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了「好事」後內心反而覺得不舒服?會覺得很矛盾?

時間 2021-05-31 20:43:31

1樓:你個小渣渣

反著想,你做出這種選擇大概也是你雖然想做壞人但實在下不了手的結果,這是很正常的。平時胡思亂想或者對著別人指點江山都會覺得拿錢走很容易,但是真的做得到嗎?大部分受過良好教育又沒有那麼缺錢的人估計都做不到吧。

你之所以能做好人,也許是你就是下不了手做壞事的結果,你真拿錢走了現在可能更難受。

我有時也想坦坦蕩蕩地做個「壞人」,但就是做不到。現在我已經接受自己了,不求表揚,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做事只是求個內心舒暢而已。

2樓:Quintina

一千多塊錢而已!撿過兩次更大筆的,兩次都毫不猶豫的給送到她家裡去了。不是你的東西,拿了,也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失去其他的一些東西。

類似一句話怎麼說的?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類似於這樣的吧,表達能力不是非常強,湊合著看吧,自行理解)這跟什麼聖人不聖人沒有任何關係,完全在於自己有一顆什麼樣的心。

一千多塊錢拿了不會發財,還有可能損失信譽,更有可能對你以後的工作產生影響~~等等一些你看不見卻比這一千五百塊錢更重要的東西。

正所謂,天上不會掉餡餅。

3樓:鸑鷟

撿了一百塊,好爽的感覺,哈哈哈!!然後交給班主任了。第二天,丟了兩百,好幾天都沒見到公告欄上有我想看到的東西,發誓下次再也不充好人了!可下次呢,真會麼?

4樓:虛假人設

知道心理根由,就好走出來了。這是道德與行為的問題,我就從這個角度去說。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馮小剛主演的《老炮兒》,開場是個小偷偷錢包,拿完錢想把錢包扔了,主角看到了,並沒有抓他繩之以法,而是讓小偷把身份證什麼的寄回去。問:主角這樣做是善還是惡?

是好人還是壞人?

答案可以用主角的話說,這叫「理」。理應如此,就依理而行。你之所以上交,是因為你的本心覺得「理」應如此。而做完「好事」之後不舒服,是因為這樣做違背了你的私慾。

所謂有利於人,而毆打人,打人者是善,有利於己,而敬人,敬人者是惡。身份證銀行卡你拿了有毛用嗎?更不說有利於人了,這些「理」應讓其物歸原主。

重點是錢呢,這要看你拿錢做什麼。比如家裡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吃不上飯,或是你自己吃不上飯,拿吧。但題主的情況怕不至如此,也不提拿去做其他有利於人的事了,還回去就是最好的有利於人了。

聖人做了「好事」,從不覺得做了好事,我們所謂「好事」在聖人眼裡是「本就應該如此」的事,知行合一,自然而然,當然不累於心。你行動上交了錢包,私慾卻覺得不該交,放不下那些誘人的錢,又不敢拿,思想與行動的不統一,當然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認知失調,你的心情自然不爽了。所以你要走出來,要麼打心裡認可自己上交的行為應當如此,要麼就實打實地告訴自己下次遇到的話就拿錢走人,只要你真的是這麼想的,勿自欺就好。

你這次所付之於行動的一面,合乎「理」合乎道德,之所以不合乎你的心,不是不合乎你的本心,你的本心已經促使你去上交了,而只是不合乎你的私慾。愛財本是人性,愛財之心人皆有之,沒有善惡之分,惡人愛財而去搶,聖人愛財而去賺,聖人也是普通人,只是不被私慾蒙蔽,也不自欺欺人而已。

關於「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話是沒錯,但也應看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句話不是萬金油般隨便套的。聖人並不是背誦了所有的大道理,而是有了乙個思想核心,故能以不變應萬變,出口即是道理。

迷時人逐法,悟時法由人啊!

好了,說到底,不就1500嗎,去賺。

5樓:神行snail

道德本質是一種社會功利。拿部分的錢或者接受酬謝是最好的辦法。很多國家都有法律保證接受部分酬謝的權利。孔子也認為接受酬謝有利於推廣歸還失物的行為。

何況丟東西的人本身也應該接受些教訓。

6樓:

「如果你為別人做的事情帶一點兒私心,你就不會因為做這個事情而快樂。帶著私心的行善不僅對於幫助物件是無效的,對於行善者自身來說也是有害的,這種行為會使行善者總覺得委屈。」

7樓:

做都做了還有啥糾結的

這件事沒發生在我身上我也不知道我會選擇第二種還是第三種做法我不是小人也沒那麼高的思想覺悟

反正我選擇了什麼事後都不會太糾結灑脫點

(ω)ノ

8樓:

很簡單啊,既然題主提到「1500對我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那就想象自己是丟錢的那乙個好了。或者想象一下當失主拿到錢包時的表情。

——手機象徵性的畫個分割線——

儘管題主不讓誇,我還是想誇乙個:真棒。

高中時在網咖丟過一次錢包,600塊,兩周生活費。當回到網咖那小夥子問我是不是在找錢包時,我感覺整個人都要飛起來了。

9樓:夏天了沒

曾經馬虎把錢包落在了食堂,

慌忙的去到處找,終於問到阿姨說被別人撿到然後她放在了某個隱蔽的地方。

開心的拿到錢包之後,發現卡什麼的都在,然而裡面僅有的八十幾塊錢被人拿走了。

那是我剁手之後僅剩的飯錢。

10樓:小寶愛搖滾

換個角度說

其實就是樓主缺錢,等你不缺錢的時候,幹好事兒,哪怕是1W5也不會再難受了。

SO: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多賺錢,以後幹好事也不鬧心。

11樓:鹿鳴佳人

你真的覺得把錢拿走是現在很多「有素質」的做法?好的,這真是一則好的移民廣告。你真的覺得第二種做法是上帝給你的「大禮包」?但其實作為報酬上帝收走了你的本心。

好了,人在世間,追求享樂沒有什麼錯,但做任何事但求問心無愧就好。

12樓:

在讀大學生。

撿到過一部iPhone5 歸還。

撿到過一部三星S4 歸還。

撿到過錢包兩次,全部歸還。

是因為有錢麼?不是,我每學年都竭力爭取助學金,努力兼職。為什麼?

因為這樣做,我心安。胸中坦蕩蕩。

13樓:

說到底題主還是有一種不開心的糾結嘛,為了乙個虛名,而且是沒人知道的,也並不會有什麼道德優越感的虛名,導致自己放棄了唾手可得的1500元。

好多人在那兒說什麼不該拿的錢別拿,好人有好報之類的,拜託題主自己都說了他也知道這些,而且你想他都觀察過攝像頭了,至少也是個未遂吧,心情上真的會覺得自己是個好人麼。所以呢,說多少那些個話,這個不開心的糾結也不會得到緩解的。

所以你可以這麼想象一下:

1 其實這是XX電視台的實驗人性節目,專門為了看人們撿錢包會不會交公,你的行為讓你免於丟臉,恭喜恭喜。

2 其實這有可能是釣魚,你現在拿了錢包出了網咖門就被三四個社會青年堵了,不拿出個幾千不算了事,你的行為讓你免於破財,恭喜恭喜。

3 其實這個94年的青年是乙個小有背景的人物,你錢包還沒捂熱呢,人家就把你全家上下查個了底掉兒,敢動昧了我洪興XX哥的東西,一頓好揍是肯定的,你的行為讓你免於皮肉之苦,恭喜恭喜。

要注意我不是危言聳聽,上面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可能發生,而且絕對曾發生過的。

這樣想是不是好多了。

14樓:幽明

大學期間直到大三才有個人電腦而自己更喜歡去網咖玩遊戲,氣氛不一樣,也便宜,會員充五十送五十,折算一下來一塊錢不到(大一時一塊五乙個小時,大二開始兩塊乙個小時)…我想說的是大一軍訓期間我在網咖掉了乙個手機,而後四年裡,成功阻止乙個扒手偷手機,在電腦桌和椅子裡撿到過三個手機和乙個皮夾,都在第一時間提醒失主,或交到網管處,而我得到的唯一報酬就是…遊戲裡我經常能拿三殺乃至五殺!你說值不值~

15樓:酥魚

重點不在拿不拿,而是拿後你會不會處理接著來得麻煩;若果題主已經做好最壞被發現的準備,而且有能力處理得當,那為什麼不拿;若果心裡沒底,就當作沒看見就行了。

16樓:林涼

正常的,這事我也經常糾結。追逐利益是生物的天性,而人畢竟與一般動物不一樣,除了天性還有後天的教育。題主覺得自己的素質道德排位比較重要,所以選擇了全部上交。

可經濟利益在你心裡也佔據重要位置,所以滿足了自己素質道德方面的需求之後的心安以外還有經濟利益沒有得到滿足的失落。

不用想太多,按照你心裡的排名先後做選擇就好。

17樓:藍風

一邊是1500,一邊是自尊心。題主糾結了好幾天,說明你的自尊,當然只是說拾金不昧這方面的自尊心,基本和1500等價。這樣你就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的自尊【特指拾金不昧這一方面】非常廉價,從而又一次刺激了自尊。

解決方法,沒有。當你經濟實力提高之後,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存在了。一起加油。

18樓:我就問問為什麼

1,提高掙錢能力,到達1500塊也可以不屑一顧的程度,起碼要上十萬才考慮撿還是不撿。這個是逗的啦

2,年輕人啊,就是想太多。誰說不拿就是違背天性的事情呢,忽然想到居然扯到了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的事情上來,扯遠了。就那麼想想啊,很多時候,我們做出選擇其實是有原因,也是有的目的。

只是當時那個目的不夠明顯,或者原因被你忽視了。而這件事,如果是我的話,這樣選擇的原因是我受過的教育,而目的,用傳統的話說那就是:但求心安。

19樓:公尺籬

說到底是你不甘心,本可以但是卻沒有,不知道你當時會不會想過做一二的後果,我總是覺得人在做天在看,心裡過不去自己那個坎,所以真的是不敢

其實不管你選哪個都會後悔,買東西時糾結二選一,我通常是都買下或都不買,因為無論我選了哪乙個最後都會後悔

為什麼內心弱小的人反而會去傷人?

許鵬 這位朋友,你問的是兩個問題,不能混為一談。個體的懦弱和群體的邊緣性是不同的,前者涉及到個體與他人的關係互動模式,後者則屬於社會心理學的領域 針對弱小個體的傷害行為,不妨從自卑的角度去理解。 確切的說應該是因為自我保護欲吧,我有乙個同事,有一次在跟她聊天的時候我就順口說出了她在工作時表現的很強勢...

曹操做了那麼多的好事為什麼還有人黑他?

峰喻者 曹操脅迫天子,屠戮後宮,淫辱人妻,我覺得都沒什麼 最讓我不了接受的,就是他屠城 屠城,殺害的都是無辜百姓,而且他屠城甚至比蒙元 滿清那種帶走民族征服意味的屠城更可惡,因為後者很多時候因為異族的身份,遭受到被征服民族的激烈反抗,屠城頗有 立威 的意思,雖然可恨,倒也符合邏輯,而曹操屠城,純就是...

為什麼常常覺得不合群?

原來是鹹魚 這個問題就挺容易讓我抑鬱。我現在在培訓機構學習,我的同桌是個超級快能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常常顯得我這個人格外的孤僻不合群,每次她越過我和我右手邊的男生講話時,或者我右手邊那個男生越過我給她解答問題時,我就很尷尬,真想選擇乙個角落坐。以前我覺得如果我想去參與他們的話題肯定能參與進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