溝通效率和執行力肯定比那些大象要強很多。

2,生存壓力更大。說實話,傳統車企基本上就是過的好和過的差的差別,都還不至於活不下去。而這些初創企業的生存壓力肯定遠大於傳統車企,人在這樣的壓力面前,往往能迸發出超強的戰鬥力。

在這方面,網際網路公司和華為等公司比傳統車企要好很多。

3,歷史包袱更小。傳統車企開發乙個新的專案,往往要兼顧很多以往車型的製造、設計。上乙個車型剛投了幾個億的裝置總不能就這麼打了水漂吧。

這樣設計生產出來的車上總是有很多妥協的。初創公司就沒這方面的煩惱了。

13樓:

前年我同事辭職,夥同各大一流高校汽車系的同學,創業網際網路造車了,發布會ppt是找我免費幫忙做的,企業logo是另一位前同事免費幫忙做的,發布會主持人是另另一位前同事免費幫忙客串的。去年好像把公司賣了,應該狠賺了一筆吧

從事網際網路金融的產品經理與傳統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有什麼不同?

不同的意義是什麼?這麼說吧,網際網路產品設計的門檻或進入壁壘高,還是金融產品設計的門檻或壁壘高?網際網路產品經理 金融能走100步,金融產品經理 網際網路能走1000步,這就是不同。 看了這麼多答案,都挺有道理,但我還是說說自己的想法。小弟不才在一家上海某行業逆差極大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實習過近半年...

網際網路造車熱對車輛工程學生有哪些影響

名字難取 我認為最大的影響應該是技術方面的 經歷了六年的大浪淘沙,一些騙補騙錢的車企最終走向了滅亡,剩下來的威馬,蔚來,小鵬等等都是用心在造車的。以前汽車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們去到一汽東風等,每天除了做ppt,寫報告,很難學到真正的技術,因為它們過度的依賴外國佬的技術,哪怕是一汽東風的自主品牌也是用別人...

傳統企業都要跟進「網際網路 」?

論東西 傳統企業跟進 網際網路 是為了傳讓統產業借力大資料 雲計算 智慧型終端以及網路優勢,提公升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首先實現產業網際網路這一重要路徑。以企業為使用者,生產活動為場景,打造產業生態體系,促進傳統企業公升級,同時帶動新興產業發展。 Doutt 個人認為 網際網路 確實是一些正處於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