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師在BIM中的地位及如何應用,revit中結構和建築專業如何建模?

時間 2021-06-24 13:15:18

1樓:

研究了幾天 BIM 有點感受

BIM 要有兩個方面乙個是資訊模型,乙個是模型管理和應用

就結構專業而言,第乙個資訊模型,實際上我們結構專業一直(從三維分析開始)以來早已使用類似的模型。三維模型既方便觀察,又是結構分析的必要條件,模型上有豐富的結構資訊,材料,支撐關係等。建築、裝置那些從來不用三維模型進行分析的土包子專業才會對BIM感覺到好用和高科技。

而對於第二點,模型的管理和應用,現在 BIM 模型採用的資料模型,並沒有照顧到結構專業一直以來就以三維資訊模型作為主要的研究手段,導致雖然結構專業一直在專業內部使用 BIM 中的資訊模型技術,但是還是要重新學習和適應目前的資訊模型技術。甚至於,也沒有成熟的介面方案,在結構分析的資訊模型和當前的資訊模型之間進行必要的資料轉換。

所以我認為,目前的 BIM 在結構專業當中應用存在的問題就是,結構專業實際上是整個流程中對 BIM 最熟悉的,因為其長久以來的傳統。而這悠久的傳統導致了結構專業會遇到自有資訊模型和全專業資訊模型之間相互不協調帶來的巨大困擾。

我覺得結構專業切入 BIM 的最重要的關鍵契機就是合適的模型資料轉換方案。

2樓:實戰建築

結構工程師在BIM應用中有重要的地位,因為整個建模、分析、管理控制,都是在結構專業提供的結構圖基礎上進行的。建築專業建模用revit,revit的體量和自適應族造型功能,在建築方案和建築施工圖方面有一定優勢。結構專業建模不用revit,因為revit無法進行符合國標的結構計算,無法和鋼筋平法進行對接。

我們一般採用revit建築模型匯入PKPM進行結構分析,然後把分析的成果匯入CAD或revit出結構施工圖。目前revit和PKPM已經實現了互導,有互導的外掛程式。

3樓:黃程亮

瞎差一腳,一是建築先,二,圖紙據說還是平法的,不過這個模型會給施工和甲方。bim的優勢本來就不是設計,對設計來說最多是碰檢。而且,感覺bim有點單執行緒操作,有建築開始,結構水電,乃至後來的裝修,都是乙個模型,只不過深度不一樣。

相比現在的的設計流程,感覺現在的流程類似多執行緒,由建築開始,結構和水電可以同步,再各專業會簽。感覺現在的模式會快,但是到建築完工後對建築的管理上遠比不上bim。

請問,結構工程師學習BIM對以後的職業生涯幫助大嗎?

吳爪爪 bim是趨勢 但是現階段的bim不能推行 並不是學習 硬體成本高。而是bim還是乙個噱頭,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務。縱觀全國,還沒有明確的全過程實施手冊。各家都只是在各自整合資源中。而當年cad革命是以點帶面,bim卻必須一開始就是全過程全面的布局。需要起步的東西還沒有夠強大。 品略 很大,特別大...

結構工程師如何正確的成長?

結構設計工作通長的流程是,確定設計任務 建築提資 結構初設,結構反提 各專業間協調配合,解決衝突 施工圖繪製 圖紙校審,各專業對圖 出圖 後期專案配合。結構工程師的成長過程一般都是從施工圖繪製開始,畫樓梯,梁板配筋,牆柱,小型混凝土結構,塔樓上部結構,基礎,整棟建築的設計,專案前提定案,專業負責人,...

產品結構工程師的前景會怎樣?

謳毅設計 設計是乙個閉環工作,工業設計 結構設計 硬體設計等,作為乙個工業設計出身的人,對結構設計也有一些了解,現在結構設計創新很重要,也要懂得工業設計對造型和材料的要求,完整的閉環工作,對個人成長很有幫助。 越老越吃香的對的,但是非常辛苦,事多錢少,但是也很鍛鍊人。消費電子行業有很多需要結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