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三角經濟一直很發達,但吳語方言流行度卻在方言裡不高?

時間 2021-10-20 02:25:09

1樓:不會吧白岩松

吳語區不像粵語區,有乙個絕對的中心點-廣州城。吳越之地經濟文化強的各城誰也不服誰,誰都沒有絕對的領導力,經濟文化落後的地方,與主流片區的語音腔調又相去甚遠

2樓:獨倚明月高樓

打壓的厲害啊。上世紀90年代上小學的時候,學校已經把說方言作為「不文明行為」了。後來本地最大的報紙,公然發表文章表示本地方言沒文化。

本地人互相之間打招呼用方言,被路過的外地人指著鼻子罵排外到後來兩個本地人打招呼只能先普通話然後聽出很淡的口音(本地人普通話很標準)後才敢偷偷的說本地方言。為什麼流行度不高?不敢啊

3樓:深海

簡單來說就是用進廢退。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的,交流的效率決定了語言運用的優先順序。

1、吳語發音用詞的地域差異顯著,跨地域交流並不順暢。吳語沒有類似普通話一樣的語言標準體系,當地話主要以縣域來區分,已經有了普通話作為跨域溝通的語言工具就沒有吳語統一標準的必要。吳語區內的鄉音繁雜,大多以縣為界,各縣域的用詞發音一致性並不高,大部分情況下縣域內交流還行,但出了縣域各自能聽懂或者接近聽懂,沒有了一致性的語境,你說你的當地話我說我的土話會很彆扭,溝通不如普通話方便,普通話的一致性優勢更利於溝通交流。

2、現代語言教育用的是普通話,閱讀學習的語境一定也是普通話,所以除了當地人在當地日常生活場景用到當地話外,溝通交流業務普通話反而更直接,明顯優於當地話,而且不少現代詞彙用吳語表達會感覺彆扭和生硬,在說當地話時會順嘴切換成普通話來表達。

3、吳語區內經濟活躍,南來北往的各地人員交流頻繁,客觀上更需要普通話普及和使用。

4樓:饕餮

外來人口多再加上太平天國的影響,蘇南,皖南很多吳語區城市被屠城,人口銳減,比如皖南宣城本來方言應該是吳語,但是太平天國後人口銳減,來自湖北江西等地的移民進入,讓官話成為主要語言,原本說吳語的人也受到交流上影響開始說官話,其他地區也差不多。導致說吳語的本地人很少了,大多數都是官話區的移民。

5樓:

因為說方言就是不文明,方言是土話,講了就是歧視外地人。說普通話,做文明人。吳語區城市外來人口以非吳語人士為主,在學校說了要扣分,工作中說了要投訴。

現在我除了在家和家人說方言,在外基本以普通話為主了。你跟人家打招呼,人家以為你在罵他,人口早就倒掛了,還談什麼方言呢,吳語基本就是滅亡過程中了,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6樓:抽象文化終結者

某種程度上因為大眾對方言劃分的認知和學界很不一樣。

像是「閩東方言」、「膠遼官話」、「太湖片」等術語,很多人並不熟悉,乙個不深入了解過漢語方言的人,對漢語方言片區的認知是這樣的:

第一類方言:以「大區/省」+「話」命名,如東北話、四川話、廣東話、山東話。

第二類方言:以大城市+「話」命名,如長沙話、武漢話、天津話。

第三類方言:以更小的方言點命名,如江陰話、瀏陽話。

對中國相當大一部分人來說,根本沒有「吳方言」、「吳語」這個概念,他們當然知道上海話是有一定影響力,然而其他的吳語縣市如杭州、蘇州、寧波的方言對他們來說屬於和上海話平行的另一種方言,「上海話」、「蘇州話」、「寧波話」、「溫州話」等等最多會被籠統地歸入「江浙那邊的人說的話」這乙個範疇中。

7樓:1603

文化、藝術來自於生活。吳語在文藝方面幾乎沒有流行度,恰恰反映了在相當一部分吳語區,吳語在社會生活中的流通度已經退居於普通話之後。

8樓:常笑的文藝青年

江蘇的乙個地級市範圍內三四種方言,無語方言能流行個錘子。說的人多,大部分人能聽懂的才能流行。比如東北話流行三個省,老家隔千里互相見面都喊老鄉。

9樓:

浙江人來回答,早在我幼兒園02年的時候就開始打壓方言實行全民普通話普及了,在幼兒園不允許孩子說方言,小學直到高中老師的普通話都是很OK的(相比川渝等地區)。川渝地區那時候什麼情況,我母親去四川的高中考察,連老師上英語課都普通話方言並用,連老師都說不好普通話學生怎麼可能會在生活裡使用普通話呢?這是第乙個原因,在浙江,普通話的普及程度和普及質量都很高。

(極端的推普有不好的地方,會導致我這一代人有些母語的缺失,但對城市發展的好處很好啊,普通話讓地方對外來人口的包容程度扶搖直上)

第二個原因也是第乙個原因造成的,我們現在基本只和家人說方言,正因為現在外來人口較多,我們基本一出門都是說普通話(生怕別人聽不懂),哪怕是和學校的朋友們因為從小在學校就不怎麼說方言,自然而然普通話成為了主流。

第三個原因是題主的問題,經濟發達為什麼吳語流行度不高,只是你沒接觸到吳語的圈子,浙北富裕,幾乎沒什麼人會出省打工要麼就是去上海(而且去了上海也不一定用家鄉話交流,吳語還分好幾十種呢),很少出省發展的人群,吳語自然也走不出省,也沒必要走出省,浙北地區從沒和閩南一樣搞個閩南語等級考試的為什麼呢??本省幾乎沒人聽不懂普通話,自然就不需要吳語了,讓外省來的新浙江人沒必要學習我們的語言難道不好嗎?都是中中國人會說普通話就行了難道它不香嘛?

10樓:小八哥LeeSIR

人口輸出多的地區,方言流行度更高。反之,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傾向於呆在本地,外來人口多,這樣反而會稀釋本地人口,使方言退化。再加上眾所周知的推普機

11樓:TM虎門

經濟發達並不意味著政治地位高,傳統中國北方一直是主流,政治地位高啊,別噴,就是現在別看經濟方面北方就乙個北京,但是全國都得學灤平話

12樓:你是個東西麼

提問者似乎連相關概念都沒有弄清楚啊

長三角≠吳語區(南京,合肥等)吳語區≠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江西上饒,浙江麗水等)經濟相對發達≠方言流行度高(山東青島煙台威海,閩語區廈門等)

方言流行度高≠經濟相對發達(雲貴川,東北等)所以吳語流不流行和具體城市的經濟幾乎沒有正相關關係

13樓:indie2

為什麼長三角經濟一直很發達,但吳語方言流行度卻在方言裡不高?

借香港發達娛樂產業粵語廣泛流傳,東北話也因春晚傳播甚廣,近些年四川話也隨著川渝經濟騰飛而活躍起來,但經濟一直很發達的長三角地區的方言為何一直影響力不大呢?

RE:漢語各地方言除官話方言,只有粵語曾經一度有那麼一點影響力,但也遠未到廣泛流傳。而東北話四川話本身就是官話方言的分支,借助與中國法定通用語普通話的親緣性,在一定程度上有那麼點影響力。

畢竟全中國14億人,但從人口比例上來說都沒有那種方言有挑戰性的影響力。網路時代一台電腦一部手機都可以變成n個馬甲把乙個人的觀點放大到一群人的看法再誇大到社會共識,所以所謂的影響力也就自說自話罷了。

14樓:噢噢噢哦哦

因為總是有很多人以講方言就是排外的名義要求我們不要講方言啊看看知乎其他問題就知道了

更新幾句話吧。

因為我們的語言在全國範圍不受大多數人的喜愛。

就拿我寢室來說,受港劇和粵語歌影響,室友一說粵語大家都很感興趣,四川話好懂又親民,室友一開口大家爭相調笑,東北話春晚寵兒,兒化音不要太魔性,廣西表妹很搞笑,一開口大家馬上模仿。

只有我一說吳語,室友感慨,媽呀好像日語聽不懂,然後興趣缺缺的走開了。

我相信我不是個例。

長三角的經濟挑戰是什麼?

迷之自信,缺乏危機感,沒有戰略遠見,後發力量薄弱,追趕能力不行。東南亞可能興起,不亞於印度,加上中國南方,這裡擁有超越全球一半人口,教育水平稍微上來之後,能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包括程式設計師。珠三角若掌握全球一半人口以上經濟,跟長三角有得一拼。長三角優勢在哪?歐美日集中全球一半以上資源,包括金融...

為什麼長三角與珠三角之間的軌道運輸這麼不發達?

以我在廣州讀了四年大學的感覺說的話,在廣東的江浙人不多,沒有這個市場需求,兩地的經濟結構導致其間的互補性不大,所以流動不強烈。 張嘉煒 修改下。鐵路運輸而言貨運的意義遠大於客運,而且重要的是客運不賺錢啊,反而在虧錢。上海到廣州的大宗貨物直接走海運,其成本遠低於鐵路運輸。以前客貨共線的時代裡從上海坐車...

為什麼珠三角的每個城市都有城中村,長三角的城市比較少?

不不不,長三角也有城中村,只不過名字不叫 城中村 我們習慣稱之為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 木瀆古鎮 惠山古鎮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 橋西歷史街區 你看,有文化跟沒文化就是不一樣,化妝跟不化妝就是不一樣,會經營跟不會經營就是不一樣。 這真是知乎兩年來難得的好問題。沒太想好,但應該跟本地人口從事急劇發展的小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