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理論主要有哪些?

時間 2021-05-29 23:16:57

1樓:鯨養想說啥

理氣二元論!

朱熹:天下未有無氣之理,亦未有無理之氣。

私以為,理氣二元論與知行合一是一體的。

理為知,氣為行。朱熹之言所表達的也恰好有合一之意。

兩者互為表裡,是中國哲學家對歷史本質與自我實現的探索。

2樓:林獺

這個問題有數種回答角度。因朱子之理氣系統,集漢儒的氣質學說、禪宗的即心成佛、張橫渠(張載)的「氣」以及更重要的——伊川(程頤)的性即理之大乘。拋開這些,只談朱子,大概並不 make sense。

本回答姑且認為讀者搜到這個問題時,已具備對宋儒以前中國哲學的籠統知識。

質言之,朱子的宇宙生成論和本體論,是理氣所合和,並將宇宙與人生自上下內外之各方面,加以展開。

第一義:發源自伊川之性即理,展開為統眾理於一理的、超越而自存永存的太極

第二義:就此太極之理不能皆為人物(being)所能實現(可譬之以康德的理性不能企及之「物自體」世界),以言之世界與之人物世界相懸隔。

第三義:就人物之氣各有表現、以致理有分殊,以言人物之性之間的差別。

第四義:更以「心」一義,綰攝理與氣、人與天地萬物上下內外者。

第五義:將此心之功能展開為未發之性已發之情,乃至才、志、意、欲等各方面說。

第六義:自此「心」之或覺於理而上通於天、或覺於欲而下溺於物,展開為人心、道心之別與天理、人欲之別;更以人心聽命於道心、以存天理而去人欲,為學聖之功(引入工夫論)。

第七義:將學聖之工夫,展開為動靜內外、齊頭並進之主敬涵養省察格物致知等各方面說。

以此七義循序漸進,輔之以孟子心性、張橫渠、二程尤其程伊川、及禪宗知識,朱子思想遂略通矣。

3樓:萃豐

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

——朱熹《朱子語類》

朱子在「理」之下設一「氣」者,理居於形而上的地位,氣基於形而下的地位,「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故,是朱子的宇宙生成論應當是乙個三元但有降冪關係的邏輯結構:

理→氣→(流行、發育)→萬物。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朱熹《大學章句補格物傳》

朱子雖然說「萬物之理具於吾身」,但在操作上要人「即物而窮其理」。這一「即」字,就是要人跳出身外,向身外求「理」。因此,朱子的本體論邏輯是「心」統攝「理」、「理」再「分殊」;在實踐論上卻變成了,先「即物」窮理(先「分殊」),然後「致知」(再知「理」),日積月累「豁然貫通」(再貫於「理一」),最後才達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最後圓融於「心」),過程上正好相反。

因此,朱子的實踐論是乙個從區域性到整體、從外到內、從物到心的工夫,終極目的仍然是圓融於「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

4樓:臥看游絲

朱子是個很神奇的人物,他有點像西方的亞里斯多德,啥領域都插一腳,著作等身已經無法形容他了,他幾乎涉及所有中國古代的學術領域,並且有比較獨到的發揮。而且從朱子大膽懷疑卻又切實求證的精神,以及他對於宇宙人生的理論興趣十分濃厚這兩點來說,我認為如果不是生活在古代中國,他會是一位科學家,以物理學家的可能為大。宋元學案這麼評價朱子,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我覺得非常確切。

所以,作為乙個別說朱子全集沒看過,連朱子語類都沒看完的人,新年第一答來介紹他的理論,有點惶恐。題主的重點在理學,那關於文學史學之類其他學問我就不提了,就簡單說一下我對於朱子理學的理解。拋磚引玉,有以請教方家吧。

朱子理學上承北宋五子,主要是二程,更主要是小程,這個我就不提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他和呂祖謙合作寫成的近思錄。理學主要是補全了儒家在本體論方面的缺失。先秦儒家更像是政治學和倫理學,在哲學的層面非常欠缺,對於怪力亂神又存而不論,所以在東漢末年以來的佛道兩家的衝擊下逐漸式微。

雖然儒學仍然是官方正統,卻難以收拾人心,上到皇帝下到販夫走卒求神拜佛的多,信奉孔子的少。從唐代韓愈開始倡道統,就開始和佛家搶生意,到北宋,再到南宋朱熹,終於通過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方式,把儒家的哲學體系徹底建立起來,完成了儒學在當時的現代化,重新煥發出動人心魄的生命力。

朱子的理學,從本體論上一句話,無極而太極。可以理解為無極就是太極,或者太極是無形而有理的。太極是至高的道,也就是天理。

這個天理是無形的,是乙個規律,所以也就是無極。這是化生宇宙萬事萬物的終極源泉,那個絕對的一。太極動而生陰陽,化萬物。

那個動的物質不是天理,而是氣,氣化流行,成就萬事萬物。那為啥說是太極動呢?因為理不離氣,也就是理不是單獨存在的虛空規律,而是蘊含在萬事萬物中間的。

可以理解成氣就是物質,理就是精神,理不離氣,理先於氣。

具體到人,也是由氣構成的,當然人也有理。所以人性分為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天理就是人的天命之性,這個性是和天地大道統一的,是聖人和凡夫一樣的。

也就是每個人成聖的依據。而氣分為比較純粹的,和比較駁雜的,其中駁雜的一部分就是人欲。朱子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欲就可以理解了,並不是要人滅所有慾望,而是滅掉那過多過濫的駁雜的慾望。

正常的慾望是不需要滅的。人心是能動的工具,通過心,理和氣會反射成性和情。從本質上來說,理是純善的,氣是有善有惡的,人就是善惡夾雜的,但是因為天理是至高的,所以善是人最根本的性質,而人欲則是後天的雜染。

這裡,就把人生和最高的宇宙論用理氣二元法給統合起來了。

至於工夫論方面,是格物致知。格物為至物,就是接近事物,體會事物。萬事萬物都可以格,因為萬事萬物都有天理在。

朱子做過萬川映月的比喻,雖然這個比喻最先是佛教的,但是也解釋了理一分殊的道理。還有個更精確的比喻是春種一粒谷,秋收萬擔糧。萬物的天理與我本心天理相同,所以,可以通過格外物,而致我知。

然後就是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朱子的工夫論,在四書章句集注的大學篇裡幾乎已經說盡了。而大學很短,一看便知。

再具體一點的,朱子語類,朱子語錄等等,裡面有挺多。朱子說得很細,不過語錄體的書需要觀全域性,抓住一兩句話死摳,只能越來越偏。

綜上所述,朱子的學問,補充儒家的本體論和工夫論,將儒學的理論大廈徹底建構起來,還是成就很大的。後世所有服膺儒家的讀書人,幾乎沒有人不受他影響。

更新:最近重看楊立華老師的中國哲學史,有些東西補充一下,就當作筆記了。

關於體用:中國的語言相對含混,而理學的哲學體系其實非常精密,所以要用含混的語言表達精密的思想,有時候難免讓人錯亂。體用關係就是乙個。

朱子的體用關係論受到過很大的爭議,他寫《太極圖說解》,將體用兩分,在當時就受到了幾乎所有思想家的反對。所以,朱子的體用理論和其他理學家的體用理論是不太一樣的。小程子說過,體用一源,顯微無間。

這在南宋就被推為至理,而朱子認為當時過分強調體用一源,太過於含混,甚至走向了庸俗化,所以他要破這種陳見。這是朱子論體用關係的乙個背景。

朱子總體上認為,體就是事物的道理(應然的,合當的),是其內在的可能性。而用,則是將這種可能性的落實,是這種道理的施行。從時間上來說,體是現在存在的狀態,用是未來變化的出現。

從互動性來說,體用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就陽來說,陽就是體,陰就是用;就陰來說,陰就是體,陽就是用。

朱子反對虛懸乙個本體,一旦落實到實處就變成用。他反對只有絕對的形而上才是體。所有稍下一階的理都是用。比如仁義禮智信也是體,不僅僅是那個寂然不動的「誠」才是體。

朱子反對的並不是「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而是反對當時的人對這個的解釋。他認為,在每乙個道理的層面,體用都是結合的。有一用必有一體,用的轉變,也會導致體的些微變化。

體的這種變,不是說其實體性的轉變,而是其展現的角度的變。他認為,這才是更加一貫的體用一源,那個虛懸的本體反而是體用兩分的。朱子強調的是平衡對稱的世界觀,他要破除那種奇零的世界觀。

最重要的就是萬事萬物都是有相對的,相互作用的。所以朱子的體用關係是和其整個世界觀相輔相成的。

稀土主要有哪些用途?

EASYTO易塗 稀土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中國 包頭稀土產業 國際 論壇上就亮相了7款稀土應用新產品,可以 點土成金 的輕稀土釉料 讓手機照相更清晰馬達黑科技 基於稀土鎂基儲氫材料的固態儲氫技術 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的高效能稀土快淬磁粉,這些由業內專家推選出來的 好產品 新應用 代表...

遠視主要有哪些症狀特點?

優醫佳視光中心 輕度遠視通常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中高度遠視由於看遠和看近都要動用調節,會出現視物模糊 眼球痠脹 視疲勞,甚至是內斜視等症狀。 張巨集 生活中,我們身邊通常會有這樣的人,他們看近處的物體會比較模糊,但看遠處的物體卻會很清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遠視眼。一般來說,老年人是比較容易患有遠視眼的...

地藏菩薩主要有哪些經典?

大正藏第 13 冊 No.0412 地藏菩薩本願經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舉身自撲,支節皆損。左右扶侍,良久方穌,而白空曰 願佛慈愍,速說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將死不久。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 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即歸其舍。以憶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