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文化或者或140字的興起對僅存的淺薄閱讀文化造成的影響有多大?

時間 2021-05-31 18:49:14

1樓:劉陳希

從主體上發生改變,單純的資訊接收者向資訊傳播者轉變的良好途徑,微博的優點在於資訊傳播的速度,及資訊接收者接收的速度。合情合理,兩者均快,達到目的。

2樓:李璐

未來的趨向偏向於精短閱讀和所謂的讀圖時代,就是微博模式,這很令人擔憂,因為腦神經mri可以觀測到,人不斷的從乙個鏈結點入另乙個鏈結時,所獲得的知識其實是沒有經過知識體系系統的分類和儲存。而是選擇區域被動的,不斷的興奮的跳躍,這樣的閱讀對於知識獲取沒有任何助益,只會使得腦部像少兒多動症一樣,沒辦法穩定的輸入和快捷輸出。

3樓:陳曉燕

感覺讀書與否,與字數無關…我覺得有微博之後,自己讀的比以前多了。微博比較精煉,可以快速掃完。如果感興趣,再做深度閱讀,如果覺得無趣,則繞道前行。

其大大節約了我們篩選資訊的時間,在資訊參差不奇的今天,也算一種不錯的選擇。

4樓:Boom

個人覺得微薄勝在速度,但相對於傳統媒介而言,微薄字數的限制決定了它不可能作為深度閱讀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微薄的應用會弱化人們新聞寫作的能力。但無疑的是,微薄作為一種便捷的傳播方式,是對傳統媒介的又一考驗和挑戰。

5樓:Martini

其實我覺得閱讀的目的就是資訊的傳遞

微薄作為新興形式它的強勢在於傳遞各種直接資訊閱讀深度這個還是要靠傳統媒介的吧

好吧,求深度和求廣求新區別很大

6樓:胡千秋

微博文化和淺閱讀和真正的閱讀當然是有差異的。這就像新聞和文章的差別一樣。微博永遠代替不了部落格和其他專業性質的論壇,這是他們各自所具有的特性所決定的。

我們可以把這種新興起的閱讀形式作為一種時代發展的精神宣洩,然而他的歷史價值永遠比不上經過研究和探索的專業文篇。

這種形式的閱讀,是時代加速的產物。人們能夠通過簡單的言語表達自身的情感。人是需要表達的動物,特別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帶來各種的精神壓抑,使得人們越來越想要尋求一種精神宣洩的視窗,而微博等淺閱讀的出現剛好適應了現代人這種在現實的緊迫感中及時表達的現狀和需求。

現在的人越來越耐不住性質,就像壹周立波秀中談到的,現在的中中國人性子越來越急了,郵件要快遞、發財要一夜暴富、出名要一夜成名等,這都是現實情況所造成的。而微博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相比於部落格,微博更加簡單,更容易表達和編寫,換乙個方向來說,就是不是每個人都是作家,所以微博對於大眾群體更容易普及。

7樓:吳德強

微博的目的是資訊傳播,圍觀成本低,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碎片化的語言和文字,對部落格的邏輯與觀點表達,有很大衝擊。跟文化貌似關係不大

8樓:成遠

以前我也有些像提問者這樣想,但放在IT發展的歷史裡,這僅僅是短短幾年的現象,還不足以改變人類上千年積累的閱讀文化。Twitter只不過給全網提供了乙個實時功能,讓我們看到大規模實時資訊流動的可能性,基於這種可能,可以在未來構建更合理有效的閱讀方式,Zite、Flipboard等出現都是進化,後面會更多。

需要看到Twitter的積極性是,通過對Twitter資料的挖掘,我們知道新聞是如何流行,人們對什麼資訊更感興趣等等,這給有志於改進閱讀方式的後來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9樓:FE

我倒是覺得,微博的文化或者說微博形式的長短和閱讀文化的深淺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僅從形式上看,微博可能更多是一種傳播方式,或許已經衍生為一種閱讀習慣甚至潮流或者趨勢,可很遺憾,貌似和閱讀文化還不造成太大影響吧。

如何看待目前微博上的飯圈文化 或者說粉圈文化 ,它的發展是否正常

幕後攪屎棍 就微博上來說吧,我覺得不正常。自從ZX的事情發生之後,我覺得追星這個行為已經跟我理解的行為已經大相徑庭了。感覺現在的追星更像是一種職業,要打榜,投票,控評。用一些方法讓你覺得你不去做這些事情,你喜歡的偶像就會因為你不努力,而錯過一些資源和機會。強行讓你為你的偶像付出時間或者金錢的代價,然...

為什麼蔣欣的微博總是繁體字?

停在哪裡想你 繁體字更加合理 比如廣字。漢語意思是廣袤,寬大。繁體的廣下面有個黃字。黃字不是黃土地的意思而是炎黃子孫的意思。意思是炎黃子孫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是廣大的,比如廣場。還有國字,繁體是形聲字,有聲旁,簡體連字型的改了。象鄉無郎 愛無心。太多了。還有麵條和面對是兩個麵字,皇后的後與後來的後,頭髮...

想練硬筆字,很喜歡像微博上的燕繞梁那樣的字,從什麼開始練呢?

Carsry 說下自己的體驗吧,正在學習靈飛經,10來天,感覺效果蠻好。知乎看了N多關於練字的,各有各的說法,甚至有些觀點說得天花亂墜,雲裡霧裡,自相矛盾也有。結合大家所說,初學者從楷書開始練字是達成共識的,從開始就挑戰寫法變化多端的字帖,效果不會太理想。就像 蘭亭序 評價如此之高,學者如此之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