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綜藝《僅三天可見》第四期 姜思達對話袁弘?

時間 2021-05-12 21:26:15

1樓:千千闕歌

我覺得挺好的,姜思達說他狂躁,創業的人都會有壓力都會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向別人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而袁弘太順風順水太平靜了,看的太淡了,且生活各方面很滿足,所以他是大地色,他對所有的都淡淡的。這期應該說是向我們展現乙個不一樣的姜思達和袁弘,這種以紀錄片方式的綜藝,個人挺喜歡的,不會特別的去針對撒子,隨心,隨性,不會很有攻擊性,去探底,挺好的,加油,姜思達,節目挺好的

2樓:

看了四期了,節目模式架構還可以,但姜思達這人氣場太弱,氣場遠低於金星魯豫可凡靜姐。說不上來,感覺不舒服,姜思達並不像乙個觀察者,我看了四期會感覺到更了解姜思達了,但我看其他採訪類節目沒這種感覺。感覺沒有魯豫一日行好,雖然黑魯豫是政治正確。

3樓:木晏子

它開了乙個視角,讓我開始觀察剖析自己,自己自詡的比較強大的內心和平和的心態。

僅三天可見。

袁弘說,他的好心態一部分的原因可能得歸結於一路以來的平順。並不是生活錘煉後得到的饋贈。反身回想一下我自己,我一直自詡比較平和的心態,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好的心態,但毫無疑問,確實未經多少生活的搓磨。

「苦難的日子」我沒有經過多少,大多都是媽媽口中我還牙牙學語的時候,家中有過捉襟見肘的日子。而我自己有記憶以來最苦的日子是高三時媽媽生病的日子,為了治病可以說借光了所有親戚朋友。那一場大病媽媽瞞著我,說是肺結核住院,我也只當是肺結核,繼續讀書,日日淺眠,期待著沒有訊息的傳來。

當我得知並不意外的真相時,我知道我可能得哭,但我確實沒有哭。

倘說這段日子給我留下最深的刻印是往後一長段時間裡,我極度怕死。只是我不知道17歲關頭的這一遭是否讓我成長了,亦或是讓我改變了,只是我明確的知道,對陷入任何一段親密關係我都有著較之前更深的抗拒。大學的乙個室友,她說她好多年了好像從來都看不到我的真心。

不過也可能我一直就是這樣的人,一點點生活的苦難並沒有改變什麼。

往大了說,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沒有經歷過什麼苦難,時代、社會好像對我們一直不錯。往小了說,記憶中我從小到大都沒有遇到太多來自他人的指責,可能因為我一直比較聽話,加之成績雖不是頂尖,好在一直有比較強的「恥感」。寒暑假從不鬧騰,給我幾本書,日子就變得很好打發。

這樣想想很感激我媽媽,不管家裡有錢沒錢,買書的時候一不看價錢,二不看數目,三不看品類。我、我們就是這樣一路過來,平順又沒有什麼波瀾。

平順過了十幾年後,我變成了乙個極其矛盾的人,性格強勢,刻薄冷情,這些給了我乙個看起來比較強大的心態,可是內裡的我依舊不能和自己和解。我無比憎惡自己、厭惡自己,有著強烈的表達欲卻又恥於當眾發聲,有著敏感同理心之卻又厭於付出真心真情,期待共鳴卻懼於伸手尋找,對外界有著強烈的企圖心卻沒有自我實現的能力和勇氣。過去這兩年在無止境的厭惡自我中,我學到第一點,不再那麼害怕死亡,當然也先暫時不要期待死亡。

姜思達問人是不是一定要有乙個濃烈的顏色,藍色?綠色?紅色?

我不知道,但是現在得我覺得一定要,我也期待自己是這樣的人。如果讓我描述當下的我的顏色,我認為我的底調是灰色,上面有一點點紫色。灰色是因為我無法和自己和解,無法坦然自處。

紫色則是因為它既不像紅色那麼濃烈--因為我並不夠勇敢,但它依然讓人不易忽視。我和二謀說我活得不夠熱烈勇敢,但是我心嚮往之,如果有一天我實現了,希望你們都能來見我一面。

姜思達讓袁弘選一段影像放到關於自己的那部電影裡,他選了一段開始笑著後面哭了的影像。如果是我,我能想到的是小學時的乙個寒假,我坐在床上,看書一直看到天黑,媽媽過來給我加了一床被子,沒有什麼對話,但我知道那個時候的我還很平和,因為我享受著正當時的真正的平靜。

4樓:托馬斯的小火車

首先,想先談談思達,思達的訪問風Grand SantaFe來越清晰化了,他對每期節目的嘉賓應該都會有乙個好奇感或是在自己心中的印象,然後猜測這個人應該傾向於哪一方面性格,然後作為乙個觀察者,透過三天,看見乙個人生活工作表現,或是充滿疑問想去知道乙個人的內心深處,去達成與自己的印證。如果達到了自己預想的訪問效果,他會滿足,如果了解到不為人知的一面,他會驚喜。但是如果遇見不想展露自己內心的乙個人,努力維持鏡頭人設的人,他一定會中途就不錄了,當然,思達也不會傻到去訪問這種人。

他是抱著一種交朋友的心態去對待節目。

在思達錄製奇葩說的時候,袁弘和二姐就應該表露出了自己的欣賞與認同。所以他們之前應該會有一點接觸與了解,思達心裡或許也會有某一種程度認同感。通過這次節目我們能看的出來兩人的性格有很像,但不同的是,在袁弘身上我看到一種安全感,踏實感,在對待自身上,擁有宜人性特點下,對於某件事情的回顧,他會放大再縮小自身的感受,而思達對於後者還沒有做到,思達某種程度上會放大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會掉進我執的泥潭中。

具體體現在本期節目提問「如果把自己的一生某個片段拍成電影,你會選取哪乙個章節」。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我是思達粉!

5樓:Jessie love

姜思達的宜人性和袁弘的宜人性是有些不同的。

姜的宜人性更多來自他的不安全感和對美、和諧的喜歡。受過傷害的人更加知道如何照顧人,會更敏感、更小心翼翼的讓別人感到舒服。對美的追求也是他追求人際和諧的原因。

爭搶和奮鬥是人類生命力的體現。但袁弘卻沒有太多慾望,沒有想得到太多東西。正是因為自我存在感低,所以幫助實現別人的存在感成為了他實現自我存在感的方式。

別人和他相處時,總能感到他的「助力」,以及沒有任何與自己有衝突的地方,所以感到宜人。

兩人的區別是姜總是不滿足,袁很容易滿足。乙個像小孩,乙個像老人。兩個人都是很可愛的。

6樓:turbo

幾期看下來,會讓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與其說這是個姜思達作為主持人去接觸嘉賓採訪嘉賓走進嘉賓的節目,不如說從每一期通過與嘉賓的相處讓我看到越來越多的姜思達。

有一種感覺,姜思達好像是在燃燒自己,去了解別人。他在每乙個嘉賓身上都有乙個迫切想要了解想要深入的點,也是我唯一看到的在過程中灌入濃厚的自我色彩的採訪。特別喜歡袁弘這一期,與其說是採訪袁弘,不如說是互相了解互相採訪,每一次袁弘把問題重新丟給思達的時候,正好也是我想知道思達的答案的時候。

姜思達非常坦誠直白的表達他就是為了證明給全世界看,他會直面許多人不敢正視自己的那一面,誰願意承認自己嫉妒的想法,但是姜思達就是大聲的告訴所有人,他看見別人領獎的時候的感情就是嫉妒,哪怕是不著邊的嫉妒。

思達說:「你要有乙個大家都沒有見過的色彩。」 別人問他:

「你一定要有嗎?」思達先溫柔又肯定的說了一句:「我一定要有。

」然後想了想又重複了一遍「我一定要有。」這一句彷彿是在跟自己說的,給自己繼續保持信念的動力一樣。

這四期我只看了後三期,感覺一期有一期的特點,沒有撞的感覺,每一期風格不同。當思達在接觸嘉賓時帶著強烈的好奇去深入時正好我也好奇,當他丟擲乙個問題時我會不自覺的回答我的看法,然後發現他問的問題都沒有那麼簡單,很多問題甚至我說不出答案。

所以這一期結束後,你有沒有一定要有乙個大家都沒見過的色彩?

我們為什麼活著?

7樓:小盧不知道所措

之所以說人生為什麼要重在體驗,姜思達的訪談節目《僅三天可見》,我看了幾期了,發現很多時候他都沒辦法理解嘉賓的工作,家庭,生活,個人情緒;他渴望從嘉賓身上找到自己想要的突破口,但是嘉賓表達了一些個人想法他接不上話,某個話題就尷尬了,整個採訪跟拍看不到乙個主持人帶動節目節奏推進,完全就是嘉賓自己在走台本,在自白。原因就是在於他沒經歷過吧,他還比較自我少了同理心。

我棄節目不想看了。不是說他不好,是我不喜歡這個節目而已。

如何評價綜藝《這樣唱好美》第四期?

麼仔 看了 這樣唱好美 裡面的節目非常好看,夜很熱鬧,但蔡琴老師給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談話也好似脫口秀主場一般。能不讓人喜歡 我把月牙藏起來 不同年齡段,不同身份背景 這個創意是很棒的,情懷馬上就出來了,很適合和奶奶輩的人看,而且還有農農在,但是恕我直言,我真的不喜歡這個剪輯。 給未來的自己拼路 蔡...

如何評價綜藝《奔跑吧 第四季》第四期?

我真的沒有 又抄創意,還抄的稀碎。player為了凸顯差距好歹是模特緊跟,奔跑裡邊男模們是沒訓練好嗎,除了沙溢那倆其餘的都沒跟。愁人。 蔡徐坤作為頂級流量粉絲多而他本人又是一種清冷的性格看不出喜悲粉絲的想象空間就很多 希望粉絲理智一點吧想起當時無辜的潘長江老師就很同情現在的跑男mc 估計每期節目前都...

如何評價綜藝《認真的嘎嘎們》第四期?

那些都不是我 第4期有點垮。尤其是陳偉霆隊的人,這麼多厲害的人竟然垮的這麼厲害?真是銀河戰艦也翻船啦。4組人整體開說最喜歡第3期的大張偉組。基本都不怎麼垮。組內和諧互幫互助。真的是互相成就啦 Iris晨 感覺這一整期都是迷惑行為 一開始的上課,也就大張偉在真正的教大家一些東西,其他的人,尤其是陳偉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