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大三臨床醫學生 如何準備外科和診斷的學習?

時間 2021-05-12 01:11:54

1樓:麻醉醫生戚老師

大三應該開展內外科學習了,首先你在大二打下生理生化基礎,當時我們每天都是背書,沒理解的基礎上去背書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想著60分萬歲。大三的話我建議系統疾病,系統學,我們那會上的是大課,專科嘛,一節課能講大半個系統,不去提前看,跟不上老師講的,只能聽聽他們講的一些凶險的臨床病例,噹噹故事聽。

2樓:DrLucien

作為畢業學長,過來人建議最好還是別過來(誤)

診斷學大致可以分為症狀學、體格檢查以及輔助檢查的解讀。症狀學即為對頭痛、發熱等症狀可能為何種疾病的的科學,對於這部分缺乏內外科知識以及臨床經驗,對於大三學生預習階段大致看看即可,因為難入門,過早學習枯燥且難以記憶。

對於體格檢查這塊,是診斷學的重點,在醫學還不擁有許多如血尿常規、x線、b超、ct等檢查面世之前,醫生的診斷都靠體格檢查這個基本功,哪怕在今天輔助檢查很發達的情況下,體格檢查依舊對醫生快速判斷患者情況做出針對性檢查有重要意義,而學好這一章應多練,暑假在家可以先重點學習頭頸部、胸部、腹部的視觸叩聽,開始的時候可以找個家人甚至是個枕頭,然後對著書練,目標最好做到讓你做乙個章節的檢查,你能不看書都做下來,並且熟知正常的情況是怎麼樣,那就算是這一章預習到位了。

第三是輔助檢查這塊,如果記憶力允許,那麼熟記他們對於日後內外科學習是有好處的,但我依舊認為這部分知識了解即可,待學習內外科時,再結合疾病,以及實習經歷去強化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綜上其實診斷學體格檢查是重中之重,而學好的重點在於切實去演練,希望對題主有用。時間有限先答到這,關於外科學有空再說吧。

醫學萬歲!

3樓:

努力回想一下我大三暑假在幹嘛,好像是參加暑期社會實踐。

那時因為只學了基礎,對疾病沒啥具體認識,就結合遇到的情況查查資料。

後來診斷學外科學反正過了。

4樓:陳前程

雖然說我是搞內科的啊不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我還是有資格來回答的。先說外科啊,大三階段,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外科總論部分,分論部分是要到實習的時候才會繼續學習。個人感覺,外科的學習比內科要簡單的多。

而且外科應該是第乙個接觸到的臨床學科。所以外科應該能刺激學生的學習神經。至於理論部分,包括所有科目,死記硬背是永遠行不通的,可能一時的記憶能幫助你過考試,但是忘的也快,丟的也多。

就拿補液來說,你所要做的不是單純的給他輸液就能完事兒的,當然了,這還得等你到了臨床上再繼續歷練,這也就是所謂的臨床思維。首先你要明確來的是什麼病人,大人?小孩?

性別?體重等等。再有什麼原因導致的血容量不足,外傷?

燒傷?胃腸道疾病這些。然後你要做的就是對他進行評估,適應症有了,有沒有禁忌症?

然後是補什麼和怎麼補,是糾正酸鹼平衡還是擴容?是膠體液為主還是晶體液擔綱??前八小時補多少,後16小時補多少。

最後要做的就是評估補液的獲益多少。就拿這個舉個例子,但是臨床思維的培養我覺得不應該都放在臨床實習去完成。再說操作部分,大三外科學實驗其實都是在教具上模擬,真的到了實際臨床上,真人操作的感覺大為不同。

大三的時候,我們宿舍床頭上都繫滿了縫合線,鞋帶以及各種絲線,矽膠做的仿生人皮都被我們拿針捅爛了,但是真到下醫院實習之後,第一次縫合手還是會顫顫巍巍。我當時是跟著乙個急診外科的大夫上夜班,那老師人也特別好,總帶著我處理各種急診外傷,雖然我已經決定學了呼吸內科,但是基本的外科操作我都是那時候打下的基礎。曾經一晚上我最多縫合過16個病人各種的頭皮裂傷,手外傷還有一群熊孩子各種口子。

即便是到現在受傷的功夫還是不會丟下。所以說不管是外科還是其他臨床學科,樹立牢固的臨床思維是必須的,而且手上的功夫只能是多練,實踐出真知。

再說診斷,這個我應該是更有發言權了。平時除了臨床上的工作,偶爾也會帶帶本科生的診斷學課程,還有就是組織各種教學查房。其實診斷學主要就是包括症狀學和實踐查體。

而診斷學的學習和外科學差不多,個人感覺也是要進行主幹的梳理。還是舉個例子,發熱。如果是普通人,一發熱,說的第一句可能就是:

感冒了吧。但是,作為科班出來的醫學生,一說發燒,你給人家來一句:感冒了吧,你老師得氣的扇你倆耳刮子。

發燒,總得有個前因後果吧,首先還是得看病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黑白紅黃對吧。這黑白紅黃是啥意思,看病人也得看個全面,比如面色發黑,晦暗,有可能就是肝腎代謝性疾病,腎功能不全一類;紅呢,面部潮紅,伴發熱,感染性疾病多見,女性的話還得考慮甲狀腺疾病;白,貧血,營養不良,發熱多見於血液病,腫瘤這一類;黃,更好解釋了,黃疸,肝膽繫得指向性很大,多有膽道梗阻。那麼,問題來了,只憑表象就能看出來?

那是不可能的,發熱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發熱。感染性的發熱,是病毒?細菌?

真菌?支原體?衣原體?

立克次體?寄生蟲?非感染性的發熱,免疫性疾病?

血液病?甲狀腺疾病?腫瘤?

藥物熱?熱射病?中樞性發熱?

這個我們就得一一去排除,我們說診斷乙個疾病古代講望聞問切,那麼現代醫學的話,除了問診,輔助檢查的話,最主要得基本功還得是查體。其實查體說難也難,難就難在將就系統性和全面性,不能丟項,否則很容易造成誤導。但是說簡單也簡單,把查體一分解,總得來說就四個方面,視觸叩聽。

按身體部位分也就是頭,胸,腹,四肢。現在分科很細,查體也都更加專科化,但是我感覺其實查體應該是講究從頭查到腳,全面評估。比如還是乙個發熱的病人,進行查體,視診除了察言觀色,我們還需要檢視體表的一場,有沒有皮損?

有沒有腫物凸起,有沒有竇道等等,那麼觸診,對於肺炎發熱的病人,我們需要檢視語音震顫是否不一致,考慮結核性腹膜炎的病人,我們得看看腹部觸診是不是會發韌,有揉麵感;叩診的話,肺炎的病人有沒有叩診清音變實音?胸膜炎的病人肺濁音界是否擴大?腹腔積液的病人是不是移動性濁音得陽性存在?

聽診就更別說了,人們往往對醫生得第一印象就是聽診器,肺部的乾濕羅音,腹部的腸鳴音等等,總而言之,診斷學的學習也是乙個系統的工程,誰都離不開誰,串聯起來沒有乙個是多餘的東西。

5樓:我有個傻兒子

我開學大四,我認為,如果你能夠自律的學習,就列乙個診斷內容的大綱,知道要學哪些內容,不必糾結太細節的理論(太多了,老師不講,你不知道重點,實際診斷也沒重點,那都是要背會的 ),開學學習的時候,一定二定萬定要溫故而知新,要不然,呵呵呵,記不住吶!P.S.

呼吸迴圈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我們的心電圖,考試全寫對了

大三臨床醫學生該不該去實驗室?

開心大麻花 大二暑進試驗室做的大創,覺得還是挺有趣的,養細胞,做轉化,提質粒,做WB等等 會學到很多知識,會認識一群有趣的人兒,還是挺有意義的 AChE 大三就很多導師都不要了吧。內外婦兒一上來還有什麼時間做科研。答主大一夏學期進的實驗室,感覺還是自己摸索更多一點,期間想要換過實驗室,最後還是因為自...

大三臨床醫學生想休學一年可行嗎

西窗 聽聽徐琦的外科吧,很有意思的。visible body 公司的圖譜用著很爽。大丈夫要以事業為重!但是愛情這種事早晚都得經歷一遭。經歷過後才明白事業真的很重要。我是高中苦陷愛情。結果高考二本醫學院。時間會讓你成長的。但不建議休學哦 大頂子 結束一段感情最好方式就是盡快進行下一段感情,把人生拉長一...

臨床醫學生考研,邊學習邊準備可以嗎?

lifeis strange 學校的課差不多聽聽,期末不掛科就行,我們班很多人都是不去班,讓室友答到,去自習室學習,期末前乙個月突擊不掛科就可以,競爭太大,你不認真就被淘汰。你要是學習能力強,基礎好,那當我沒說 風濕周芷若 大言不慚,我的考研計畫是從大一就定下了,每一節課都是按照 考研我怎麼複習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