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 「了 」怎麼教?

時間 2021-06-01 22:34:50

1樓:

都不對。

不好意思,比心......

其實語法知識裡的了跟漢語教學裡的了不一樣,無論了有多少種用法,在口語交際中常用的也不外乎以下幾種:

1、了表示動作的完成,事情的過去。(不要對外國學生說裡面包含無數個意思,也不要細說具體有什麼區別)學生會自動模擬他們語言裡的過去式。這裡就有兩個句型:

(1)v.+了+o 我吃了乙個麵包。

(2)s+v.+o+了。我吃麵包了。

這兩個句型的練習要通過對話來完成,以讓學生簡單區分:

你做了什麼?

我吃了麵包。

你做什麼了?

我吃麵包了。

多做幾組練習,他們就可以知道了位置的對應,從而正確應對不同的問題。

不要像英語一樣非要講明白語法知識,畢竟漢語考試沒有語法的選擇填空題,讓學生會說會用即可。

第二個句型又引申出三個問句兩個答句,要重點練習。

s+v+o+了

你吃飯了嗎?

你吃飯了沒?

你吃飯了沒有?

肯定回答:

我吃飯了。(強調必須有了)

否定回答:

我沒/沒有吃飯。(強調用沒而不是不 ,強調沒有了)

當然,後期學生熟練以後還可以增加我吃了飯了這種句子。

2、表示狀態的變化

這個用法比較簡單,與前一種謂語為動詞不同,這種用法的謂語通常為形容詞。

天亮了。

天黑了。

你瘦了。

……使用常規的教學方法和練習方法即可。

還是那句話,對外漢語教師要懂得捨棄和選擇,拋去理論知識,化繁為簡,時刻把提高社會交際能力作為教學目的。拜謝。

2樓:

自己總結的作為結構助詞的了和時態助詞的了的用法,不一定準確,但實際教學效果不錯,學生比較能接受。

給老外上課要由淺入深,大都是碰到一種用法就只講一種,碰到的多了再做比較解釋。

一般來說,總在主謂賓語的句末的了是結構助詞,表示新情況的發生,注意和剛才的對比。比如,下雨了,一,了在句末,二,表示天氣和剛才不一樣。又比如,我吃了飯了,這裡的第二個了,也是表示剛才沒吃,現在和剛才不一樣,有新情況發生,現在吃完了。

在動詞或者時態助詞過後面的了是時態助詞,有動作完成的意味。比如上乙個例子,我吃了飯了,第乙個了,就是表示吃的動作完成了。注意這裡說的完成不是只是過去,也可能是將來完成,比如,等一會吃了飯再學習。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時候了既是結構助詞也是時態助詞,特別是簡單句子裡,比如,去了嗎?去了。這裡的了涵蓋了兩種用法。

其實題主經過實踐相信已經解決了這個教學難點問題了吧

對外漢語出路?

對外漢語教師mia 對外漢語並不是說的那麼雞肋,存在即合理,真正選擇了就不要否定。說到出路 如果留在國內,可以選擇繼續讀研深造,工作的話考個教師資格證可以選擇大型培訓機構,公立學校或自己開培訓班。國外工作選擇的空間同樣很大,可以走國家漢辦的志願者專案海派,或自己找機構去歐美等這樣的發達國家積累工作經...

學習漢語國際教育(以前叫對外漢語,就是教老外學中文)是一種什麼體驗?

去吧比卡丘 本科四年對外漢語,研究生三年漢語國際教育,研究僧畢業卻選擇了做乙個語文老師。兩年的海外漢語教師志願者工作經歷,確實讓自己成長了不少。從懵懂無知的報了這個專業到後來發現國內就業形勢嚴峻,一點兒不後悔自己的選擇,畢竟,兩年的海外生活讓自己成長的不是一點點 但是如果不想出國的孩子,真的就不建議...

國際對外漢語IPA怎麼樣啊

李曄 完全沒用,就是收智商稅的。整個對外漢語行業根本不承認,還會因為你考了沒用的證書覺得你智商有問題。對外漢語行業就乙個證書 國家漢辦頒發的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 劉Selene 我考的是ACI的對外漢語證書,這個據說是美國那邊承認的證書,不過真正要去教還得在東南亞等小國家磨幾年才好去發達國家教對外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