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閱片量直接決定了我以後會讀什麼大學嗎?

時間 2021-05-06 10:23:06

1樓:遇鹿

還是綜合能力的事呀,說個中戲的傳奇人物,徐珂,我哥們,從中戲退學考回中戲雖然很久不聯絡了。。。emmmm但是吧,人家當年閱片量也一般,但是架不住綜合能力強呀,某一方面強其實沒有用的,藝考藝考,看的是綜合能力呀!最後,加油!

2樓:風淋濕了你

看的多不一定厲害

看的少也不一定不行

根本上是看你對於電影的理解

有些人刷題也學不會

有些人上課一聽就懂

對了說一下,如果目標是戲文的話,最好把文化課也好好學好,要知道,四大院校裡一半的戲文已經改文化專業了

3樓:

其實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看這件事情,如果你的目標定位是一類院校,那最好在片單上有一些自己的審美品味,但不是必須。我還記得2023年北電文學系初試,學院標放大銀幕看的《風櫃來的人》,如果我之前看過一些侯孝賢的電影,了解他的導演風格與長鏡頭運用,那就不會亂寫一通了,雖然後來初試居然混過關了,最後因為複試故事不行出局。

這個機構老師感覺不太負責任,我從來不叫學生拉片單,也就是問問看片型別口味,更應該做的是乙個大致的測評,當然這個測評沒什麼大的奧妙,主要還是看看你的談吐,情商和思路反應,因為專業沒有硬門檻,現階段有閱片量已經不錯了,沒必要糾結大師片。地方機構何必口氣這麼大,怎麼叫頂天也就南藝,有南藝上對大多數考生來說,已經算藝考成功了。

如果還有任何疑惑可以找我溝通一下,戲文方向必備的寫作能力素質還是可以幫你看一看的。

4樓:VenDetta

並不是……

其實閱片量這事兒很虛。你看了三千部電影,可能就是看了個熱鬧。但專業人士看三百部電影,可能就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你現在只是高中生,很多電影你只能看到表層,甚至表層都看不到。所以閱片量沒有意義。

不過多看還是有好處的,藝術是薰陶出來的,潛移默化還是有作用。

在討論一部電影時,攻擊別人閱片量不夠是一種怎樣的行為?

地精工效學者 還在計較閱片量這件事的人,閱片量一定不大。當看電影就和吃飯喝水一樣的時候,你會計算這輩子吃了多少頓飯嗎?若說知識結構的廣度,你不按照時間變遷去專門看變化也毫無意義。數量也不能代表廣博。你不是研究專門時代和作者去看,這個數量也無法表達深度。所以閱片量這種空虛無物的幼稚裝逼,還不如報菜名呢...

電影《誤殺》中李維傑一年873部的閱片量在影迷中算是什麼水平?

sawyer 873這個數量已經足以秒殺國內70 影迷的總觀影量。如果是不倍速完整看完所有電影,國內這樣的人不超過100。我廣電專業,每年平均進電影院看60部電影,加上自己網上看的電影一年也才接近100部。當然,我更喜歡看電視劇集,偶爾看看動漫,如果把這些時間都換算成看電影的話可能也有150部的數量...

如何評價電影《冬》排片量幾乎為零?

孫士東 王京象 出乎意料的不好看,只是一部學生電影做成了黑白的,然後不讓演員說話,沒什麼故事,人物也不立體,啞而無趣。攝影還不錯,但是幾個特寫跟高畫質的風景是拯救不了電影的,我邊上的小哥從老頭開始睡覺也跟著一起睡了。 路奇妍 其實不用如此感慨啊也許導演拍這部本身就不指望大眾都能理解啊他活在自己的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