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不是一種欺騙?

時間 2021-05-13 02:06:38

1樓:dingzi

先不說尼采,太廣闊。

簡要地回答:藝術就像做夢。夢裡可能有你想要的,但在現實世界裡還沒有的。

所以會有費里尼的名言「夢是唯一的真實」。很多藝術家也都認同這句話。

有很多在現實世界裡還不能實現的想法或願望,可以用藝術創造來實現。

藝術是一種實現個人價值觀的方式。這種方式和用金錢、物質、工作的方式是一樣的。只是藝術可以達到精神生產的最高端別。

藝術的盡頭確實是哲學了。

2樓:鏡YOUNG

尼采原著提到「日神」概念的書我記得沒錯的話應該只有《悲劇的誕生》,所以題主所說的「讀過尼采的很多本書,對他的日神精神讀過很多」可以理解為:讀過關於尼采的書很多,它們中很多提到「日神」?或者讀了《悲劇的誕生》「日神」的片段很多遍?

「生活不能細究,得用藝術的形式表現,這樣的生活才值得一過?」原文大概是:作為一種審美現象的此在才是合理的。

認為生活不值得過是這個邏輯鏈的中間一環,不知道你意識到沒有。更重要的是,把此在作為審美現象來看。那就是酒神精神了。

這個問題和日神其實關係不大。日神其實要應用在你的生活裡,是讓人生變得光輝。日神精神表現的是慾望的充盈和正確性。

你可以好好努力,面對生活,用自己的能力滿足各種實在慾望,或者直接意淫,都能達到獲得日神精神的效果。跟藝術沒直接關係。

「這種想法怎麼理解?」你這種想法可以這麼理解:你不夠聰明,不夠聰明到歪曲原著。

你感受力太差,對生活感觸差。你不懂藝術,雖然我不承認藝術這個詞可以單拎出來說。而且我說的這些問題這麼明顯你自己卻沒發現,這說明你思維僵化。

「這種想法怎麼實現?」雖然你的理解不對,但是要實現用藝術表現生活(這和活在藝術裡不一樣),我理解的是你想問乙個和創作有關的問題。但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問這個。

3樓:

沒讀過尼采,但認為這句話是道理的。

欺騙是淺層目的,也是一種技術手段,最終目的是實現表達。

不太擅長車軲轆話,舉兩個例子吧。

魔術的視覺誤差和可變道具。即通過欺騙的手法,讓你產生哇這麼神奇的驚嘆心理。魔術的手段最為直接,也就最容易拆穿。

人們理性上相信那是假的,那是技術高超的手法,但感性上都會有乙份獵奇或驚奇感支撐。這個感受就是魔術的目的。

相聲的學,講究像不像三分樣,就是要保留這種欺騙的皮相。你當假的看,我當假的演,更容易製造和引發矛盾笑料,也更容易進人物出人物,降低了代入感,也降低了帶入劇情的負擔。這是相聲的優點,也是相比於其它文藝形式,相聲更難承載深度題材的乙個重要原因(當然還是能做到的)。

相聲表演總有個尺寸的要求在那兒,過了也就不那麼對味了。

落到生活上,其實挺簡單,人生在世全靠演技就是這個道理。你有乙個理性的精神核心,它時刻告訴你應該怎麼樣,同時有乙個感性的精神核心,它總想捂住理性的嘴巴,告訴你它想怎麼樣。理性勝出,你做你認為應該做的樣子,是演,感性勝出,你要表達出情緒,不是演。

感性勝出,但同時,你用理性分析出實現感性表達的途徑,通過一系列的理性表達來實現感性的目的,這就是藝術。

聰明是不是一種錯覺?

花生Peadar 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結論是差距確實存在,不是錯覺。個人認為原因有二。其一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思維方式的形成因素很多很雜,最終的結果差距也非常大。比如文科理科.其二便是馬太效應 強者愈強 弱者愈弱 一旦某些孩子在在一開始領先其他孩子一點點,他會越來越自信,然後差距越來越大。因此一般聰明...

旅行是不是一種病?

往後餘生 旅行,不是一種病。不是古語云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的時候,人是放鬆的,許多平時看不到的點或者事情,都會從中找到。相反,旅行不是一種病,反而是療傷治病的良藥。多看看,多走走,增文博識,心中的路就有千萬條,何必執著於一隅 遠方的雲2017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你怎麼看了。我喜歡旅行,...

噓寒問暖是不是一種虛偽?

鋼鐵硬漢 男女朋友相處時間久了,這個噓寒問暖成了一種習慣。這不會跟開始認識的時候,得到這些問候會覺得很開心很激動。時間久了,男孩子或許對你關心沒這麼多了,可是他心裡有你何必在意呢?每個人都需要一點空間,這注意力不會全部在你身上啊!最重要的還是平時的溝通,這個不能少 一無所知 如果是男女朋友,互相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