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評分越高的書和電影看的懂的人越少?

時間 2021-05-29 23:28:23

1樓:老哥橫掃評論區

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很多高分電影都是淺顯易懂,卻富含深意的。

如果你照著豆瓣top250去看的話,我相信大部分影片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通俗易懂的,可能區別是每個人對電影的理解程度不同。

當然也一部分高分作品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晦澀難懂、不知所云的,這就需要觀眾或者讀者需要一些專業素養和文化積累。

2樓:伊布太強了

越是高深的電影越寫實,因為不寫實,你拼了命也就《阿凡達》那個高度了。

真實的事情往往比故事更加曲折,所以更好看,當然這不是指觀感。

但是從2023年以後,全世界範圍內的電影開始一同趨向於感官刺激。這裡面的原因就是另外乙個話題了,有空可以讀讀《娛樂至死》

3樓:電影天下客

電影天下客:三部燒腦劇集,陪愛燒腦的你過春節-電影天下客春節電影推薦(2)

再比如,這三部佳片,評分也都不低。

電影天下客:有這兩部「毀三觀」的影片打底,王小帥導演監製的這部《下海》會令你更加的五味雜陳!

或許有這樣一類電影,口碑很好,評分不低,但是就是被廣大觀眾接受,的確存在。比如說這部《平原上的夏洛克》

電影天下客:四天收穫855多萬票房,很多影院已無排片兒,《平原上的夏洛克》仍然值得你看!

4樓:張天憶

真正看得懂公認的高品質電影的人還是少數吧,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院線電影被稱作「爛片」和「爆公尺花」電影的原因吧。

高評分電影不一定是燒腦電影,也不一定是一定能讓人愉悅的和快樂的,大多是你需要用心去感受,看過之後會覺得收穫了重大的價值感但並不一定是侷限於把情節看明白了的。

其實還有乙個原因,豆瓣上的評分,一般都是文藝青年給分的。只有五顆星可以選,本身會讓打分的人缺少審慎感。打分是一種非理性行為,往往會因為自己看完之後一時的感受而選擇兩極化的分數,或者受到本來的評分標準所影響。

這也就造成了肖申克的救贖和飛越瘋人院怎麼都不會被黑下去,而畢志飛無論如何都翻不了身。在打分數這件事上,也很能體現《烏合之眾》的心態。

書看的越多感覺自己懂的越少,為什麼

一介書女 1.知道自己的無知本身就是讀書帶來的進步。2.讀書帶給我們新知,之所以叫 新 知,正在於我們以前不知道,兩相對比,便生出自慚形穢之感,很正常。這也代表你現在的書都給你帶來了新知。總體來說,證明您讀書確有收穫,繼續加油! 達瓦黎克特制 人僉子 前幾天看到乙個帖子,有位知友這樣說 書越讀越謙遜...

如何看待豆瓣讀書和電影的評分機制?在選擇書本和觀影時,如何不被評分機制所影響?

runner time 豆瓣的評分雖然主觀,但還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就我個人經驗來看,8分以上就是公認的好作品,9分以上則是經典。7.5分到8分之間則有一定的硬傷,但是總歸可以一看,相對比較優秀。7分到7.5分則見仁見智了,完全看個人的口味,綜合來說算一般化,比較平庸,偶爾有些亮點。低於7分的,就比...

為什麼書讀的越高的人越想去美國?

每天學點養生jz 這裡,我想說祖國肯定是最好的。但是國內因為傳統文化中一些糟粕的原因,學術氛圍和學術自由性,以及資金支援力度可能有所不及。而美國對於科研人才給予的資金支援,自由性可能更寬泛一些,且他們對於人才的重視程度遠高於中國,從他們給各科人才的科研經費和工資就可見一斑 感性的工科直男 首先限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