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語言用 IPA 裡的清音字母表示濁音

時間 2021-05-30 18:14:51

1樓:清瀾啟婉

有乙個現象就是,很多畏兀兒語裡面來自俄語的藉詞俄語詞尾的濁音要清化於是詞尾的v變為f 而畏兀兒語裡面固有詞沒有f這個音這個音在口語裡面變為p 所以可能會寫作p

然而很多時候畏兀兒語口語裡面的實際發音是「w」,所以就會有寫p讀w的現象

ps畏兀兒語曾經使用過拉丁字母書寫

現在民間的拉丁字母書寫的畏兀兒語中,這類詞詞尾是寫作w的再有就是,畏兀兒語裡的「h」其實是個濁音(在母音之前),但是寫作清音因為濁的h很容易被感知成零聲母,所以會出現來自「海珊」的人名被翻譯成「玉山」 的現象orz

2樓:李溯本 Unancha

克丘亞語的塞音,按發音方法分為簡單塞音、送氣塞音、擠喉塞音三種,按理說都屬於清塞音;

但其中簡單塞音在緊接鼻音後面時,有可能發得比較偏向帶音塞音,也就是俗稱的濁化——

克丘亞語 → 西語音譯

tanpu → tambo(旅館、營地)

panpa → bamba(平原),雖然第乙個 p 位於詞首,但也被西班牙人記成 b 了

anti → ande(東)

anta → anda(銅)

kuntur → cóndor(康多神鷲)

inka → inga(印加,少數現象)

yupanki → yupangue(尤潘基,少數現象)

mink'a → minga(合同制勞動),雖然 k' 讀擠喉塞音 k,但也被西班牙人記成 g 了

因為克丘亞語沒有帶音塞音這種音位,所以簡單塞音就可以往帶音塞音上跑偏,是一種自然的濁化,也算跟更清的送氣塞音、擠喉塞音增大區分度;

同理因為克丘亞語的母音只有 a、i、u 三個音位,沒有 e 和 o,所以你看西語音譯的時候,即使並不存在垂音對母音的影響,i、u 也照樣有發得較低而被記成 e、o 的情況;

我主要就是想說:克丘亞語在清音濁化時,字母也仍然寫的是原先清音的字母,從音位上說,根本就沒必要把濁化現象表示出來,純粹是西班牙人對清濁過分敏感了!

更新:魔改一套克丘亞語正字法

簡單塞音:p<b>,t<d>,t<j>,k<g>,q<q>

送氣塞音:p<p>,t<t>,t<ch>,k<k>,q<x>

擠喉塞音:p<b'>,t<d'>,t<j'>,k<g'>,q<q'>

擦音:<-p>,s<s>,?<-t>,<-ch>,x<-k>,χ<-x>,h<h>

鼻音:m<m>,n<n>,<>,~<-n>

通音:<r>,<ll>,j<y>,w<w>

母音:a<a>,i~e<i>,u~o<u>

注意一下字母 q 的用法就行了,主要是為了解決標準克丘亞語太浪費通用字元的問題~~

李溯本黃聖雅

3樓:北關路路西

英文裡的「x」勉強算乙個吧。

字母「x」在IPA裡是[x],當然這裡只是用了同乙個字母,實際發音不一樣。

而英文單詞「example 」的發音是

/g'zɑmpl/,這裡的x讀的是濁音。

或者再勉強一點,th讀的時候也算吧。

國際音標裡用小圓圈表示的清音和用不同符號表示的清音有什麼區別?

李溯本 Unancha 本質問題還是常不常見 實不實用,你看近音的符號,有些跟帶音擦音分開了,有些還共用乙個,弄這樣的半吊子工程還不如乾脆不給那些不常見 不實用的音素單獨設立符號了,塞擦音 送氣塞音還沒輪著單獨的符號呢,清鼻音什麼身份就想越級?咱找一列比較齊全的來說吧,牙音 velar 單獨的符號有...

為什麼同樣使用繁體字,台灣用 裡 而香港用 裡 ?

John 說 裡 端莊大氣的,你怎麼不說 裡 和 表 的結構一致?表 和 裡 本是一對鴛鴦字,二者都和衣服有關,外表內裡,把 裡 寫成 裡 你讓 表 情何以堪?這不是生生拆散一對鴛鴦字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有問題,為什麼 同樣使用繁體字 字形就要一樣?繁體字的粗略定義應該是 未經簡化改革的字形 那...

程式語言用let等關鍵字宣告變數有什麼好處?

方應杭 如果沒有 let var,你如何得知 a 2 是在宣告 a 還是在對已有的 a 進行賦值呢?你不得不通過其他的特性來消除歧義。 望山 主要是用來明示這個地方你打算引入新變數,而不是使用前面 包括上層函式或全域性 已經出現過的變數,主要是給人看的,順便也能減少電腦進行語法分析的工作量。強型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