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6在越南戰爭中為什麼使用短彈匣?

時間 2021-06-03 02:06:36

1樓:Hyx

要知道,在AR-15之前的AR-10是用的是20發彈匣。為什麼使用20發呢?是因為全威力步槍彈的體積大,重量也大,使用30發彈匣的話,造成單個彈匣長度和重量及特級都很大,不方便士兵能多攜帶更多的彈藥。

而且,全威力彈30彈匣的長度很長,火線高,在士兵伏地射擊時,因為彈匣頂住地面,造成射手暴露上半身的面積很大,不安全。可能美軍固執的使用20發彈匣是從BAR M1918那個時候開始的,BAR最初只是想做自動步槍來用的,而且沒配備兩腳架,目的就是想可以行進間射擊如果配上30發彈匣估計會很難操作,畢竟太沉了!雖然,有試製過大彈匣,但是沒採用(用了幾十年還不停的改款多少代了還是20發,這清楚怎麼回事了吧

然後,後來的M14和AR-10使用的20發彈匣原因,都多多少少和之前在BAR身上的20發彈匣有關係,也和無數實戰和實驗發現全威力彈的大容量彈匣缺點很多有關,導致後來脫胎於AR-10的AR-15也是最早競標要求設計為20發彈匣,這就導致了AR-15火力不足了,射速快彈容量低,AR-15使用者很頭疼,逼得這些使用者在69年或者71年配發了新的30發彈匣前,各種DIY大容量彈匣,有數個20發彈匣焊接起來又加長彈簧的,有改裝AK彈匣放到AR上面的。

總之,不是斯通納或者柯爾特不想一開始就做大容量的彈匣,是早期M16這個20發彈匣差不多都是遺留下的老想法和匆忙上陣有聯絡的

2樓:

因為在此之前傳統上他取代了的M14就是20發匣,M1衝鋒槍也是20發,BAR也是20發,根據思維慣性選20發匣一點也不奇怪,而使用30發匣會比較長,臥姿射擊會比較不舒服,所以BAR也沒有選用30發匣。

當時還沒有像今天一樣考慮到巷戰近戰所以強調火力和機動性,甚至也幾乎不會像今天一樣還站著開槍射擊,在野戰概念先入為主的時代這不奇怪,倒是在今天這個30發子彈乙個匣、開槍不光可以站著打,甚至可以邊走邊打的時代看起來很怪吧……

3樓:小潛艇

因為之前的彈倉式步槍甚至只是『大八粒』,通常二戰中後期普及化的半自動步槍也不超過10發彈。那個時候彈匣容彈量最多的也就是BAR,20發,相當於現在的班機,乙個步兵班最多兩三枝這個槍(這還是講偏特戰的空降兵之類的編制)。

過渡步槍M14也就是20發的彈匣,M16雖然用了小口徑彈,能減低重量,多帶彈。但是習慣使然,還是先搞了20發的直彈匣或者叫短彈匣。這種直彈匣相信也有一定生產或者後勤運輸方面的便利性。

但小口徑彈就是靠近距離潑水的戰術思路,萬事萬物都有個發展演化過程。M16A1甚至更早的原型槍其實也就是個過渡的貨,老美也在摸索有關的戰術。到M16A2就普及了30發彈匣了,至於不如直彈匣的生產性,不是把金屬材料的換成塑料的嘛,塑料制的玩意兒,模具只要開好了,啥稀奇古怪的造型或者簡單幾何造型就沒啥生產性上的差別。

後勤保障方面,同樣配套改進相應的運輸緩衝填料或者箱子(木頭或者鐵的,後來肯定也普及塑料化了)。

4樓:Jiang

最初設計的就是20發直型鋁彈匣

而且當時突擊步槍的概念剛起步

並沒有乙個完整的理念和範圍

也就是說:沒人告訴你多少發合適

還有一點是M193彈殼沒錐度

只能這樣,不然30發直彈匣可能會很長

當然,後來的30發直-彎-直造型彈匣

就是另一回事了。

關於193的錐度問題:

按圖紙貌似的確是沒有的

(你最好橫著螢幕看)

下圖是556NATO

M193

實物對比:

556NATO家族

5.8×42mm87式

可以明顯看出5.8彈殼是有錐度的

為什麼m16槍族從m16A2起放棄了連射功能?

社會王哥傑克 題主的問題很值得思考,美國陸軍實際上在現代區域性衝突或反恐戰鬥中很少出手,大部分時候主角都是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隊用M4的能全自動,很明顯全自動是有用的,火力壓制,火力掩護都是戰場常用形態,M16A4改動後能連發肯定也是預先留下的 漏洞 可以迅速改裝成全自動,如果是限制威力應該是針對民...

越南戰爭中M14步槍為何在與AK47步槍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阿姆斯特丹的水鬼 1 又長又大又笨重,而AK輕巧靈便,孩子都會用2 只能單發,近戰駁火時被能夠連發掃射的AK壓得連渣都不剩3 無法適應越南潮濕,悶熱,多雨的環境氣候,卡殼,槍口被泥沙堵住經常發生,AK能在各種雨雪天氣和泥沙中正常射擊 雖說在越南吃癟,但在2003的伊拉克戰場上,M14還是迎來了第二春...

為什麼在古代的戰爭中,不管雙方的兵力差距有多麼懸殊,只要一方的主將戰死,立馬就會出現全軍大潰敗?

醉人清風 第一,不要說在古代,就是在近代,現代,也有很多戰鬥是雙方士兵根本就不知道敵我之間兵力差距的。所以古代出兵經常誇張,號稱數十萬.主旨除了嚇倒對方,也在於給自己壯膽。而一旦進入戰場並且處於劣勢時,多數士兵都不太清楚雙方到底誰更多。紅軍時期反圍剿的多次勝利就是這種情況的,漫山遍野的伏兵一起,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