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的 臭 字?

時間 2021-05-05 16:20:28

1樓:阿肯哥

古人針砭時事,書寫貧富差距的手法就是令人嘆服。往往乙個字就能畫龍點睛,入木三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句和"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一樣的強大視覺反差。試想為什麼不寫酒肉香,酒肉飄香也能表現出有錢人歌舞昇平、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

但是,這個沒有臭字傳神、入骨。香或者其他形容詞太過普通,而乙個臭字就完全不一樣。一方面可以表現富人驕奢淫逸的生活,吃不完都能放著發臭。

畫面感極為強烈。再乙個就是和後面凍死骨鮮明對比。不得不佩服。

2樓:「已登出」

首先,肉本來就很臭。 肉香是煎炒烹炸加工處理後加上調料後的肉。

再說了,這兩句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迂腐的孔乙己們。

依義不依語,佛為了愚蠢的人講了太多聰明人不需要的法。佛真慈悲。

3樓:東林赤心木

古代的「臭」,既表示味道,又表示臭味。乙個字,表示兩個意思。

怎麼理解這個事兒呢?古人是怎麼做區分的呢?

英語裡smell表示味道,smelly表示有臭味的。乙個詞幹,詞尾不同,發音上能區分,人家用得好好的,沒什麼障礙。

所以,我估計古人對「臭」字,也是用讀音來區分的。或者就像我們現在一樣,表示有臭味的,就在後面加乙個「的」,如同英語在smell後面加個y一樣。寫詩的時候,這個「的」就省略掉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下一句是,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很明顯,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撐的撐死,餓的餓死」的意思。

我們且把smell和smelly分別代入詩裡看看。

朱門(有)酒肉smell,路有凍死骨。有錢人家門口有酒肉的香味,路邊有凍死的屍體。有酒肉和有凍死骨,句式是很搭配。

但是,也不能不讓有錢人喝酒吃肉吧?你聞到酒肉味兒就生氣,這不就是仇富嗎?

2. 朱門酒肉(變)smelly,路有凍死骨。有錢人家酒肉都因為吃不完放壞變質了,路邊卻有人沒有睡覺的地方凍死了。

同一條街上,有人物質極大豐富,有人物質極大不足,「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所以,朱門酒肉臭裡的臭,是gone smelly,發臭了要扔的意思。

4樓:杜若致遠

中古,即使在書面上表示名詞《氣味》,也止讀聲母與《昌》相同的音,這個聲母稱作《昌母》,整個音節按白一平的拼音拼作『tsyhuwH』, 折合今音/chòu/. 聲母與《曉》相同,即《曉母》,白音『xjuwH』, 合今/xiù/的音在唐代及以前止表示動詞《鼻辨氣》。xiù(「臭」)表示無規定的《氣味》,目前可見最早的記錄是在明代,那早已經脫離了活的語言,純粹是誦讀傳統上的《改讀》,當是為避口語中通行的chòu(「臭」)表示《惡氣息》的緣故。

因此,從讀音來說,杜詩此處對應今音/chòu/無疑。

釋誼上,樓上公孫小白引郭芹納《訓詁學》,[1]說得很好。唐代通行的陸德明《經典釋文》將群經中表示《氣味》的「臭」字一律注成《昌》母音,當時受過正統教育的讀書人都知道古書上「臭」字表示《氣味》時應該讀《昌》母。可是,口語中已經沒有了這種用法。

多數唐代詩人止是在引用或化用典籍的成語,成句,在相應的語境中,裁用到這個意思。因此,除非杜甫是個酸腐的村夫子,否則決不會在通常的語境中貿然插入這種用法,那還不如許多今天不知名的唐代詩人高明。然而相反,《杜詩》中不無運用口語,甚至給士大夫詬病為鄙俚的例子。

這位《詩聖》對形式內容的配合關係,對語言風格的精湛把握也是千百年來的讀者公認的。

最後,附張忠堂先生對這組詞的考辨,梳理了其歷時變化。

《中國書籍文庫》. 《漢語變聲構詞研究》,張忠堂著,中國書籍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中國書籍文庫》. 《漢語變聲構詞研究》,張忠堂著,中國書籍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中國書籍文庫》. 《漢語變聲構詞研究》,張忠堂著,中國書籍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中國書籍文庫》. 《漢語變聲構詞研究》,張忠堂著,中國書籍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中國書籍文庫》. 《漢語變聲構詞研究》,張忠堂著,中國書籍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5樓:洞若觀火左丘明

「臭」讀「chòu」應該更合理,聯想到【路有凍死骨】,那「凍死骨」不也得泛起一股子臭味嗎?但朱門飄出的臭味之濃,可能都掩蓋了路上冰凍屍體的輕微臭味。

讀「xiù」的話,就是說有點酒肉味兒,沒啥了不起的,根本沒有畫面感和對比性。別說朱門了,一般的有餘糧的家庭也可以有酒肉味。

想想一下這個畫面:

朱門之內,極盡奢華。

高朋滿座,少長咸集。

山珍海味,玉釀瓊漿。

胡吃海喝,爛醉狂吐。

喝酒喝吐過的人都該知道那味兒,我覺得,這裡的「臭」應該就是指那種臭味了。

有人說這裡的臭是表示朱門內的酒肉放臭了,我實在是不敢苟同。

且不說大戶之家會不會把肉放臭還讓人聞到,我就沒聽說過酒還能放臭了。

6樓:馬健雄

我覺得「xiu」和「chou」都行,都不影響作者表達的意思

讀「xiu」,那就可以理解為「富貴人家擺滿了珍饈百味,但是他們的門外就有凍餓而死的百姓」

讀「chou」,也可以理解為「富貴人家酒肉都餿了,路邊凍餓而死的老百姓也吃不上」

7樓:夢不流淚

那能不能從詩的意象和意境角度來分析。

假設讀xiu,意為氣味, 那麼就是官府裡面飄著酒和肉的氣味,官府外面有餓死的人。這樣的意象前後對比,相沖但又相稱。

假設讀chou,那就是意為臭味, 那就是官府裡面有發臭的酒肉,官府外有餓死的人。

也可以這樣,但是這樣的話,從詩的意象來分析,就會覺得少了那種相沖的感覺,只是有乙個對比,就是官府只是酒肉臭了不能吃,但是路上的人都沒東西吃。

明顯這兩種對比xiu時是更強烈的。

我這個是個人從詩的意象角度分析,拙見。

8樓:腮先生的先生

@成湯鹹 君的回答很不錯。字源考證精當。不過他說:「此處「臭」也不能表示「氣味」,「朱門酒肉的氣味」,這句子沒謂語,根本就不通順。」

這裡我的看法稍有不同。詩不同於散文,句法非常靈活。沒有謂語完全不影響成句,甚至是一種修辭效果。

私以為這裡如果作「朱門酒肉臭(xiu當氣味解),路有凍死骨」,就是說,「權貴宅中有酒肉的味道,路邊就是凍死的屍骨」,這樣解更好。

況且,從詩意看,權貴應當正在宴會,怎麼能用腐敗帶有餿味臭味的酒肉呢?似乎理解為應該是誘人的香味更好。不過這都是言外之意了。

詩之妙正在此處。

9樓:

說文解字,禽走而知其跡者犬也。 從犬、自。

集韻。 宥韻:,逐氣也。 許救切。

荀子彼之而無嗛於鼻,嘗之而甘於口,食之而安于體。

莊子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呂氏春秋鼻之情慾芬香,心弗樂,芬香在前弗

韓非子樹橘柚者,食之則甘,之則香。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用於鼻子體驗氣味,發音xiu。

聽聾用於耳朵體驗聲音。

嘗用於舌頭體驗味道。

道,夕死可矣,名天下,惟吾德,都跟耳朵有關係。

10樓:公孫小白

關於這個問題,陝師大的郭芹納教授在他的《訓詁學》一書中有詳細的論證,結論是讀chou,接下來我會貼出來課本上關於這個問題的幾個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詳細看下。

郭芹納:陝西大荔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本科)、蘭州大學(研究生)。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生導師。

中國民主促進會陝西省委會副主委、陝西省人大常委、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常委理事、陝西省語言學學會副會長、陝西詩詞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散曲學會會長。

這是郭先生的這本《訓詁學》

第一段首先列出了錯誤了觀點,這位辨誤者大概有四條證據證明讀xiu,接下來幾段是郭芹納教授對這幾條論據的逐條批駁,得出結論讀chou。

又如,有人說,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其正確的解釋應為:「豪富府中飄出的是酒肉的香氣,而路途上確實凍餓而死的窮人。」還批評說;「相當一部分讀者,對『酒肉臭』三字,多採取望文生義的理解,以為杜詩指的是豪門權貴,酒池肉林多得腐爛發臭。

這樣理解,應當說是誤解了名句。」他認為句中的「臭」,應當理解為「香氣」,其主要理由有兩條:第一,臭字本義是「氣通於鼻皆曰臭,無香穢之別。

」(據2023年版《辭海》)。第二,「明代詩人葉敬平於某年正月去拜訪友人,他寫道:『未進君家門,先聞酒肉臭』,可知所謂『酒肉臭』實際上是指酒與肉發出的香味飄溢於空氣之中。

」此外,他還有兩條依據。他說:「此外,尚有兩個簡單的事實被忽略。

其一,要說肉臭尚可勉強,但酒是愈陳愈香,不會產生臭味的;其二,詩人寫的是寒冬季節的事,所以才有『路有凍死骨』之說,在數九嚴冬,肉是不會發臭的。」[①]這種說法,看似有理,實際上恰恰是錯誤的——因為它不僅缺乏歷史的觀點,而且也違反了語言的社會性原則。

稍有古代漢語常識的人都知道,「臭」在上古,的確是表示「氣味」的意思,「香氣」、「臭氣」,皆可曰「臭」。但是,漢語詞彙史的知識又告訴我們,同樣也是在上古時期,「臭」也開始引申為「難聞的氣味」了。如《左傳·僖公四年》:

「一薰一蕕,十年尚有臭。」孔疏:「雖積十年,尚猶有臭氣,香氣盡而臭氣存。

」他又說:「既謂善氣為香,故專以惡氣為臭。」大約到了戰國末期,「臭」就轉指「臭氣」了。

在唐代詩人杜甫的筆下,「臭」的常用義已經固定了:杜詩中用了三次「臭」,除「朱門」句外,另外兩次都表示「惡臭」之義。《遣悶》詩:

「妖孽關東臭,兵戈隴右瘡。」楊倫《杜詩鏡銓》注:「何云:

臭即桓溫所謂『遺臭』。」《驅豎子摘蒼耳》:「富家櫥肉臭,戰地骸骨白。

」這是一聯對仗句,「臭」與「白」對,顯然不是表示「氣味」之義的名詞。

據我們統計,唐詩中的38次「臭」(不計杜詩的用例),其中20多次都表示「惡臭」等意義。例如,常楚老《江上蚊子》:「請問貪婪一點心,臭腐填腹幾多足。

」元稹《後湖》:「臭腐魚鱉死。」白居易《秦中吟》:

「廚有臭敗肉,庫有貫朽錢。」白居易《問友》:「種蘭不生艾,蘭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長,葉莖相附榮。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盧仝《客請蝦蟆》:

「腥臊臭穢逐我行。」等等。最典型的是下列兩則用例:

徐夤《逐臭蒼蠅》首聯:「逐臭蒼蠅豈有為,清蟬吟露最高奇。」另一位詩人寒山的《詩三百三首》中,還有這樣的詩句:

「豬吃死人肉,人吃死豬腸。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寒山是位用白話寫詩的詩人,他的用法,應該是最能代表唐代的口語了。

可見,在唐代詩人的筆下,「臭」的常用義也已經轉移到「惡臭」之義了,而與「臭」相反的意義,則多用「香」來表示。例如,孟郊《秋懷》:「詈言一失香,千古聞臭詞。

」張九齡《雜詩五首》其五:「生性苟不夭,香臭誰為中。」等等。

《全唐詩》中,「香」字共出現5940次,可見其使用頻率之高。

王力先生在《談談古代漢語學習》一文中指出:「又如『睡』字,本義是打瞌睡,但到了唐以後,就變為睡覺的意思了。比如杜甫詩中的『眾雛爛熳睡』,『雛』指小孩子。

這句是說,小孩子們一天到晚走累了,睡得很香甜。如果再把『睡』解釋為打瞌睡,那又錯了。什麼時代有什麼語言,語言是發展的,所以要注意時代性。

」[②]王力先生的這段話,好像正是針對《誤解》一文而發言的——如果我們硬要用古義強解已經發展變化了的語言,不僅是缺乏歷史觀點的表現,而且也是違反了語言的社會性原則的。

至於所謂明人的「未進君家門,先聞酒肉臭」的「臭」,顯然應是用其「古義」的。這種情況,即使在唐詩中也並不少見。在《全唐詩》中,「臭」用作「香氣」之義有14次左右,但是,它們往往是和「蘭」相搭配的。

例如,駱賓王《詠懷》:「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竇群《奉酬西川武相公晨興贈友見示之作》:

「情同如蘭臭,惠比返魂香。」上官昭容《句》:「心似臭蘭人。

」等等。這種後人使用前代詞義的現象,並不能成為杜詩中的「臭」必然表示「香氣」的理由。

再則,從語法角度來看,如果把這個「臭」解釋為「氣味」,那麼,該句就缺少了動詞,也就缺少了謂語,這就和下句不相對應。誠然,杜詩中不乏省略動詞的句式。如:

「今日江南老,他時渭北人。」(《社日》其二)、「諸姑今海畔,兩弟亦山東。」(《送舍弟穎赴齊州》其三)、「故國猶兵馬,他鄉亦鼓鼙。

」(《出郭》)等等,但是,「朱門酒肉臭」兩句,顯然與此句不同,無法模擬。

最後,所謂「酒是愈陳愈香」,因而「酒肉臭」不合事理的看法,也是難以成立的。關於「酒敗」的說法,古人早已言之。如:

《孫子新書》:「楚莊王攻宋,廚有臭肉,樽有敗酒,而三軍有飢色。」 「敗酒」,也就是腐敗變臭的酒。

其實,不僅杜甫有「酒肉臭」之說,唐代的其他詩人也有同樣的說法。如元稹《估客樂》一詩中就寫道:「市卒酒肉臭,縣胥家舍成。

總之,從語言的社會性原則來看,杜甫詩句中的「酒肉臭」不應該解釋為「酒肉的香氣」。這位「辨誤者」的理解,不僅不符合杜甫的原意,而且也喪失了詩句所具有的強烈的對比意味,減弱了全詩的藝術效果。[③]

王力先生說:「作為乙個原則,注釋家不會反對語言的社會性,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注釋家卻往往忽略了這個重要的原則。」[④]我們應當以此為戒,在訓詁實踐中牢記並運用好這一原則。

[①] 見程耀愷:《被誤解的明詩》,載《中國食品》2023年10月刊。

[②] 見《龍蟲並雕齋文集》第三冊。

[③] 參見楊春霖:《「朱門酒肉臭」釋義辨證》,載《晚華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④] 《訓詁學上的一些問題》,載《龍蟲並雕齋文集》第一冊。

至於答主「夜小紫」所論證的邏輯因為黃庭堅用「酒肉臭xiu」且黃庭堅宗杜,因而讀臭xiu

的說法我是萬萬不能苟同的。

「夜小紫「君首先論證了《王孫子新書》可能是偽書,因而不認為杜甫用典,但是拋開用典不說,」酒肉臭chou「這個說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文中已經言明唐代詩人元稹同樣有這個說法。退一步說,杜甫真的用典,而且沒有見過《王孫子新書》,那麼後漢書他總該看過吧,東漢靈帝時期的仲長統《理亂篇》有「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敗而不可飲。」,用的是這個典故可不可以?

至於夜小紫答主說的「「酒臭」連用,則基本上都是指酒的氣味。」我不知道「基本」是什麼意思,只是簡單列舉了《韓非子》(戰國)《後漢書》(南朝)以及宋朝類書《太平廣記》的用例,我不知道你是在哪個資料庫檢索的,難道不是應該在全唐詩或者全唐文裡邊檢索嗎,隨便弄了個其他朝代的就來說事,難道不知道語言是隨時代變遷的嗎,在我看來這樣的資料沒有任何說服力。

至於那位答主最後說杜詩用字精警,若「酒肉臭」為chou,則終嫌用字不甚熨貼。不好意思,如果用臭xiu 我才覺得非常不熨貼,豈止不熨貼,我都感覺是病句了。以上。

朱門酒肉臭的臭字到底怎麼讀?

乙一 我個人覺得讀秀吧,酒臭真的有點難,至於冬天到不一定,餓的時候一般都很冷,餓死也說不定,此外考慮到安史之亂大瘟疫嚴重程度,病死也有可能,更多是一起上。救不活了,搞不好還搭上自己,你願意去救嗎?清末山西大旱,普通人餓死,其實晉商餓死的也不少,唯一區別就是死得體面點,這個時候有錢有屁用,有糧才熬得過...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真的嗎?

中中國人沒有以糧食作為財富象徵的習慣 這個前提.是不對滴.作為乙個長時間的農耕社會,重農輕商,糧食一直是財富的象徵,他們不會說家裡有多少噸糧食,是因為中國古代衡量糧食多少一般用的不是重量單位,而是體積單位,比如 合 公升 鬥 斛等等 倉廩實而知榮辱 就是說.家裡糧倉滿了.更猛的像魯肅這樣的,肅家有兩...

如何理解道濟和尚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仙授 有道,人能過,魔不能過,有道,人能過,魔亦能過。看你有什麼路啦。你要硬說自己根器高,參參禪,罵罵祖師也能修成,那我毫無意見。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yang 慾望這個詞,最開始誕生並不是代表具體的事物,是一種外在事物對人主體的 影響效果 只是因為大多數世人慾望的外在事物類似,於是世人的慾望便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