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親放棄撞癱兒子司機的30萬賠償金?應該支援鼓勵這種寬巨集大量嗎?

時間 2021-06-12 01:25:34

1樓:蒼星零

一次失誤一場車禍釀成了一場悲劇,在這場車禍裡沒有乙個是受益者。

相比於那些肇事逃逸的、那些肇事後不還錢的,這位肇事者得知判決後並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於承擔下自己的責任,願意與受害者協商解決。履行判決承擔賠償固然是天經地義的,法律明文規定的,但對於肇事者誠實誠懇的行為,即老實人的行為,願意服從判決服從法律的行為,我們應當予以鼓勵亦應當予以肯定。

作為一名法律從業人員,專業從事不良資產處置,推進執行工作的律師。我經手過大量的難以執行或無法執行的案件——在法律意義上,當事人會收到乙個本終裁定——從而暫時結束執行程式。這就意味著被執行人玩消失了或者轉移財產了,想盡一切辦法逃脫法律的制裁,從人間蒸發了。

那些人寧可過著蔽不見天日的日子,寧可拋棄妻子拋下年邁父母,也不想履行一分錢。那些應當承擔責任的被執行人想盡一切辦法逃脫法律的制裁,這樣的情況,這樣的故事,這樣的新聞,我們應該很熟悉。肇事者完全可以找乙個律師想辦法擺脫限高令的限制買房,但他沒有。

在這一層面上,我們應該如何評價積極履行與消極逃避呢?

固然受害者的父親代表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放棄了屬於孩子自己的賠償款具有極大的爭議,可能會為將來某一天埋下一顆定時炸彈,但我們也應當看到這件事的積極意義。受害者的父親接受了肇事者誠懇的道歉,他放下了仇恨放下了執念放下了一些責任放下了人人追逐的金錢,讓自己以及家庭向前走向生活走去。因為除了判決除了賠償,日子還是需要繼續過下去的,身陷在憤怒復仇的漩渦中只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糟。

倘若有一天他的兒子恢復正常了,兒子會希望看到父親變成那樣嗎?

放棄三十萬是乙個沉重的決定。而放棄三十萬能讓兩個家庭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重拾生活的信心,這是金錢所無法購買到的東西,即便科技再發達,即便經濟再進步,生活的核心意義永遠不會被改變——積極、樂觀、充滿希望、心懷感恩。這正是《民法典》所崇尚的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追求的目標。

2樓:

魯國之法,魯人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 。子貢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 孔子曰:

「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矣。

」不應該支援這種寬巨集大量。

3樓:

如果這個父親放棄的是自己的賠償款,我們沒有資格說什麼。

但是這個父親放棄的是兒子的賠償款,這種行為不是鼓勵不鼓勵的問題,而是已經違反了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規定:

第十八條 【監護人職責】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這部分賠償金作為債權是兒子財產的一部分,作為監護人在不為兒子利益的情況下,單純出於自己救世主的心態,沒有資格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我們試想一下,幾十年後父親去世,兒子因為這次事故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很多任務作沒辦法做,沒有收入或者收入嚴重受損,又沒有獲得賠償金,他的權利應該如何受到保護?

4樓:翼下之風

不支援也許這位父親可以做到寬巨集大量,但是換了我,做不到。而且,我最怕的就是這種行為起了表率,導致社會上開始新的一輪道德綁架

如何看待司機左轉被電單車撞被判全責?

ezzz 很多大佬都已經寫的很清楚了,拐彎車全責無異議。之所以很多爭論,其實是自己平常的駕駛習慣不好,誤認為這樣的操作很合理。拐彎讓直行和左轉彎要大彎 在道路中心右側的 是女車主主要的違規所在,而對方如果沒有較大的自身問題,比如酒駕 無照駕駛等,女車主的全責跑不掉。還有些人認為電單車駕駛員應當機動車...

如何看待女司機撿手機油門當剎車連環撞,男友暴怒當街動手 沒這麼敗家 ?

tm先生 男的多少也有一點責任,沒教好,你多教教她,撿東西一定要掛P,停車就掛N,下車一定掛P,手剎怎麼拉,什麼時候拉,你都教會了會有這事?感覺這女的一定是已經習慣了停車就踩著剎車,從始至終一直用D,這種很危險的駕駛習慣了,而且這麼開也廢車。其實自動擋車嚴格遵守操作規範一點也不比手動擋車危險,甚至更...

如何看待兒子經常對父親大吼大叫的行為

說句玩笑話,像這個的兒子,明顯的把號練廢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再練個小號。有過一次經驗,可能再練的話,練廢的概率應該很低。但是考慮到老父親已經是80高壽了,如果不是人生vip玩家,估計是快下機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多的孩子的行為準則都能從父母的身上看到一些影子。你想孩子懂得尊重,自己首先得會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