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至尊,不怕重蹈袁術的覆轍嗎?

時間 2021-05-11 22:58:24

1樓:成剛

至尊這個稱呼,多出於對話或者所謂的書箋之中。周瑜傳和本傳裴注江表傳引用的臨終書信都截然不同,真假難辨。不如直接來說說這些個所謂的對話。

臣以為孔子稱"文勝質則史",凡為史者記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則比魏武於高、光、楚、漢者,史氏之文也,豈皆彧口所言邪!

臣松之以為史之記言,既多潤色,故前載所述有非實者矣,後之作者又生意改之,於失實也,不亦彌遠乎!

司馬光和裴松之這兩個自己搞史書的,自己都這麼說史書中的對話。

然後不如再看看吳志中其他記載。

瑜上疏曰

周瑜病困,上疏曰

皎得書,上疏陳謝,遂與寧結厚。

後羽討樊,留兵將備公安、南郡。蒙上疏曰

孫權此時可沒封王稱帝,吳志中各種上疏。

峭王問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為單于;今曹公復言當更白天子,假我真單于;遼東復持印綬來。如此,誰當為正?

"招答曰:"昔袁公承製,得有所拜假;中間違錯,天子命曹公代之,言當白天子,更假真單于,是也。遼東下郡,何得擅稱拜假也?

"忠曰:"我遼東在滄海之東,擁兵百萬,又有扶餘、濊貊之用;當今之勢,強者為右,曹操獨何得為是也?"招呵忠曰:

"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伐叛柔服,寧靜四海,汝君臣頑嚚,今恃險遠,背違王命,欲擅拜假,侮弄神器,方當屠戮,何敢慢易咎毀大人?"

封拜官職,應為天子許可權,即使權如曹操,也不過在建安二十年才能承製封拜諸侯守相。孫權在封王之前,吳志卻記載各種拜官。猶如前面的上疏,至尊一樣可笑。

究其原因,應該是吳國在官修史書吳書中就是這麼記載的,畢竟孫權作為開國之君,勢必在史書描述中,是作為皇帝對待的,用詞也是皇帝的用詞。而陳壽撰寫三國志,必然多依吳書。吳人在吳書中孫權稱帝前給他安了乙個至尊的稱呼,而陳壽照抄罷了,應當不是當時的實情。

2樓:徐龍眼

孫權稱至尊,本是無奈之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和袁術稱帝有本質的區別。

糾正乙個看法,認為孫吳和漢沒有關係,只有他稱帝才是篡漢。

而我們的看法恰恰相反,只有孫吳才是一直維護漢朝正統到最後的,而不是權臣當道的魏和小人得道的蜀。

有人不信,

先說個考古事實,建安年號用的最晚的是東吳,用到了建安27年。

即魏的黃初三年,蜀的彰武二年。

就是這樣,再過了6年,229年孫權才稱帝。

意味著什麼,魏篡權十年,如果孫權再不稱帝,東吳的政權無法名正言順了。

相比而言,曹丕的蠻橫舉行禪讓,劉備的獻帝還活著不去報仇而是自己稱帝。

這才是真正的強盜小人嘴臉。

回顧孫堅、孫策,乙個破虜,乙個討逆。

這才是大漢的精神延續啊。

3樓:

關起門來自己玩玩,和公開僭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孫權的部下稱呼其為「至尊」,孫權也安然接受,無非就是找找身份上的優越感。說白了,就是想搞搞類似帝王的特殊化,但是又不敢公開稱王稱帝,於是只好用個其他稱謂來自我滿足一下。

對外還是大漢的討虜將軍嘛,關起門來自家人玩玩即可,對外還是不能亂了綱常的。

孫權稱至尊為什麼沒有人指責他是僭號?

相信孫權和諸葛亮有良好的關係,漢國內部確實有不承認吳國皇位的意見,但諸葛亮擺平了 明面上還是以 孫權有罪,但暫不追究 的名義 漢 吳達成二帝國並立的協議後,兩國相互承認對方皇帝地位,且共同不承認北方曹氏集團,約定北伐逆賊,並且分割其領土。曹家只不過是佔據漢吳兩國土地的非法勢力。而北方的曹家政權,則自...

孫權稱帝時順利嗎?有反對的人嗎?

古陵 孫權據有江東,以歷三世。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孫權稱帝是沒什麼大的反對聲音的,就算有,也沒人那麼不識實務。劉備想給自己上個漢中王,結果費詩反對,被左遷了。後群臣議欲推漢中王稱尊號,詩上疏曰 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羈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

為什麼孫權不採用魯肅 甘寧的入蜀策略

心月狐 水平有限罷了。建安五年小霸王歸位,柯基上台,整頓內務 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 程普 呂範等為將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 諸葛瑾等始為賓客。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建安八年開始搞事,一直搞到赤壁前夕 八年,權西伐黃祖,破其舟軍,惟城未克,而山寇復動。還過豫章,使呂範平鄱陽,程普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