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一下大家,大家覺得為什麼有的大學生在該學習的時候不願意學習了?

時間 2021-05-06 07:09:55

1樓:海曉

很多同學在大學期間就「自甘墮落」源於他們接觸的圈子

乙個積極向上的圈子和乙個整體無所事事的圈子,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絕對不同的。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後,被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學習不再是作為學習的重點,想要「學的」更多的是娛樂生活。

大多數的學生有以下幾點表現:

1、這個社會變化太快。

當你畢業後踏入社會的時候,你突然會發現,大學裡面的教材非常單一,理論與實操嚴重脫節,並且由於這個時代發展變化的太快,往往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大家都明白的網際網路知識,網際網路這首剛剛還沒有完全弄明白,結果網際網路+,就突然普及到各行各業,網際網路+還沒有完全得到大家的徹底理解,結果人工智慧就已經到來,在這種大環境變化過快的時代,大學裡面的很多的事往往最容易過時。為此,很多大學生就因為知道了這個社會發展太快,明白了,很多知識最容易過時,所以,就因為這個時代變化太快,很多人才意識到了在大學裡面所學的知識太過於單一。

2、畢業後很多人不會一輩子只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

相信各位可以結合自己切身體會進行想象,你是否從畢業後一直從事著一樣工作,您是否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與你的專業有關,你以後所從事的工作是否就是以後你所想要的工作?當你結合自己的切身去感想,再看看自己周圍的同事,自己周圍的朋友,自己周圍的親人,你就會發現很多人在大學裡面所學的專業,到了社會上基本上用不上,結果就會導致很多大學生就認為在大學裡面所學的專業知識太過於單一。所以有心的大學生在大學校園裡面,他們就想學習更多的知識,能更加豐富自己,讓自己盡量的完善起來。

3、所學的知識與太過於理論。

大家都明白,大學校園是成就大學生夢想的地方,大學生可以在大學校園裡面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裡面遨遊,但是很多大學小子,在大學四年裡面辛辛苦苦的讀完書以後,進入社會後卻突然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在社會中有很多無用武之地,甚至還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的真實現象脫節嚴重。為此,無論是社會上的真實教化,還是學姐學為哥的經驗的告知,很多大學生就會意識到,自己在大學校園裡面所學的知識太過於單一。

4、學習沒有動力

大學提不起興致學習,其實是在於我們還有沒有動力,應該就是夢想吧,有了乙個夢想,你就會不顧一些的去追求,你知道只有不斷地努力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同時自制力也是很重要的,有良好的自制力可以讓我們知道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而不會讓自己分心。

5、應該確認乙個目標

大學是乙個微型社會,大學期間的成長,決定你融入社會的速度。

把更多的時光用在栽培自己,提公升自身的能力、格局、眼界。

世界很美好,等你發現。

2樓:EFDIS-LPBRM

沒有永恆的愛學習,也沒有永恆的不愛學習,只有不變的興趣和永恆的利益。

其一,利益

試想為什麼中國初中生和高中生橫掃全世界同齡人,理由很簡單,因為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裡的人口超級大國,中國學生上高中和大學的競爭難度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於出社會後對事業的多元評定,人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目標和評定相對是單一的,那就是分數。換句話說初中的唯一奮鬥目標就是中考,高中的唯一奮鬥目標就是高考。

中考和高考就代表了你人生學習階段的最大利益,我相信超過99%的學生對死記硬背的課文,變化多姿的數學,雲裡霧裡的物理等等都不會有太大的興趣,唯一驅動他們每天12小時學習的動力就是讀書改變命運這句真理和取得驕人成績後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其二,興趣

但是在你高考結束的那一天開始,這個世界瞬間發生了改變。因為從這一刻開始乙個單純的一元世界開始變得不在唯一。當然首先要說,中國大學的錄取體制和國外大學非常不同,其給中國學生自由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機會並不多,更多的人選擇了學校就不能從容選擇專業,或者相反。

其次還是利益,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在選擇專業時會從利益角度出發為未來就業發展等等放棄興趣,比如計算機,機械,土木,船舶這種技術型學科其就業機遇就會大於那些純理論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也更會大於那些看起來貌似用處不是那麼大的人文社會科學。所以大部分的學生經歷了殘酷的中考(中國有50%的人沒有機會上高中)和殘酷的高考(中國只有10%的人有可能上一本,更不要說211乃至985)在大學選擇的專業我覺得只能做到不排斥,所以這就造成了乙個現象就是絕大部分的學生在大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其所學的專業真的不一定是其興趣所在。

其三,體制

我個人認為所有的學科,當然尤其以理科最為明顯,高校培養的最根本方法和目的就是未來進行學術科研。當然天生對學術感興趣的人我估計可能也就那麼百分之12345?反正一定會遠遠低於對科研不感興趣,希望通過學習獲得更好的學歷來找乙份更高薪水更體面工作的人。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自然而然的造成中國大學生對苦澀的專業課沒興趣,而對拼搏20年辛苦拿到手的來之不易的自由珍惜不已。這也就有了很多大學生熬夜網咖打遊戲,酒吧KTV甚至逃課出去旅遊。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大學的教育體制,隨著競爭力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意識到本科學歷可能在未來不足以為其加分,他們大都會選擇保研或者考研。而眾所眾知,就算985大學,其保研率一般也就是20%左右,更不要說下面的211和普通一二三本大學,應該說絕大部分的大學生是沒有辦法通過平日優秀的成績來換取保研資格的,所以這就有了浩浩蕩蕩的考研大軍。對這些考研大軍而言,平時的成績是幾乎沒有用的,有用的只有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那麼幾門課而已。

就我來說我周圍那些能力比較出眾的同學,大概也就是不到半年時間準備考研就足以讓他們以高分被心儀的研究生學校錄取。所以在他們保研的幻想破滅後,更多是時間就會是一種無所謂的狀態,考試過了就好,70分開心,80分萬歲,90分浪費了。這樣的心態怎麼可能再重複其初高中階段的拼搏和孜孜不倦呢?

還有中國大學學習西方體制,一門課通過了就是通過了,以後基本沒有再考驗檢查的機會了,更多的大學生是一種機械記憶和背題的方式為取得高分而學習,很多課考試的時候會90分內容,真的考試通過後2個禮拜估計也就記得30分的梗概了,1年後估計對這門課很多的概念都會非常陌生。換句話說中國大學教育每學期的每門課失去了連貫性,也更失去了最終考察性。(初中高中知識點相對連貫且以中考高考為最終目的)。

所以我最終的結論就是不是中國大學生突然變得不愛學習了,而是中國的教育體制由初高中到大學的這個階段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正是這種教育體制的突變讓教育目的從當年中高考的選拔模式突變成了本科階段的檢測模式,失去了選拔當然就失去了直接競爭更會導致失去競爭動力。中國大學普遍的問題不是入學太難,入學難度不均,資源太少,而是大學生畢業太簡單,這個群體內部競爭壓力太低,學校開放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太少(比如我們大學前20%才有機會自由轉專業),這樣的情況雖然導致了貌似各個學科學生數量分布均勻,其實是導致一大堆人學而無趣,將來學而無用。

順便YY一下如何讓中國大學生保持初高中的競爭力。

第一,大一大二大三階段的課程考試形式取消筆試做題,而更多的以口試或者展示的形式要求學生對本學期課程的內容和其感興趣的部分做以展示,以加強學生對該課程的理解和動手,減少其機械性記憶的部分。

第二,全部通過考試的學生在大三下結束開始通過做題提公升自己對前三年學過知識的認識,並以此來準備大四上學期末(也就是現在考研時間點左右)的全國分專業性綜合考試。其綜合考試的分數決定其大學階段的畢業能力以及研究生的錄取。

注:專業性綜合考試和考研不同,不考政治,且為每乙個大學生的必參加選項,其英語可以參考托福雅思考試模式,數學可以參考考研數學模式,專業課部分應用專業部門綜合所有專業課知識成體系的綜合出卷,而不是像考研一樣只考其中的一本或幾本書。

之後全國統一閱卷再大四下開學前出來綜合考試的分數,讓準備讀研的人和準備工作的人都有時間在大四下學期從容不迫的準備。

3樓:覃蕸

1.失去目標,茫然不適從

在初中高中的時候,大家都只有乙個目標,我們始終知道自己在成年之前要幹嘛,那就是考上好大學,於是拼命學。但是上了大學之後,突然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了目標,不知道要幹什麼了。

上大學之前是別人幫你選擇,而上大學以後是你自己選擇。

選擇在大學尤為重要,而大多數迷茫的人就是因為從之前人家給他鋪好的環境脫離出來以後一下子變得無法適從,不會為自己作出選擇,而在一天天的安逸之中錯過一次次選擇。

2.環境變化,惰性增長

小學和初高中老師隨時都會盯著學生,監督他們去完成要考上大學所做的東西,身邊的人都在為了乙個目標努力,無形之中就會有壓力,而因為身邊的人跟自己爭取的是同樣的東西,這種壓力就更大了。

可到了大學,大家以後的出路未必相同,沒有人告訴你你現在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會帶來什麼結果,每個人發展的方向會產生差異,那些努力的人的目標未必跟自己的目標相同,沒有努力的人更是不會對自己有什麼激勵作用,以前的那種競爭壓力大大減小,再加上辛苦了十幾年,人一下子被釋放出來,被壓抑了十幾年的惰性就開始越來越發揮作用,從而享樂不再上進。

3.沒有遭受過逆境

窮人孩子早當家,其實就跟這是乙個意思。處於逆境的人確實往往能夠發揮更大的毅力和潛力。這裡所說的逆境是指在心理上生活上或者自己的成就上遭遇過的巨大打擊,例如,有人高考時順風順水,高中時期也沒有特別拼命,結果考了個好大學,所以會覺得高考沒什麼大不了,從而把大學對自己的意義看的很輕,忽視了大學的重要性。

而有的人可能寒窗苦讀十幾年但是高考卻發揮失常進入了並不理想的大學環境,這樣的結果可能帶來的,不僅僅是自己內心的遺憾,還有家人的不滿、他人的貶低,加起來的打擊可以算夠大了,而人在逆境下的潛力往往是巨大的,這時他就會利用大學這個跳板,去證明自己,找到自己的價值,這也就是他努力的原因。

4.家裡有礦

這種情況也不少見,很多人是富二代官二代的,讀不讀大學無所謂,反正家裡有安排,所以乾脆混個日子拿個畢業證直接回家繼承家業就行唄~

無論是怎樣,個人認為大學之於乙個人的價值還是很重要的,大學提供的生活和活動是豐富多彩的,無論是你遇到的人,還是你上過的課,看過的書,參加過的活動,交流過的老師,都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大學裡每一次為自己所做的選擇,都是值得的,從每一次選擇裡,你都能作出很多反思,例如你從這一次選擇裡真正得到了什麼,你是否感覺累,你有沒有後悔,一次次選擇教會我們成長。

大學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教給你要為自己負責,要自己選擇。

無論別人怎麼選,最重要的是你的選擇!你有為自己負責,你,不會後悔!

想問一下大家有什麼建議嗎

領我看日本 不知道題主申請的是哪所大學的什麼專業,今年因為疫情很多大學院的考試改為了線上舉行,但明年是什麼情況還不清楚。個人認為你都申請上了4月的研究生那2月赴日其實也不差多久,既然教授建議你直考試試就可以試試,我這邊前幾天也有乙個東大的學生諮詢差不多的問題,不過她比你晚一年就讀,所以我就幫她先對接...

想問一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大家覺得這句話對嗎?

芽青 沒有對不對,因為反過來也有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這種說法啊,我認為這兩句話都帶有比較強烈的主觀色彩,只是為了表達自己對他人的 雖然他很可憐 可恨,但是他也很可恨 可憐。重點在後面那個詞,重點在抒發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對方真的是不是可憐或者可恨。 Jayce 不過話雖然那麼說,在中國西部地區還是...

想問一下大家在覺得生活沒有盼頭的時候都是怎麼做的?

楊小七 先講乙個小故事,在一次聚會上,比爾蓋茨的父親讓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同時在紙上寫下乙個對自己人生最有幫助的詞,兩人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寫出了同乙個 專注。當你暫時覺得生活沒有盼頭時,你可以先讓自己專注於某一件努力夠一夠就能實現的事,這樣會讓自己收穫自信與充實。 Yukino 之前有段時間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