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追求快樂反而會讓你得不到快樂?

時間 2021-06-01 01:10:26

1樓:後素

對快樂的追求帶來痛苦。滅苦的方法是不再追求快樂。追求快樂就像有菸癮的人,他在染上菸癮前是輕鬆自在的正常人,染上菸癮後由於尼古丁戒斷症狀 ,不吸菸就難受 ,吸了煙難受就緩解了,人重新像正常人一樣自在起來。

吸菸並不能讓人自在 ,他只是先剝奪了人本具的自在 ,又靠吸菸把自在還給你,讓人形成吸菸帶來自在的錯覺。根據進化,人對痛苦的感受遠大於快樂,所以要麼不苦不樂,要麼一點樂很多苦。但人活著不追求快樂,又該怎樣活著?

2樓:遠寒

就我理解吧,「求快樂」或許是說去刻意為了得到快樂而去做某些事(照著老梗啥樂於助人啊,逢迎討好的),懷著目的就讓事情變得像是完成任務,或許會有成就感,但快樂吧。。。emmmmmmm

真正的快樂,是你自己覺得自己快樂。父母的一杯熱水,有時的嘮叨,或者是溫馨踏實的家,仔細回味,快樂其實還真是像作文裡說的無處不在。也許有人處在悲桑的境地裡,但別人的一句關心和問候,未嘗不可是一分溫暖。

那些說沒有快樂的人啊,愚以為可以刨根問底的想想了。

現在我在喝牛奶,我外婆倒的,熱的,我就已經很快樂。畢竟,人在,家在,國在。

玻璃心不接受反駁啦啦啦,人家只是回答個問題_

3樓:

因為不快樂的人的才會想要追求快樂,既然一直都是不快樂的,大概也是性格使然了,又怎麼會因為自己想要追求快樂了就突然改變性格了呢。而對於快樂的人來說,開心是他們的常態,根本不需要去追求。

為什麼放鬆娛樂時不快樂反而會焦慮?

簡單冥想 我們總是被限定在自己的思維框架下,認為學習工作就是在向上,放鬆娛樂就是在向下,如果生活裡全是向下的力,我們就會恐慌,無所適從,覺得自己是在墮落。我們從小被要求要這樣要那樣,要符合標準,不能特立獨行,我們被限定起來,用世俗的標準來評判自己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走出被限定的思維框架是很重要的...

為什麼有時候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反而會讓人覺得有聖母的感覺?

自我感覺良好。並無暖用。情商高的表現就是能進行簡單的換位思考,並快速的抓住對方的痛處或是逆鱗,進行安撫或是迴避。樓主只是單純的情商迸發而出了,並不代表自己是聖母。聖母設定是教育聖人,作為聖人的思想的啟蒙者。所以如果你沒有對他人的思想進行啟蒙,那麼並不能將自己設定為聖母。那麼思想的啟蒙指的是什麼呢?這...

為什麼天天擔心害怕失去你的人,最後反而會先離開?

禪意 沙盤解夢 心理動力學的解釋 主動的離開,主動的達成這種失去,可以讓自己脫離每時每刻都在折磨人的關係焦慮。這是一種孵化不良的行為模式。始於跟媽媽的分離焦慮。 宇宙嘉嘉 我很害怕上台演講,因為我上台之後望著大家就會說不出話來。說不出話就會陷入一種無聲的尷尬,在這樣的尷尬中我會回想起在台下我準備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