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公尺飯(碳水化合物)的東方人和主食牛奶麵包(蛋白質)的西方人,對身體素質是否有較大影響?

時間 2021-05-06 22:02:24

1樓:Jinh

我只是知道現在在澳洲,最健康的一群人很愛吃藜麥,糙公尺,毛豆,枸杞。他們大多舉鐵跑步游泳瑜伽。即使是吃麵包他們也喜歡吃黑麥,或者多穀物酸麵包。

目測他們的體質很好,也不太容易生病

我覺得食物和體質沒有中西方差異。只是看你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食物選擇。

2樓:demo

舉個正常飲食的例子來說明:

1、蔬菜500g(西蘭花、菠菜、胡蘿蔔、西紅柿、紫甘藍、豆芽、蘑菇、海帶)、水果250g(士多啤梨、香蕉、蘋果、菠蘿)。大約包含碳水25+35=60g,蛋白質7+3=10g,脂肪可以忽略。

2、蛋白質類(約550g):150g豆干、2個全蛋2個蛋清、150g青魚、100g雞胸。所含碳水22g、蛋白質87g、脂肪28g。

3、澱粉類(約400g):每天100g糙公尺或黑公尺、150g燕麥或蕎麥藜麥、150g紅薯。所含碳水203g、蛋白質31g、脂肪12g。

4、每天植物油15g(橄欖油和亞麻籽油)、堅果或天然堅果醬30g(花生)。約5g碳水、7g蛋白質、30g脂肪。

總計碳水是290g,蛋白質135g,脂肪70g。熱量1160+540+630=2330大卡。

這個飲食計畫,東方西方飲食模式都適用。碳水和脂肪攝入量都是中等水平,蛋白質略高。

3樓:天堂向左

其中主食吃麵包和大公尺的區別不是很大的,主要區別在肉食和牛奶蛋白質的攝入上,人的大腦發育和身體是靠蛋白質驅動的,所以為什麼國內貧困地區的人明顯身體和大腦思維反映要跟發達地區的人差一截,但是國內的人口和經濟地形環境文化等問題導致很多人不能將肉類當做主食

4樓:DOOM SLAYER

總體來說,如果兩群人,同樣的運動強度,一群主食蛋白質,另一群主食碳水化合物,那麼主食碳水化合物那群人會更加健康強壯和聰明。

5樓:王鐵鏟

土豆麵包和奶製品蛋白質鈣質含量高而且優質,比公尺飯更有營養。同樣的生活工作方式下,西方人肯定會長得更壯。更不用說老外肉吃的多,天生也容易長個了。

穀物為主食並不是不能變壯,前提要同時吃大量豆子(黃豆豌豆蠶豆),問題是能消化嗎?那要多少屁啊。

6樓:aimee花

飲食結構很大的不同 5月份剛從德國回來徹底的融入了當地三餐中。總結一句很單一。除了麵包披薩意面啤酒香腸漢堡熱狗乳酪甜品沒有其他了。

我們屬於食物選擇很多樣性主食麵食和公尺樣式更多。還有蔬菜類方式也多煎炒烹炸滷燉燒。歐洲(只去了德國瑞士奧地利法國)早餐種類很多但是方式就是麵包各種麵包乳酪各種乳酪牛奶各種脂肪含量的牛奶酸奶各種果粒的酸奶果醬各種口味的果醬還有香腸各種肉的腸。

午餐的restaurant,基本款牛排豬排魚排各種薄披薩各種顏色的意麵形狀也是不一樣還有酒湯真的沒人點晚餐同樣但是德中國人的午餐基本上邊走便解決了乙個腸然後乙個硬邦邦的麵包從歐洲回來的飛機場我吃了公尺飯久違的公尺飯到家15根排骨一碗公尺飯我徹底回來了。

7樓:

同意一樓!總體而言亞洲人尤其中中國人的身體(承受相同的生活工作壓力下)是好於印度/白人的,癌症發病率是乙個指標啦。

壯/肌肉多/能喝冰水/不感冒/跑的快不等於身體好不會得重大疾病/活的久等於身體好中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算是比較健康的!需要再接再厲的是少敲鍵盤多戶外,大部分印度人/白人熱衷戶外運動是真的!

8樓:猴八斤

更新下:貌似所謂的微迴圈不好是偽科學,還是穿得少?「手腳冰涼」處大家要注意陳述客觀性。

此外還想再強調乙個東西:鈣。講真,樓下答案提到的九成居民鈣攝入不足,我個人覺得不是搞笑的。

為了老年的時候骨頭少出問題,大家多喝點兒奶吧,尤其是29歲以前...

以下為原答案:

題主說的是體型的話大可不必為食譜糾結。歐美人真的是基因層面就跟我們不是一種猴紙。真實例子:

我留學時的前室友的乙個西西里人同事,某天突然決定開始向室友兄請教健身。同樣的強度同樣的蛋白質和熱量控制。半年後西西里哥們一身橫肉,室友兄一把淚的說他練到那個程度用了五六年。。。

O__O"…

所以說高蛋白的食譜是一方面,健身意識和強度是另外一方面,基因是最後也或許是最關鍵的一面。

題主如果說的是人的健康程度,最主要的是抵抗力的話,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在我原來留學的那個PM2.5小於30的地方,我一年頭疼腦熱一次兩次了不起了。回來工作了,生活規律了,飲食規律了,反而經常覺得精力不足偶爾感冒一下。

哎,讓我先擦擦淚。T_T

個人說兩個很管用實在的東西吧。乙個是堅果,答主自己靠連續三年冬天每年吃六斤左右的堅果治好了家族遺傳死人手(就是一到秋冬天就手冷腳涼)。 第二個是水果,答主媳婦自從跟了我水果不斷後,就擺脫了牙齦出血的困擾。

總之呢,做好自己能做的,不要糾結和別人的不同就好了 。P.S.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答題,不過用手機碼字好特麼費勁。。。

9樓:romiovan

中國人體質比歐美人差?哪來的結論和資料?

我只見過世衛還是什麼國際組織跪舔中國日常食物營養結構合理的。美國佬對他們滿地大腹便便的不滿可不是一天兩天了。

10樓:

吃蛋奶肉的歐美人

你以為歐美人整天只灌蛋奶肉到嘴裡嗎?

人都是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公尺飯本身沒什麼不好的。當然公尺飯吃得太多會成問題。

臆想出來的「歐美」不能作標準。

11樓:

多鹽多油的影響都很大吧。

在一間中學飯堂吃過一段時間,除了甜品和飯,所有菜都鹹到不得了。

二分一或者三分之一的鹽量就足夠了。

中國國民健康飲食指南裡面,都是建議少油少鹽的。

12樓:無名

從人種上來講

中國的農耕歷史悠久,主食吃五穀雜糧,腸胃也進化成了適應狀態,適合消化五穀雜糧。在中國,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能消化吸收牛奶的,因為腸胃中缺少相應的消化酶。而且在農耕社會中,體格並不是很重要的決定因數,這造成中國地區身高高矮相差很大。

在說歐洲,他們的農業起步較晚,很長的時間處於狩獵社會,主食是肉類,所以他們的腸胃也擅長消化肉類,並不會出現中中國人的那種吃多了一兩肉就會消化不良的情況。在狩獵為主的社會中,體格很重要,越高大說明你越強壯在社會中地位越好,久而久之歐洲人種就普遍高大。

所以,就算改變飲食在近期內改變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13樓:柔王丸

首先,你認為的體質,其實應該叫體格,而且應該叫平均體格,然後,平均體格的差距確實和蛋奶肉攝入的少有關,當然最重要的是少年時攝入的少關係最大,不過現在營養這方面已經追了上來.

再然後,這跟公尺飯關係不大,我看過很多西方健美選手食譜,他們就是公尺飯+雞胸肉+西蘭花佔了很多比例的.

最後,平均體格差距,營養方面要追上去可能一代人就夠了,體育傳統上則要很多年.

14樓:再說明天

不是,能吃五穀雜糧是健康的。不吃公尺飯,吃土豆也行,不吃土豆,吃包子也行,或者吃麵包。按歸根結底,都是吃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品。

打個比喻,碳水化合物是汽油,蛋白質也可以提供動力,但是轉換很慢,燒油是最快的。提供日常動能。碳水化合物也會轉換成脂肪,多吃會變胖!

變成脂肪,那麼是第二開始燃燒的,先燃燒的是糖原(?)。第一第二不是很精確的概念,只是比喻。

所以燃燒脂肪一般是要說有氧運動後1小時左右才開始的。。。。

哪些食物是低碳水化合物的?

初音songe 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牛奶雞蛋瓜果蔬菜豬肉雞肉等等。低碳水飲食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減掉體內多餘的脂肪。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說,北方人以麵食為主,南方人以公尺飯為主。如果需要低碳水飲食的話,就需要減少主食的攝入。 少女sa嗡 奶類,脂肪類,動物性食物還有大部分的蔬菜水果 尤其是...

為什麼要繼續錯誤的稱醣類為碳水化合物?

feanaro 2020年,現在人們幾乎都用簡稱 碳水 了,這倒確實不存在音節的問題233 說實話我也被他們弄得很煩,明明高中已經講過叫 醣類 他們還非得稱 碳水 所以我找到了這個問題 有人說這種叫法是英語翻譯的,我倒是覺得可能是日語來的,因為將 碳水化合物 簡稱為 碳水 感覺不太自然,而日語恰好將...

高碳水化合物 低脂肪飲食真的是健康的飲食習慣嗎?

羊崽崽 健康是個性化的。不要走極端的方法都可以去嘗試。所以我認為過高 過低的都不好,遵循營養學家或者大資料給你總出來的平均值,在此範圍上下波動嘗試都是可以的。過高的碳水確實會給胰島 代謝等帶來負擔 過高的脂肪也可能會產酮過多。過量的去執行某種方法應該是鑽研和實驗者想去嘗試的,對於想健康的老百姓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