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發現抑鬱症風險是正常人的15倍,應該如何應對?

時間 2021-05-30 13:01:05

1樓:冬不拉

我是13倍,本來想將來去北歐留學,現在覺得還是去澳洲或者南歐吧,多曬太陽!多培養興趣愛好!抑鬱症畢竟主要還是和你經歷的事情以及環境有關啊,相信自己能處理好它吧!

2樓:楊海鵬

先說結論:接受這個事實,改變自己的解釋性風格。

根據題主的問題描述:抑鬱症風險是平常人的15倍,「之前也確實有長時間的心情低落狀態」,大概可以估測出題主是比較悲觀的。

根據馬丁·塞利格曼的理論,對事件的解釋風格表明了你是樂觀還是悲觀,而悲觀的人,更容易抑鬱。解釋風格包括三個維度:永久性、普遍性、人格化。

悲觀的人很容易認為發生在他身上的不好的事情會持續很久,甚至是永遠。而樂觀者則相信不好的事情總是暫時的。例如,我媽總是不理解我(悲觀者),我媽今天可能心情不好(樂觀者)。

永久性的解釋風格很容易導致無助和放棄。

悲觀的人很容易把發生在他身上的好的事情特定化,而把不好的事情普遍化、災難化,從而增大了壞事的打擊面。而樂觀者恰恰相反,樂觀者把不好的事情解釋成有特定原因的,而好的事情總會到來。同樣處於被公司辭退的情景,樂觀的人會認為自己不適合這份的工作,而悲觀的人會認為自己總是把事情搞砸了。

最後乙個維度是人格化,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樂觀的人會歸咎於外在的原因,而悲觀的人則會怪罪於自己。例如昨天晚上的球賽讓我又熬夜了(樂觀者),我就是個很拖延的人(悲觀者)。

解釋的風格決定了你看待事情是樂觀還是悲觀的。而通過有意識地改變解釋風格,可以學會樂觀,從而防止和免疫抑鬱症。正如馬丁·塞利格曼在習得性無助的實驗中的結論,一旦能戰勝無助,便能永久去免疫它。

恐懼的本身並不可怕,正如抑鬱症。可怕的是對恐懼的解釋性風格。用平常的心態去接受它,用樂觀的解釋風格去看待它,並在生活中持之以恆。

3樓:

這就是我為啥一直不去做基因檢測的原因,太容易抑鬱了。你知道了又改不了平添煩惱不是。除非有一天檢測出來還能附帶修正,那才有意義吧。

其實每個檢測拿到報告單的都可以把抑鬱傾向標高很多倍,這是必然的。

4樓:快樂的小青蛙呱呱

並不是因為提前知道了風險比別人高,就該害怕,就該擔心,就該不斷的問自己「該怎麼辦」

相反,正是因為對自身情況有了了解,就該更加對自己好,更用心照顧自己,更有信心也做足了準備去和未來鬥爭

你是幸運的,你還有機會照顧自己

5樓:sKaelthas

不要迷信…

首先抑鬱症的成因並沒有完全弄清,基因到底能有多大的影響還是未知數。

其次,目前這類商業化的基因檢測還是以娛樂為主,倍數什麼的不要太當真。

最後,如果你真的相信這個結果,請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情,畢竟目前看來環境因素的影響是大於基因的影響的。

抑鬱症會遺傳嗎? - 知乎

正常人裝成抑鬱症會被確診嗎?

我跟你賭五毛錢 我同桌說會的。雖然我同桌 怎麼說呢,老愛蒙我,但有的事情該相信還是會相信一小下的。他說有人做過實驗,只要測試的時候往嚴重的那個方向走,然後做那個什麼腦部CT還是什麼的,只要你進去的時候一直保持悲傷的情緒,是會被確診為抑鬱症的。 我 覺得挺容易的。我還掛的專家號。然後他問了我幾個問題。...

正常人可以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

布魯斯公爵 瀉藥。無條件的陪伴傾聽,杜絕雞湯。但是,如果那個正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最好別逞強。因為 我已經把我姐弄得不開心了。抑鬱症患者就是移動的負能量加油站,如果樹洞不能裝,還是別做樹洞了。 秋雪姬 不要刻意把他們當成病人體現出特別的關愛。盡量讓他們不覺得孤單,但是不要過多干涉他們的生活。理解...

正常人對抑鬱症患者都有些什麼偏見?

惑阿 矯情。無病呻吟。想太多。鑽牛角尖。可能聽過最多的話就是 我們都是像你這樣過來的都有不開心的時候還不是靠自己調節你怎麼可能會撐不下去呢 你生活得這麼幸福怎麼可能抑鬱呢 今日迷惑 這倆者有衝突嗎。 神眷戀 無病呻吟。你不是抑鬱症麼?你笑幹什麼?好玩,好奇,但絕不會理解。他會傷害到我。遠離。你家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