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左右的小孩子老是動手抓人如何去引導?

時間 2021-06-02 10:03:47

1樓:心理專家楊素暉

3歲孩子進入人生的第乙個反抗期,3-8歲的動作反抗期,小孩是動作思維,他在動就是他在想,他動得多說明他在思考,這是好事;在這個動作反抗期間,小孩有一種衝動要自己動手嘗試,這是在鍛鍊他的手眼協調,鍛鍊臂力,及手指分化動作,他不聽話,愛動,是因為正處於學動作及動作分化的關鍵期,沒關係,好動正是好思考,家長宜做動作引導,提供鍛鍊的機會,耐心陪伴孩子玩耍,有意識地引導他盡量將動作做得準確就好。

2樓:警察奶爸李大聖

3歲左右的孩子應該開始上幼兒園了,一方面動手可能因為對幼兒園的歸屬感和熟悉感不夠強烈,需要通過主動的釋放訊號保證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平時孩子與親人互動時,有過粗魯行為而沒有得到適當的制止;另外,孩子與孩子之間有時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或因為處於肢體探索的階段,所以會表現為身體上的碰撞、打人等行為。

解決方法

1、家長需要建設和諧的家庭環境和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充裕的時間來玩耍,提供多種多樣玩具,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去釋放過剩的精力,從而孩子的攻擊行為就會減少。

2、不要讓孩子看有暴力鏡頭的動畫、電影、電視劇集等,盡量少玩有攻擊性傾向的玩具。同時,請注意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語言。如果看到孩子打人,請及時制止。

在家裡,教孩子合理宣洩負面情感,比如投球、打沙袋、撕小卡片等。還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換位思考,引導孩子去想像---如果自己是被欺負者,會有怎樣的心情和感受。

3、家長應該樹立自信的良好榜樣,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更多的應該用主動的引導和正確的示範來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批評指責。多多給予他肯定,比如生活中善於發現他的閃光點並具體進行表揚,讓他明確知道自己的長處和價值,從而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自我效能感。

4、無論任何情況下注意家長自身的言行舉止,盡量不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粗魯、暴力性的語言和行為,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模式就是模仿,說一千道一萬抵不過家長在孩子面前做的樣子。

3樓:Dr老爸的育兒經

孩子老是打人、咬人,甚至自傷,父母應該怎麼辦?

接受自己的「熊孩子」、「鼠孩子」或什麼孩子吧,做人得認命

如何培養乙個Sunny自信的孩子?美國兒科學會這樣說

4樓:葉騏銘

很多時候有可能不是跟家長學,有可能是在電視上看到學會的。那在期間最好的引導就是讓他學會另乙個方式,盡快讓他學會,就會忘記抓人打人的動作了。其他用打罵是根本解決不了的問題,因為她根本就不懂的。

純屬是浪費自己的表情。

所以想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是讓他盡快學會下乙個動作。

5樓:學會長大小貝殼

我大寶有時也會這樣實話跟他說那樣做不好為什麼不好也要跟他當時他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你說好, 在比喻跟他說一件認他跟興趣比喻這樣就好啦我跟我兒子說就說抓人就是不好道理說了他也答應下次他就好點慢慢改了

6樓:月半矮方方

小朋友去抓人,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喜歡其它小朋友但是不會表達就用手去抓,或者喜歡他的玩具,搶了他的位置等等。

出現抓人的情況,家長不要反應過大大聲呵斥,否則很有可能刺激小朋友去再做抓人的動作。

要怎麼做呢?輕輕的抓住孩子的手制止他,等他冷靜的時候,抓著他的手輕輕的摸其它的小朋友,也可以教他跟其他小朋友握手。讓他去感受那個輕輕的力度,並且要輕聲告訴他,要輕輕摸表示友好。

7樓:尚明君

要告訴他,你這樣抓別人,別人會痛的,我如果這樣抓你你痛不痛啊。如果對這樣的道理都不聽的話,那你就得用同樣的方式抓這個孩子,問他痛不痛難受不難受,這時候再跟他講,你這樣抓別人別人也會痛的也會難受的。三歲要教會他感受到對別人的傷害會讓人痛,這是養孩子善心的開始,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孩子大一大就很難教了,他就會養成傷害了別人不以為然的惡劣品行,成年以後走向犯罪的道路。

8樓:蒙馬象學習能力訓練營

1.了解原因:抱住孩子,耐心的詢問,冷靜分析,孩子為什麼動手抓人,家長要明確表達對他行為背後的原因表示理解。

2.教會孩子道歉: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孩子抓人後,作為家長都要引導孩子向被抓者道歉。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更能增強孩子的勇氣。

4.正確表達情緒: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抒發自己的情緒,比如喜歡對方就拉一拉手,並且要拉著孩子的小手示範動作;比如不高興不願意就大聲說「不」,要陪著孩子一起喊出來;比如遇到處理不了的情況就找大人幫忙,要盡可能把每種情景向孩子演示得足夠詳細。

5.不給孩子貼標籤:不要因為孩子的錯誤行為給孩子的人格貼上標籤,這些負面的標籤往往會一語成讖,比如「小霸王」「打人精」「小壞蛋」這樣的標籤。

最後,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們要當起榜樣示範的作用,多示範正確的表達方式而非暴力,比如說用語言,學會多讚美別人。

9樓:亂亂的朵尚世界

或許這只是他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他可能是喜歡或討厭,或者引起別人注意,作為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告訴他如果表達喜歡和討厭!

10樓:木森森目

可以先試著回憶一下,寶寶第一次抓人大概是什麼時候。當時被抓的人是如何反應的,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寶寶的視角。

只有理解了寶寶抓人的意圖,才能更好的正確引導。

寶寶抓人比較可能的原因分別分析如下:

一、被忽視了,比如多次喊大人,大人卻忙自己的事情沒有回應孩子,如果是這個原因可以在孩子情緒平靜的時候試著講道理,告訴寶寶大人有時候會忙自己的事情,可能不能立即回應,但只要稍微等一下,一定會回應的(當然這裡大人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能答應了寶寶卻還是忽視了)。

三、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這個時候小孩可能會因為搶玩具,或者違背自己心願被要求做了什麼事情,這個時候只能就事論事去引導,告訴孩子正確的處理和表達方式。

以上三種只是舉例常見的情況,孩子的一些習慣有時候並不是一次就能引導糾正過來的,需要多次重複。

遇到類似問題,還是先從孩子的視角考慮,告訴正確的做法,比如用角色扮演,小兔子小熊一起玩的過程中,使用禮貌用語,有效溝通,教會孩子如何表達不滿的情緒和願望。並且在遊戲的過程中,區別禮貌和不禮貌的做法,文明和不文明的行為等等,還有閱讀繪本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11樓:漂流人世

最近經常在知乎看到關於小孩教育的問題,看了總想笑。你們總是想要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尋找正確答案、標準答案。深怕哪題沒做對就得不了滿分。

那麼標準答案式的教育方式,真的能培養出滿分的孩子嗎?那麼滿分的孩子又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三歲的孩子你還想讓他怎麼樣?按照你自己想的去做吧。因為即使你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能按照網友們給你的建議去做了,那也不是標準答案。

因為你們這些做父母的,本身也不是完美的人類。你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所以先把你自己的壞習慣壞的思維方式改掉,你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而不是靠著別人告訴你,你該怎麼做。

12樓:飛翔的小鼻毛

三歲啊你還想怎麼引導這個年齡段也不過就是處在模仿的階段,話都理解不明白,你怎麼引導他?

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就是個鏡子,他做出的一系列行為你都需要在自己或者小孩周圍的環境找原因。

13樓:天道酬勤

俗話說,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中年養德。3歲的孩子要培養品性,讓他們學會給予別人,友愛團結,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不要老想著自私自利,攻擊別人,這樣的做法不可取,因為孩子小,人之初性本善,一定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4樓:墨媽688

3歲看大,7歲看老,這個時期要關注他為什麼要抓人,慢慢的引導他,沒事抓人要同他講道理,也要嚴肅的告訴他抓人的後果。每個孩子只要我們用心引導,陪伴,都會是祖國的花朵。

15樓:雨橋爸爸

乙個階段有乙個階段的問題,不用太擔心

慢慢引導,讓他知道這是不對的

其實3歲的孩子還不是很能明白人類的規則,你是講不明白了,用你們的形式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就好

3歲的小孩子睡前喝牛奶可以嗎?

若蓮 雖然說寶寶睡前喝奶有助於睡眠,但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不是說準備睡覺了就讓寶寶喝了奶立刻睡覺,而是建議兒童在睡前0.5 1小時左右喝奶或是在晚飯後半小時左右喝奶是非常有助於睡眠的。1 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 睡前喝奶之所以能有助於睡眠,是因為牛奶中的色氨酸是一種天然的鎮靜劑,能夠在人體睡眠過程中發揮鎮...

三歲的小孩子,打針不哭,忍著,為什麼?

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子,因為愛面子,而且可以輕易得到大人的稱讚,就算很痛也會忍著不讓淚水流出來在眼眶裡打圈圈,然後在大人看不見的地方偷偷擦掉,然後雲淡風輕談笑風生。 sandy 兩孩子,大的8歲,小的3歲,孩子從可以溝通開始,吃藥從不鬧 打針的話,2左右就不哭,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和他們爸爸在孩子面前都把...

如何應對三四歲的小孩子沒完沒了的「為什麼」?

FoxMulder 家長應該盡力解答,力有不逮的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順便培養求知慾。三四歲小孩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基於耳聞目睹的具體的現象,都是些物理化學生物最基本的性質問題,連定量都還沒涉及。像我這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那根本就不在怕的,來多少都能照單全收。不過我不打算全部自己解答,還是得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