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使大學生裸貸現象加劇?

時間 2021-06-05 07:11:10

1樓:

好好想想,這原本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90年時候有機會去過香港,那時還是小孩,看什麼都新鮮,包括九龍城寨。還碰到乙個當地能講普通話的老頭兒(那個年代這種人稀有),跟我們講過城寨裡的籠屋,基本是睡在籠子裡。老爺子大意說,那些人一點也不慘,都是年輕時候花天酒地好吃懶做之徒,要不在香港雖然寸土寸金,但勤奮工作的人不至於晚年連個容身之處都沒有。

裸貸這事兒也類似,不是也來越多的女學生選擇裸貸,而是越來越多好吃懶做的女性可以上大學了。在以前考大學還費勁的時候,這些人是上不了大學的。和籠屋住客區別就在於,那些人是晚年悽慘,裸貸的後果來得快一點兒。

好吃懶做的男性也可以上大學了,只是目前針對女賓的裸貸市場還沒有充分開發而已。

2樓:korn yir

裸貸現象的加劇,只能說明學生是社會食物鏈底層的這個事實更板上定釘,之前看到那幫明明沒有未來卻還無憂無慮的學生群體我就在想,他們知不知道其實在社會的一雙雙虎視眈眈的眼裡,他們只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肉

學生的問題從來不單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就好像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問題不止他們自己的問題一樣,這背後其實是個系統結構的問題,就好比說,學生忽然成年進入大會面對社會,手足無措,不止是他們能力的缺失,更是背後「教育」的缺失

這個教育包括人格,性別,社會技能和社會運作基礎,這些明明很重要的東西,在我們這邊卻統統「不見」,並且幾乎沒多少人有疑問為什麼是這樣。讓我想起,前幾年柴靜採訪那些被楊永信電擊的學生家長,那些家長只能恬不知恥地反問柴:那你說我該怎麼辦,我沒有辦法啊。

3樓:

乙個是社會的貧富差距拉大,整體居民的生活水平上來了,但不同階層的差距在變大,不像之前大部分家庭都一樣物質缺乏。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容易在對比中迷失自己,產生攀比的心理。

第二個是從分期樂、趣分期開始,大量資金和機構湧入大學生消費分期領域,助長了不理性的消費和攀比心理,最後再在借貸寶的這個平台上,衍生成裸條這個之前無法想象的「惡的借貸形式」。

仇視大學生的究竟是什麼心理

兩腳獸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沒上學直接出去工作,現在家庭富裕幸福,而上學後出來的現在還在打工。所以這更讓一些輟學者認為 呀,我比那些上過大學的還厲害 上學有什麼用呢 可那是很久以前的時代了,現在的時代該機器的機器,現在要的是知識!可能這大概就是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的心態了吧。 馬池陽 首先,與其說是你...

大學所在城市給學生帶來的眼界究竟是什麼?

小曾 感覺一般般吧,各位高考如果壓過一本線的話,建議選擇自己所在城市的一本大學,最遠不要過兩三個城市。這是效果最好的,成本最低的。一本過線的話,不要退而求其次,學校的地位遠比其他重要。以後你一樣可以選擇去其他地方開闊眼界。乙個過一本線選擇隔壁省份大學的大二在讀生 二三 問題中有乙個很明顯的傾向 學生...

IT培訓相對於大學學到的究竟是什麼?

廣州藍景實訓部 4個月 1 2年實際工作經驗 4年大學理論學習,大學的4年教育是不能被4個月的培訓學習所取代的,也不同同於擁有1 2年的實際工作經驗。有的人說上大學沒有用?教的都是些理論的知識,實際的技能很少。其實,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大學教的理論讓你知識有所了解,具體的深入學習和掌握,還是要自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