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旁邊一位家長說,「讓孩子那麼優秀幹嘛?將來他只會離你更遠」,你怎麼看?

時間 2021-05-12 04:18:50

1樓:睿媽媽

怕自己的孩子離自己太遠,從情感上可以理解,但是從孩子的發展來看,就太自私了。孩子有他的夢想,需要在自己的人生中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所以不能把孩子困頓在自己身邊。

2樓:mango

我覺得只是說一說而已,畢竟想要培養乙個人從保持中等到優秀是一條漫長的路,也不是真的培養就一定能培養出來的。所以可能就是說說而已。沒什麼特別的意思。

3樓:乾旦

父母與孩子最好的關係就是相互成就。尤其是父母一方,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擔負著撫養的義務,守護著他們成長,教育他們認識世界。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父母還要學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飛翔。當他們飛得越來越高,視野比我們還寬廣,我們的學識在教育他們時已經力有不逮時,我們不要把孩子像風箏一樣拴在我們的視野裡,應該鼓勵他們自由的飛翔,去實現自己的追求。

不管未來他們是偉大還是平凡,父母都要祝福他們一生幸福,與他們像朋友一樣平等的交往。這種別無所求反而能得到更多的回報。

4樓:野貓子finger

先說明一下,我是來看大家的答案的。

這種反智的說法,本來也沒什麼回答難度。

難的是怎麼界定優秀,怎麼界定遠近。

如果優秀的標準就是上名校,出國鍍金,掙大錢,那這種想法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確實會離自己越來越遠,不管是物理距離還是心理距離。

如果換乙個標準呢?優秀的內涵包括了自信力、同情心、創造力等等,這樣乙個有溫度的孩子,是不是又不一樣了呢?人們互相認可最終是因為價值觀相同,而不是別人比自己強。

5樓:陳風老師

看起來是越優秀的孩子,離父母越遠!但孩子總是要有他自己的未來,不過分強求孩子一定做到什麼程度,但孩子要飛,父母也是沒理由拖後腿的吧!

養孩子是讓他成為他自己,而不是要把他拴在身邊!

順其自然,盡力就好!

6樓:智商永遠線上

因人而異吧,家長的需求不同,對孩子的定位就不同。

有些樂於培養,有些注重陪伴,有些注重於擺威風,有些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孩子……

還是很多家長樂於看著孩子成長,進步,走入更廣闊的世界,實現更高的人生自我價值。

7樓:外星貓小咪

8樓:羽言

那麼想讓孩子離自己近,是現在就擔心孩子給不給自己養老了嗎?

孩子的以後他有自己的選擇,ta可以離你近,也可以離你遠。孩子再優秀,ta也可以離你近,ta再沒本事,依然也可以離你遠。

孩子是不是留在你的身邊,取決於他的選擇。而孩子優不優秀,區別只在於他的選擇選大不大而已。

孩子是最聽話的。這句話的意思不是「你說什麼孩子就聽什麼,而是你天天念叨的,你一直想著一直在給孩子灌輸的東西就會變成他的潛意識」。比方說你一直灌輸給ta,離家遠就不好,離家近,跟你在一起這才是正途。

孩子就更容易在你身邊,因為一旦他離你遠了,ta就會覺得「唉,我對不起我爸媽,就會心生愧疚」。

如果他一直在外面不回來,你沒贏,但孩子也輸了;如果孩子回來了在你身邊了,你贏了,孩子仍然輸了。這就是乙個下一代鐵定會輸的結局。這種一代不如一代的結果,就成了這個家族的傳承。

孩子會不會離開我,離開我有多遠,選擇權都不在我。我能做的只是,讓我自己在有他和沒他的時候都能過得很好。

以上

9樓:毛豆家長

以前也聽說過,孩子能力越高,飛的會越遠,不如學習一般,讓他看守在身邊。可是從古至今沒有乙個家長會讓孩子呆在自己身邊的,都是希望他們超過自己,飛向更遠。以前養孩子可能是為了養老,為了今後的好生活,但現在家長思想也轉變了,養孩子是乙個過程,是乙個看他們從嬰孩學步到他們成長的乙個過程,這個過程到底是否精彩取決於孩子與家長的共同努力,看著孩子一點點的成績提高都好比自己考了100分,當孩子真的很優秀,有成績時,自己也很有成就感的,我就很享受這個過程,不知您有這感覺嗎?

10樓:王鶴亭

從這位家長的話裡聞到一絲控制欲的味道。

孩子越優秀,相當於想法越多,然後家長就掌控不了了,不能讓孩子幹嘛就幹嘛,再也不是家長的私有物品。

這樣的狀況會讓這位家長不爽。

從孩子的角度講,從小在家長的高壓控制下,等「翅膀硬了」,自然要有多遠跑多遠,比如報一所離家遠的大學,在離家遠的城市生活。

這麼看來,的確是優秀了之後離得越來越遠,不過是逃離。

11樓:

孩子不優秀,是離得近了,因為你還得繼續養他,幫他買房娶媳婦帶孩子,還得給生活費,我身邊很多這樣的

我寧願要個優秀的離得遠遠的,我自己想怎麼過怎麼過

12樓:皮實妞

我們說話都是有前後文的,在不同的場景和不同的語氣下,是不同的意思。

與不同的物件交談,我們說的話也不一樣,這通常表現為社交環境下的調適。同樣的這句話,可能是調侃,可能是安慰,也可能是對理想生活的暢想……有時候對錯沒有那麼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在一般意義下,我們傾聽和尊重他人的理解和看法,不管認同或不認同,不必急於說服、攻擊或糾正。

從根源上說,我們不能「讓孩子優秀」,也不能真正決定「將來孩子離自己的遠近」。我們能決定的事非常少,力量很微弱——時代和形勢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中

孩子有自己的意志和意願,父母確實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力,但難以實現全面意義上的控制。

父母的意願不是總能通過孩子得到貫徹,所以,我們才更需要尊重和了解孩子,讓孩子自我發現,漸漸自我引領,過自己想過的人生。

至於父母自己,我想,是時候想一想,自己想過什麼樣的人生,我們的注意力不完全在孩子身上,快樂也不完全靠與孩子的互動獲得。

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交匯的光影,即是今生的緣份。

@知乎親子

13樓:

因工作原因跟一些老人接觸過,他們的感嘆就是孩子不能沒出息,也不能太有出息,沒出息成了父母的負擔,太有出息飛的太遠,老了一點都指不上。

14樓:她真漂亮

他優秀了,才能在我想讓他離我遠點的時候離我遠點,想讓他離我近點的時候離我近點。

再說,我的老年生活有我老伴就夠了,還要他給我添堵做甚。

15樓:趙可酥

這位家長的思維,還停留在「孩子是屬於我的私有財產」上。

既然是財產,當然是怎麼有利於我,就怎麼來。

前期養大你、照顧你、培養你,這是前期投資:為的是以後你得離我近點,方便照顧我、給我養老送終,這是收回成本。

至於說這件財產願不願意,他/她想要怎樣的人生,我才不考慮呢!

其實老一輩的家長挺多都這樣,但向來如此,不代表這樣就是合理的。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任你寫畫;孩子是一本書,要去尊重他讀懂他。

正如紀伯倫的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16樓:徐知白

她說的沒錯

但大部分父母還是希望孩子將來自己能夠過得好吧就算他們出國、在大城市定居,一年甚至幾年才回來一次。

還是會出錢讓他們留學,讓他們上大學。

這個世界從來不是無私的人活得更好,自私的人可能活得更輕鬆,怕死的人可能反而在戰場倖存下來。

但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自己的精神準則,有自己的堅持而不是像動物,只會趨利避害。

17樓:曉箏兆聞

孩子優秀與不優秀,在學校老師有意培養,發現其特長,不一定全是,有一點肯定,孩子一出生和媽媽爸爸教育有關,從小去培養,學琴等,這方面優秀,這方面也有欠缺的,需要去引導。不是有句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從懷孕開始,胎教,出生都有系到培訓課,聰明與不聰明,花錢輔導,家長累,孩子也累,填鴨式教育。效果如何,有的能成才,有的不一定,因勢利導,全能量去培養,將來能社會有一技之長,能生存。

富人送孩子出國留學,或名牌學校,孩子優秀與不優秀背後,家長實力的較量。

18樓:一寸灰

可能是為了自己孩子優秀來麻痺其他家長哈哈哈哈哈哈

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不想優秀,因為真的太累了。我希望每一次的進步能換來肯定,而不是非要考第一才可以

如何評價世界第一位擁有三位家長基因的孩子出生?

青爵 我認為這是極好的,從生理意義上講,有利於人類種群的進化,改善人的一生,這難道不是極好嗎。從倫理出發我認為真沒啥大不了,每件新技術都會被一些理論者批判的一無是處。即便不是這個技術,也會被吐槽,有什麼意思呢。就是利用基因工程轉了段DNA 又不是真正的出軌,考慮這方面問題是不是就有些無理取鬧,刷存在...

如何評價一位家長在遊戲群裡的控訴?

綺暗 媽耶我差點忘了這裡還有沒寫完的回答,再補充一下,就那個比喻而言,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兩者結合吧,先禁止一些東西以防以為,然後慢慢疏導,最後就能變好。教育也是如此,怕沉迷遊戲可以在小初階段不給手機,但這只是權宜之計,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還得讓孩子自己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不是嗎?具體去看我另一篇回答可好...

假如你是一位家長,得知孩子上課尿急老師不讓上廁所而尿褲子出糗,你會怎麼辦?

心海導航 所謂孩子成長的任何一次經歷,都是不斷提公升自己和超越自我的機會。所以,家長不要過度敏感,如果孩子下課後貪玩兒,上課後才感覺尿急,完全可以通過發生了的囧事而讓孩子汲取一次教訓,大多數,下次就不會再發生了,這就叫自我成長能力,家長過多介入,孩子往往會依賴家長,遏制自我反思的自我教育能力。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