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嗔 ?形成 嗔 的原因是什麼? 嗔 會促使什麼意行,口行,身行?如何熄滅 嗔 ?

時間 2021-06-02 15:42:44

1樓:「已登出」

嗔既喜怒哀樂的怒,形成嗔的原因是人心的好噁分別,仔細想想,當你腦袋想恨乙個人的時候,如果沒有內心的厭惡你是恨不起來的,而當你內心感到憤怒感到厭惡的時候,欲殺之而後快的時候,腦袋想不怒也是不行的!

所以嗔的原因是內心的惡「(wu)」!嗔會促使什麼?輕一點的腦袋裡殺你千百次,重一點直接粗口罵你,再重一點直接拳頭問候你,所以是身口意三者皆有,只看輕重緩急!

如何熄滅?呵呵,抱歉,永遠沒有辦法熄滅,因為能怒的那個正是你的本來面目!他是殺不死的!

就像大海,狂風大作,你要把他壓制下去是不可能的,那是違反自然的!而且靠壓制,永遠不可能獲得和平與安寧。

所以古聖賢沒有一本經典是讓你壓制自己的喜怒哀樂,壓制自己的本性!

《金剛經》整本書說的什麼?「關照實相!」

《心經》整本書說的什麼?「關照實相!」

《楞嚴經》七處徵心徵的什麼?「道心,道心既實相!」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說的什麼?「道體,道體既實相!」

《大學》明明德說的是什麼?「明心,明心為見性,性既實相!」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可見,古聖賢說人可不可以有喜怒哀樂?可以有!

《心經》說觀自在,觀什麼自在?觀五蘊,五蘊是什麼?身中各類感受,喜怒哀樂是不是感受,當你生氣想打人罵人的時候,那個不能自已的感受,處於喜怒哀樂在發之時的那個感受,讓其自在,完全的接納他,完全的接納那個感受,不對那個感受新增一點點的好噁,只是靜靜地感受他的存在,讓他自由的在你的身中執行,這個就是《中庸》所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就像大海一樣,你是不可能讓他不起風浪的,你能做的就是關照實相,和感受和平共處,這是解脫的唯一辦法。

觀自在!

2樓:於此相逢

七處善是對五蘊的七種性質善加知解,或許題主是由此延申出對「瞋」也要善解七門?

瞋作為根本煩惱心所的一種,從五蘊的體系講是包括在行蘊中的。《大乘五蘊論》:

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

云何名為諸餘心法?謂彼諸法與心相應。彼復云何?

謂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痴善根、精進、輕安、不放逸、舍、不害。

貪、、慢、無明、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

是諸心法,五是遍行,五是別境,十一是善,六是煩惱,余是隨煩惱,四是不決定。

所以能夠七種如實知行蘊,就能七種如實知瞋。具體以前回答裡說過,不贅述。

至於說什麼是『嗔』?形成『嗔』的原因是什麼?『嗔』會促使什麼意行,口行,身行?如何熄滅『嗔』?這些問題我引《成唯識論述記》來回答,因為說得很清楚。

論:雲何為嗔? 於苦、 苦具憎恚為性; 能障無嗔,不安隱性, 惡行所依為業。

述曰: 「於苦、 苦具」 者, 苦即三苦, 皆生於瞋。 增唯苦受, 樂受乖離, 瞋亦依之生故。 「苦具」 者, 一切有漏及無漏法, 但能生苦者, 皆是苦具, 依之瞋生。

這段回答前兩個問題。瞋就是對於痛苦的、不愉快的境界產生憎惡憤怒,能障礙無瞋善根的生起,具有令心不安定行,是惡行的所依。形成瞋的原因?

這個問題我不太理解到底是想問什麼。這個心所不是時時生起的,我們不會每一刻都在嗔恨,它生起的原因(從唯識觀點說)根本上是第八識中瞋心所種子的現行,當然還需要其他心所的協同以及相應的對境,比如說出現令你不快乃至憤恨的現象。

瞋本身就是一種意行,它會引起不善的身語業。

論:謂嗔必令身心熱惱, 起諸惡業不善性故。

述曰:瞋必起業, 不善性攝, 髮噁業者, 必不善故。 意識為轉, 五識為隨轉,如《大論》 第一說。

如何息滅瞋?當下的辦法就是通過聞思修生起對治瞋的善心所——無瞋(以及其相應的其他善心所),具體操作方法參照七覺支。遠一點講,生色界或證色界定,因為瞋是欲界所繫。

再遠一點,見道,當時頓斷分別瞋,然後修道位中地地斷除俱生瞋,證佛果時一切現行和種子皆斷。

3樓:釋迦摩尼佛

嗔三不善因之一包括了一切及各程度的反感惡念生氣煩躁惱怒怨恨對所緣的抗拒排斥

嗔會促使什麼意行

毀壞身心或自己與他人的利益

如何熄滅嗔的五種方法

修習慈心

修習悲心

修習捨心就是眾生平等無有分別

4樓:喝綠茶憂宇宙

考慮到我不是藏律派的,就不引經據典了,畢竟有師兄已經貼了(重點是雖然我看了但我想不起來,業障深重,懺悔懺悔)。

人有七苦:貪、嗔、痴、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失榮樂。

嗔的原因——我執,以為自己有自性。和貪愛相反,貪愛是貪求他物,嗔恨是厭惡他物。本質都是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當然痴是最煩的,比貪嗔都煩,乃第一大毒,當然根本煩惱是貪嘛。

嗔入身口意——無論怎麼樣,但凡有哪怕一丟丟逆的思維,都是嗔。比如,今天看到一盤芝士榴蓮,好香好想吃(貪),但是會胖算了不吃了(嗔)。

方法——我覺得具體次第可以參考戒定慧。當然直接乾掉我執其實最OK,要求太高,就不提了。

戒,是指一種有道德的、有規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活行為標準,斬斷因為沾染喜愛外物而生起的執著貪心;

定,是針對內心的修煉和自我耐性的培養;凡事先自省,向內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發的嗔恨;

慧,是對於宇宙生命種種實相,有了透徹、圓融的了知,從而脫離愚痴;不再惘於事理,迷於因果;善解世間因緣的相續,明白生死流轉的根本,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次第:持戒除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貪心不起,定力更進,斷滅嗔心,智慧型顯露,愚痴障除,正見正行,淨化身心。

5樓:石良

「嗔」如其字,口是心非。

何也?我見常見之謬也,

何也?人有我無之念也,

何也?人是我非之感也。

是故,見緣生法則我滅,

是故,斷我常二見嗔滅,

是故,身口意無嗔造作。

6樓:護法居士

善男子。無明即是一切諸漏根本

何以故。一切眾生無明因緣。於陰入界憶想作相。名為眾生

是名想倒心倒見倒

以是因緣生一切漏

是故我於十二部經。說無明者即是貪因嗔因痴因

迦葉菩薩言。

世尊。如來昔於十二部經說言不善思惟因緣生於貪欲嗔痴。今何因緣乃說無明。

善男子。如是二法互為因果互相增長。不善思惟生於無明。無明因緣生不善思惟

善男子。其能生長諸煩惱者。皆悉名為煩惱因緣。

親近如是煩惱因緣。名為無明不善思惟。

如子生牙。子是近因四大遠因。煩惱亦爾。

阿難。色等諸法悉皆無常而生常想。

諸法皆苦而生樂想。

諸法無我而生我想。

諸法不淨而生淨想。

是名顛倒

觀色等法是無常苦無我不淨。

不名顛倒。是不顛倒

高低肩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身體結構調整 真實的情況是身體發生了扭曲。把身體想象成一根擰緊的毛巾就很容易理解了。肩膀的高低只是這種扭曲的外在表現。下圖是接受身體結構調整2個月的變化,期間沒有做過任何 矯正訓練 朝夕 您現在的高低肩明顯可能是日常姿勢不良 肌肉力量不平衡 一些肌肉緊張引起的。建議注意日常學習工作姿勢,盡量不背單肩...

平流層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質樸 平流層 stratosphere 亦稱同溫層,是地球大氣層裡上熱下冷的一層,此層被分成不同的溫度層,當中高溫層置於頂部,而低溫層置於低部。它與位於其下貼近地表的對流層剛好相反,對流層是上冷下熱的。在中緯度地區,平流層位於離地表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極地,此層則始於離地表8公里左右。 張...

骨盆後傾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無錫海曼康復 如圖,這是骨盆前傾時的狀態,前面髂腰肌和後面豎脊肌緊張 反之前面腹肌和後面臀大肌膕繩肌等後伸肌群緊張 一般來說都是長期坐姿不準確引起的骨盆後傾,從頸椎的角度變直,彎腰讓脊柱力線成c型,加久坐髂腰肌縮短變弱,生理力線不平衡,惡性迴圈,所以注意平日鍛鍊和正確姿勢是預防其很好的方法。 體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