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house文化興起的狀況下,如何看待為了去現場而去現場的人?

時間 2021-05-07 02:55:39

1樓:anvelope

做藝人,觀眾不喜歡你那點玩意,不能挑觀眾的理,這是基本原則。

做觀眾,茲要是你沒把場包了,其他觀眾幹什麼,都輪不到你逼逼叨叨,真犯罪了你要挺身而出要報警隨便,那也別逼逼叨叨。

只會逼逼叨叨只能證明你無能。

2樓:垃圾青年

這種人啊,八成是那種今天還在追南韓明星,明天看了樂夏就成高虎的媽媽的那種人。當代不管什麼圈基本都這樣,大家搞個表面,覺得看起來酷,說出去酷就行了。很少有人踏踏實實了解並真正喜歡乙個東西,這是最大的悲哀。

打著搖滾夢人設的人其實和搖滾沒半毛錢關係。

3樓:行走的腐肉

據統計本人2019共貢獻Livehouse票房2k(上下浮動0.2k),其中不包括吃飯,行程,住宿(4倍門票),愛好民謠、搖滾,偏愛重型。因為我這個小縣城只有乙個Livehouse,一年估計能接2-3場演出。

你說我不是為了現場而去是幹啥去的?

4樓:Ballad

其實livehouse的能培養出更多不為樂隊只為現場的人,他們把此當作生活習慣,如果你的作品好,多乙個粉絲不好嘛!!

還有貝斯手好好練街舞別想這些 (狗頭

5樓:五桂背-Tyey

瀉藥我仔細想了一下,我就是這種人。

我去聽過搖滾放克民謠巴拉巴拉

不論聽什麼live 我之前都會聽聽那個樂隊的歌,是的沒錯,我確實不是因為喜歡那個樂隊而去追尋他們的現場的。我常會在秀動網易啥的翻演出看,但也不是隨便就去的,還是得自己有那種想去的感覺才行啊。

現場是很有魅力的,公認的。沒看完乙個演出,目前為止都是,看完之後愛的更深了。有時候我也很奇怪,我乙個有點鄙視(民謠粉勿噴)民謠的人為什麼要去聽民謠樂隊的現場。

也因此解開了乙個迷,我不是討厭民謠,我是討厭賣情懷。

怎麼看我這種人吧。嘿嘿,我覺得都可以啊。你就當我在聽融合好了,搖滾融放克融民謠哈哈哈哈。

看現場真的跟開心

6樓:

說清楚,你是哪個livehouse的,以後我不去給你添堵了。

想我這樣不能細分搖滾各種風格,偶爾去下只是為了去放鬆放鬆的,大家就彼此放過彼此吧。

7樓:午君

這個問題好奇怪,哪個人不是為了去現場而去現場呢?聽說現場聽感覺更好,氣氛更好,去了之後發現果然是更好,這不就是所有人喜歡上去livehouse的原因嗎?

8樓:小王梓

我是貝斯手,也是livehouse的舞台助理。

其實身邊不少人都把去livehouse叫做蹦迪的,可能因為大家去livehouse的目的無非也就是為了放鬆心情,就跟看一場電影差不多。

「誒,康康這周有誰的演出?好像不太熟悉這個樂隊呢。算了,去看一次現場就熟悉啦!好久沒有嗨過了,我要躁起來!」(買票走起)

9樓:

賺著別人錢,還看不起衣食父母,一看就是沒餓過。要是不收門票,免費辦演出,你在門口立乙個「手速低於120禁止入場」的牌子都沒人說你。

最後,有句俗話怎麼說來著?

10樓:彼得洛夫司機

livehouse開門做生意,人家花自己的錢買票入場,誰有權利管人花錢買票的動機?

有錢自己包場地做專場,別賣票,看哪個觀眾不順眼就把丫趕出去。

為何「男旦」文化現在仍然興起

已登出 乾旦是因為封建壓迫了女性不能上台,因而被迫上台,也是被封建男權所逼,怎麼能說是代表著封建與男權呢?這就好比在新中國成立前那個動盪黑暗的年代,誕生了魯迅 張愛玲等一大批優秀的文學家,他們的出現的確是被當時的社會給逼出來的,難道就能說他們是當時社會的產物,代表著那個時代的封建愚昧,應當予以抵制嗎...

微博文化或者或140字的興起對僅存的淺薄閱讀文化造成的影響有多大?

劉陳希 從主體上發生改變,單純的資訊接收者向資訊傳播者轉變的良好途徑,微博的優點在於資訊傳播的速度,及資訊接收者接收的速度。合情合理,兩者均快,達到目的。 李璐 未來的趨向偏向於精短閱讀和所謂的讀圖時代,就是微博模式,這很令人擔憂,因為腦神經mri可以觀測到,人不斷的從乙個鏈結點入另乙個鏈結時,所獲...

學婊 文化的興起是否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的心理壓力?

Pretty 其實學婊這種東西和家庭教育社會風氣有一定關係,多數家庭屬於小市民層次,給孩子的教育就是小裡小氣的那種樣子,社會上自私的人太多了,都想著利己,不會希望別人真正好起來的。 kiki 第一,學婊的定義是什麼?是學渣對那種聽到人家考前說沒複習考後前幾名還說沒考好的人的稱呼。那有沒有想過,對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