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酒精計畫》?

時間 2021-05-06 12:28:54

1樓:滿囤兒

可能是《杯酒人生》之後,從文化視角去講喝酒故事的最好的影片了。一開始的氛圍還挺嚴肅,弄得像個嚴謹的實驗記錄,不料第三階段開始計畫就趕不上變化了。從計畫開始到計畫結束,大概1小時時間,相對117分鐘的時長而言有點兒短。

因此在計畫剛結束的二十分鐘裡,觀眾會略微失去方向感。片中有很多單一場景裡的長篇談話戲份,教科書上認為是該避免的。可是由於話題上的精準和演員對角色體內酒精度的準確拿捏,這些戲呈現出了很細膩的層次感,反而頗為出彩。

由此可見,電影創作沒有教條,只看你是否能把握題材挖掘題材。

2樓:夏凌凌

剛看完,感覺很讚很贊,這部電影推薦大家去看看!以下有小劇透!

電影從學生們的party開始,到最後畢業party結束,首位呼應了酒在其中的作用(歡聚)

電影創意就很棒,從開始的驗證0.05%到最後失控,每一階段都給我們展現了酒精的影響,你說,如果是你的話,你能拒絕不斷向上增加嗎?尤其當那起初的一點點帶給你很大的回饋的時候,這就是人性.

整個故事也非常真實的讓我們看到了四個中年危機的男人的生活,只是在北歐,孤獨真的是主旋律了

我就說說裡面有幾個很不錯的細節關於湯公尺最後走向死亡:

開場湯公尺抱著狗就說,這狗已經走不動了,每次都是我來抱著尿尿(預示已經獨居很久了,唯一的陪伴只有這個狗狗了),也暗示著他也不久了.

接上面,除了狗狗,在攝入酒精之前,他並沒其他的寄託,後來教足球的時候,找到了快樂(尤其那個需要他幫助的小男孩),所以後面他是唯一被開除的人的時候,也預示著他最後一根稻草也沒了

湯公尺死後,前妻主動給男主發訊息,男主在過道回覆:湯公尺鼓勵著我們(孤獨不是我們想要的)

還有湯公尺自殺的時候,丟救生衣那個動作像是在說:???我穿它幹啥??? xswl

3樓:撩人的小寶

開頭的地鐵狂歡結尾沙灘開懷痛飲不落俗套

看一次爽一次

是我老了嗎?

醉幾分,自己決定。

4樓:遠方

人總要有所寄託的,這種寄託,也可以說是希望,舉個例子,你覺得自己活著還不如死了,那大概率是因為你的寄託沒有了,活下去是一種目的,你找不到目的,自然會輕生。

人這種生物比較奇怪的一點就在於希望的不確定性,小時候的希望是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玩,自己可以做更多更多願意去做的事情,等到長大了之後,這種希望就會慢慢地收緊。隨著年齡的增長,希望或者是寄託的範圍會慢慢的縮小。青年時代可能會希望自己有錢,事業成功,然而到了中年,或許你的希望只剩下尋找快樂一種。

然而什麼是快樂?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越發的單一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說的就是中年人的寄託。《酒精計畫》是一部可以引發共鳴的影片。全片講述了四個中年朋友,他們想要通過一項實驗來證明喝醉到什麼程度,人才會最快樂。

開始的時候,這次試驗進行得十分順利,然而越往後,喝醉的代價就越高昂,最終,他們的實驗失敗了。他們想要找到寄託的夢想也破滅了。

這是一部有趣的電影,有趣的點並不在於這個愚蠢的計畫,而是透過這個計畫看到的這群中年男性的無奈。人到中年,在外人看來事業有成,家庭美滿這是何等的讓人羨慕。然而真實情況卻是冷暖自知。

這四個朋友有的夫妻不睦,連著好幾年都沒有機會坐在一起好好交流過,也有的家庭中總是麻煩不斷。因為孩子的攪擾,丈夫與妻子漸漸的淪為了吵架的雙方,一點點小事情都能引發大的爭吵。還有的徹底告別了家庭,剩下的就只是個人的孤獨無法排解了。

每乙個朋友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煩惱,然而這幾個朋友認為,解決這些煩惱的路徑卻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酒精。飲酒對於任何乙個妄圖想要逃避的人來說都是非常好的解悶方式。飲酒後醉一場,就能忘記許多事情。

這就好比之前流行的停車場抽菸的梗是一樣的。飲酒也是一種逃避方式,不過是將希望寄託在酒精的身上。

然而這種逃避方式僅僅是一種暫時的麻痺自己的方式,長遠來看,這種方式並不能徹底地解決生活中的矛盾。這幾個朋友的矛盾看起來很複雜,實際上都很簡單。矛盾的根源就是不願意心平氣和地面對面交流所致。

任何時候,少了溝通之後,生活就會越變越糟。然而這幾個男人卻將生活的所有希望全部寄託在酒精身上,最終,酒精並沒有變成一劑良藥,反而是吞噬了他們自身。

但是話又說回來,逃避雖然可恥,但是也不失為一種方法,究竟也許是一種糟糕的逃避的方式,但對於這群中年男人來說,他們還有的選嗎?好像沒有了,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別的選項,除了酒精之外,片中的這幾個朋友確實是沒有別的方式來給自己的生活間隙放鬆下。

與其說他們是幾個一無是處的酒鬼,倒不如說他們首先是被身邊的家人拋棄的孤獨者。沒有誰願意一直獨來獨往且用飲酒這種方式來當作消遣的。但凡有乙個人可以陪自己說說話,聊聊天,飲酒就不會成為一種習慣。

孤獨是他們這個年紀所必須的經歷,然而這段經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一切看上去卻又是那麼的無助,他們的親人因為有別的事情聚焦,所以對於他們的關注越來越少。只有這幾個沒心沒肺的朋友才能真正的一起抱團取暖。他們彼此知道對方要的是什麼,也能給予對方一定的安穩,相比較之下,親人們因為親緣關係,所能體會或者是關注的就會少很多。

飲酒不過是一種寄託希望的做法,影片的最後也為我們展現了乙個美好的未來,彷彿拋開酒精之後,自己來拯救自己的做法是會換來乙個美好未來的,然而事實確實如此嗎?我們總是寄希望於一種方式來解除眼下的困局,然而不論是寄希望於酒精,還是寄希望於自己覺醒,這都是一種寄託。從酒精到自己,無外乎是從求人到求己的轉變。

這種轉變依舊是需要乙個求字當先。

生活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煩惱讓人無法解脫,然而這些煩惱一定要解脫後,生活才能更美好嗎?好像也不是這樣,生活本來就是美好的,之所以你認為生活是不美好的,這僅僅在於你認為,你要是不這麼認為的時候,生活它還是生活。它從來不會因為你的思想轉變而變成另一種方式,它只是生活。

同樣的,不管中年人有沒有寄託,中年人依舊是中年人,他找到自己,或者是寄希望於酒精,他還是中年人。想做的能去做,想要的都得到,這也算是一種美好。

5樓:

如何應對中年危機?酒精顯然不是解藥,而是毒藥。這部丹麥電影告誡那些油膩的中年男人,要懂得接受平庸,接受潦草。

自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通過買醉的方式來宣洩情緒,通過酒精的麻痺來找回激情,都是虛假的,轉瞬即逝。敬不甘平凡的我們,只需要一杯淡茶足矣。三星半。

6樓:

電影是以給尼古拉過40歲生日時過渡到主題的,但問題在於,除開尼古拉的扮演者是81年,確實可以演40歲外,其餘三個分別是57、54和51...

也就麥叔保養得當可以演演45歲的樣子(40歲他真演不了了),另外兩個橫豎都是50歲!

所以說「中年危機」很不可理喻,分明是「中老年危機」

7樓:了不起的李女士

沒有喝任何酒的情況下看了〈Drunk〉,譯為《酒精計畫》,它講了四個生活毫無起色的中學男老師聚在一起實驗所謂「人類生來血液中就欠缺0.05%酒精濃度」這條理論。每當他們喝到0.

05%時,平淡無奇的生活、課堂,一切都有了起色,但當加量加到2%以上,生活就像酒瓶碰地,一地細碎。

很難過的是,Mads·Mikkelsen飾演的歷史老師Martin,在微弱酒精的作用下,他改變了課堂一貫的嚴肅、冷清,難得獲得了和學生良性的溝通,卻得到妻子那句,你變成了另乙個人。

生活好難啊,將自己的狀態停滯,就必須直面時間催化下,愛人可能的厭倦,轉變又意味著要一頭撞碎,愛人扳著你的肩膀,要你直面自我的那面鏡子。

如此看來,體育老師Tommy顫顫巍巍地和自己的老狗步上小船,在高濃度酒精的狀態下,和生活切斷關聯,是落入虛無的,也是明白了答案的。

片中學生們一直在學的歌唱得真好,『If we had nothing to fight for,and that』s why i love this world.』 酒精救不了我們,但該喝喝,該哭哭,因為誰也救不了我們啊。

如何評價電影《蜂鳥計畫》?

最近在看Jesse的電影,就追到這部了,國內上映時間太短,不在一線城市,都沒有機會看到 事實上這電影挺沉鬱的,即使偶爾有激動熱情的配樂,時間不長也不會讓觀眾產生多巴胺,主題也帶有批判反思性質,就不適合在春節檔,放在平時說不定還能多點票房。電影大致可以說是反思加速主義吧。主角文森追求的是實現小時候的夢...

如何評價成龍電影《a計畫》?

A計畫 成龍的第一跳是用鋼絲吊著,假跳了乙個開頭 第二跳是用繩子吊到布篷上方,才放手掉下,地上也有墊子。完整的兩跳是替身,包括片尾花絮裡那個 被成龍作假是成自己 a計畫 是動作喜劇的經典代表,全片無冷場,從頭精彩到尾 圍繞主線劇情 打海盜 一波三折,劇情完成度相當高 三位主角個性鮮明,配合默契,動作...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比得兔2 逃跑計畫》

不知江月 很歡樂的一部影片,可以說老少皆宜,風格的話有點迪士尼的感覺,合家歡型別。邏輯和一些細節不夠考究,就是單純給自己放鬆一下,樂呵呵的笑一笑就可以了。劇情很簡單,後面的反轉也可以預料到估計還會有第三部,家裡有孩子的話可以一起看一下。 幕童有課 熱愛小動物的Beatrice女士,她畫筆下的可愛兔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