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數詞三五能夠連用

時間 2021-06-01 07:11:58

1樓:迷途書僮

三五這兩個數最基本最原始的用法估計是三才和五行。其他的配用估計都衍生自這兩個配搭,比如三綱五常,三皇五帝,三墳五典等。但似乎與三五連用現象扯不上關係。

正如前面答友所言,三五作成語,往往與輪次回合有關。如:

隔三差五、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三年五載、挨三頂五、攢三聚五。

如此看來,倒可聯絡到節氣: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

陽曆中一年劃分為24節氣(12節12氣)的基本因子就是三五這兩個數。

為什麼五日一候?

一日12個時辰,五日一候,就是60個時辰,也就是一甲子。

一候=60時辰。

為什麼三候一節?

月相望朔相變各半月,大概15天。

以望日為界,一月分為望前三候和望後三候。

月相圓缺乙個輪迴,古人稱為三三行。

2樓:Veecen

四六也可以連用,你的四六級過了嗎。

五三也可以,你的五三刷完了嗎?

五四也可以,今年考研政治你五四運動都背過了嗎?

其實想想乘法口訣,好像差不多都可以。

我只是來抖機靈的。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

3樓:Jeremy

不光三五能一起用,五三也能,還能插個一,不信你看:

我朋友過生日,我送他五三一本,他說要把我頭按鍵盤上,我就不信tamsnxjxksnd?%ksm

4樓:王贇 Maigo

我想了想,覺得「三五」和「相鄰數詞連用」表達的意思有些不同。

「相鄰數詞連用」時,表達的重點資訊就在於對數值的估計本身,說話人對數值的估計就在兩個數詞之間。

而說「三五」的時候,說話人不一定認為數值就在 3~5 之間,而只是想表達乙個比較小的概數。很多時候,它可以與「兩」「幾」互相替換。比如:

咱們叫上三五[兩,幾]個朋友,喝一頓。

再幹個三五[兩,幾]年,我就打算退休了。

反正也差不了三五[兩,幾]塊錢,就別算計來算計去的了。

(前兩個例句取自 @希聲無形 的答案)

所以,「為什麼三五能夠連用」這個問題,其實質就不在於「為什麼在表達對數值的估計時可以使用不連續的數詞」,而在於「為什麼三五可以像兩、幾那樣表達乙個(說話人可能並不關心具體數值的)概數」。

這個問題大概可以這樣回答:「三」自古以來就用來表達概數,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而「五」則是乙個比較「整」的數,在表達概數時常常會往比較「整」的數上去湊。

與此相對,說到「四、六」等其它數詞時,人們一般會認為是在表達精確的數值。由於「三、五」與概數比較親近,就把「三五」連用來表達概數了。

5樓:Prince

可能原因如下:

1.因為習慣:沒什麼理由,大家都這樣用,所以就這樣用。

2.因為避諱:「四」 與「死」音近(死的《廣韻》:

攝止,上聲,韻目旨,字母心,開,三等第,全清,息姊切。四的廣韻:攝止,去聲,韻目至,字母心,開,三等第,全清,息利切),二者基本只有聲調上的不同。

古人迷信,可能出於避諱避詈考慮不讀四。

3.因為語法:我是實在沒想出來有什麼。

4.用典:古人有三皇五帝之說,來彰顯尊貴,僅次於九五?又有三令五申等詞語,所以這麼用。這體現出自古就有三五並列而提的傳統。

西方語言中為什麼會有 序數詞 和 基數詞 的概念?

Aarons 我不請自來同時貢獻一點自己淺薄的認識 漢語裡表達基數的時候是用一,二,三,四等,當需要表達序數概念的詞的時候,是通過,在基數詞前,加上 第 的方式,即用第一,第二等來表示。拉丁語系 不造這樣說合不合適,但是比題主說的西方語言更合適一點 裡則是直接通過詞的變化,比如one變成first,...

為什麼數詞是實詞,而冠詞卻是虛詞?

黑之聖雷 上面的答案已經對實詞和虛詞的區分寫得比較完善了,我再補充一些冠詞和數詞的區分方面。冠詞的作用並不是解決數量問題!試問,乙個東西可以用不定冠詞表示,那麼兩個東西怎麼辦?把不定冠詞給重複一下?有這麼幹的嗎?其實,冠詞解決的是確定問題,即某件事物是確定所指的還是隨便什麼東西。一般而言,主語是確指...

為什麼日語中形容詞連用形 ,而動詞卻是未然形 ?

灰原哀我愛你 個人發表一點拙見,不求權威,但求能夠解釋通這個現象。首先說明乙個觀點,語法規則的目的是最終正確生成出合乎語法的句子,所以說只要保證最後能說對,用什麼規則來解釋語法完全取決於學習者個人 當然,權威規則一般最直接最好記,但也不排除有些情況下對部分學習者他們個人做的解釋更適合他們自身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