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至漢初「代相」問題之討論(問題較深入,未了解者慎入)?

時間 2021-05-31 19:55:39

1樓:「已登出」

這個疑問很有建設性。從這一系列史料來看,不排除在戰國時期,趙因代地曠遠,而有在代地置相,以方便代地自治的傳統。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相的物件仍然是趙侯、趙王,而不是代君。

且最後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漢初。

不過,《匈奴列傳》稱趙武靈王「置雲中、雁門、代郡」;《趙策三·齊人李伯見孝成王章》稱趙孝成王以李伯為代郡守,又顯示代只是一般的郡。這使得問題越加撲朔迷離。

所以暫時找不到有力的思路解決這個難題,只能稍做些縹緲的猜測:是否代相總督北地,並不僅限於代郡,所以能夠同時存在代相、代郡守?或者因李伯身份特殊,不便為代相,故其職位偶闕於趙孝成王時期,而後來又恢復,並一直延續傳統至漢初?

另外,有一件「六年代劍(或鈹)」,黃盛璋《新發現之三晉兵器及其相關的問題》一文公布有圖版與銘文釋讀,銘文第四字應該是「相」,即存在某君六年之代相。楊寬《輯證·前222年·補編》也有轉錄。黃、楊二人雖都主張此器為代王嘉六年(前222)所鑄,但黃盛璋卻還認為戰國前期代成君以降,代就一直是趙的封國,一直存在著代君,並否定戰國時已有代郡的傳統觀點。

這一點我覺得不太可能,趙襄子後來已經還君位於伯魯一脈,代成君之子浣成為了趙獻侯,所以雖然史書沒有明載,但應該可以認為自趙獻侯即位起代國已經不存在。若代相所相之物件可以不是代王,那麼此劍的年代也需要重新考察。

2樓:布哈林

《漢初相國、丞相制度變遷論述—兼辨《漢書·高帝紀》「代相國陳豨反」之誤》

以及《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相國與丞相》。

其中後一文中有如下論斷:

相國一般都有爵位和大片的封地,如秦之魏冉被封於穰,且封為諸侯。范睢被封於應、蔡澤被封為剛成君。呂不韋被封於洛陽,食邑達十萬戶。

廉頗被封於蔚文,稱信平君。而出任丞相之人,未必都有封號。此外,出任相國之人,一般都是戰國時期功績顯赫之輩。

就其權力來說,丞相的職權是皇帝的助手,幫助皇帝處理事物。而相國的權力似乎極大,《荀子·強國篇》說:「相國上專主,下專國。

」從印綬上看,相國之印綬與丞相之印綬不同,《太平御覽·丞相上》引《齊職官儀》曰:「相國綠綟印「。而丞相的印綬據《百官公卿表》說是金印紫綬。

為什麼看完了戰國到漢初的歷史,讀秦風無衣,會忍不住淚流滿面,心中的悲傷從何而來。

雲夢睡虎地,4號墓隨葬器物,11號牘,黑夫和驚寫給大哥衷 二月辛已,黑夫 驚敢再拜問中,母毋恙也?黑夫 驚毋恙也。前日黑夫與驚別,今復會矣。黑夫寄益就書曰 遣黑夫錢,母操夏衣來。今書即到,母視安陸絲布貴,可以為禪裙襦者,母必為之,令與錢偕來。其絲布貴,徒操錢來,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陽,攻反城久...

漢初為什麼那麼推崇黃老思想?

牧羊 漢初黃老思想盛行的巨集觀原因大家回答的很正確,但微觀原因,也就是觸發點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其實,漢初黃老思想推崇者中最著名的是竇太后,也就是漢文帝夫妻二人。此二人能夠登上權力的巔峰,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 意外之財 而在他們登上權力的巔峰之前,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即南越武帝趙佗進攻長沙國時,在...

漢初的教育制度是怎樣的?

西漢初年資訊的載體是竹簡,而且經過秦代焚書,數量相比之下非常稀少。因此資訊傳播效率極低,而傳遞過程中損耗率極高。這決定了西漢初年,教育所追求的目標,是減少知識傳遞過程中的損耗。因此,西漢初年的教育是圍繞著把某個版本的經書一字不差地傳下去而展開的。不同版本的經書就形成了不同的 家傳 每一家都有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