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是否需要 更豐富的環境 ,應該如何營造?

時間 2021-05-08 00:55:59

1樓:栗子

對於幼兒,肯定是需要更豐富的環境來刺激寶寶的視覺聽覺以及大腦啊!應該怎麼營造呢?兩個字「出門」。

幼兒時期是寶寶的大腦發育迅速的乙個階段,也是寶寶視覺聽覺最需要刺激的階段。寶寶不斷地成長,在幼兒時期視力逐漸發現完全,會對周邊的新鮮事物及鮮豔的顏色,特別感興趣,視野我不斷地拓寬。

寶寶自從滿月之後,只要天氣不錯,我都會帶她出門,起初,當我下班回來,在小區廣場上找她,直到走到她面前她才會面漏喜色,到現在,我離她差不多十多公尺遠時候,她能第一時間看到我,手舞足蹈。你會通過這些小事件發現寶寶的視野距離不斷被拓寬。

經常出門不光是對視覺的刺激,對聽覺一樣是一種刺激。出門後不僅僅侷限於家裡各種電器聲,會讓寶寶聽到小鳥吱吱叫的聲音,小狗發出的汪汪汪的聲音,騎車嘀嘀的喇叭聲,微風吹動樹葉的沙沙聲......

對於嗅覺不用說,每個人身上的味道不同,每個家裡的味道不同,戶外會有更豐富的味道,有花的香,樹的香,草的香......無一不是對寶寶嗅覺新的刺激,讓寶寶有新的感受。

我除了帶寶寶在小區的廣場上玩兒,還會帶她去超市,去菜市場,去公園,去游泳,去商場,去飯店,去海邊,參加一些朋友聚會......等她大點兒以後可以帶她去遊樂場,去水上世界,去划划船,去圖書館,去劇院看看演出,去各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看看,去國外走走......寶寶的反應是最真實的,每次出門,她都興奮極了,又是拍手又是喊叫,嗯嗯啊啊地唱著只有她懂得的歌。

總之,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給她接觸一些新鮮事物,讓她的眼睛耳朵鼻子得到充分的刺激,從而造就更加聰明的小腦瓜!

2樓:大妮兒

見多才能識廣,幼兒時期尤其是0-6歲,大腦發育最快,需要接受各種刺激才能更多的發展潛能,終生受益。

像我們一般的普通家庭,可能達不到到處旅遊增廣見聞的條件,也達不到上各種早教班藝術班的條件,但是可以借助一些資源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氛圍。

我女兒小時候我們家條件不太好,周邊也沒有什麼資源,我考慮了很多裝置最後選擇了故事光投影儀,沒想到成了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國學、拼音、兒歌、英語等等各方面均有涉獵。更加受益的二寶,由於從小跟姐姐一起耳濡目染,兩歲多就掌握字母和一百以內的數字了,還能咿咿呀呀的說幾個英文單詞。由於接觸的早,比姐姐小時候強很多,真是環境造人。

所以,環境對幼兒真的很重要,參加早期教育和整天看電視玩手機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樣的。為了孩子的未來,幼兒時期不能圖省事,一分耕耘乙份收穫!

3樓:懶羊羊

環境對於幼兒的影響是肯定的,不光是對於幼兒,對於任何階段的孩子來說,環境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都可以說明。乙個好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氛圍與教育環境與乙個差的環境所帶來的結局是完全不一樣的。幼兒正處於身心發育的初步階段,她的行為都是由從模仿開始。

乙個喜歡玩手機的家庭注定培養不出乙個愛學習的小孩。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給她什麼染料,他就呈現什麼顏色。

那麼應該如何營造乙個好的環境,我覺得首先父母應該情緒穩定,讓寶寶處於乙個快樂的氣氛中,樹立良好的榜樣,營造學習的良好氛圍,在生活方面補充好營養,幼兒處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狀態。對於幼兒的日常的作息行為規範,以鼓勵幫助為主,嘗試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理解他們並幫助改正錯誤。

4樓:三文

創造乙個使她感到安全和被愛的環境,才是關鍵。

不要用暴力,恐懼和罪惡感來控制孩子,他們會抗拒和反對的。

應該用心流,愛和讚賞來引導孩子,他們會接受和興奮的。

人類最喜歡愛,愛是正向同步社交鏈結,就是一起開心。

有了愛,所有人都會變好,變得利他和上進。

但有了不安全感,就沒有愛了,會變得自私和短視。

所以,我們不應去用恐懼來控制孩子,應用愛來引導孩子。

在精彩有趣的環境中,孩子更容易進入心流。

當然,專注是心流的關鍵,父母和老師的責任就是引導孩子專注,使他感到心流的美好和上癮。

然後,他就會主動學習和運動等等。

5樓:似水流年

關注他們的愛好和索求,尋找到,並讚美其中的Sunny的話題。因為他的關注變成了你的入口,當你可以借助這一平台的時候,你便可以描繪更豐富多彩的話題了,

從兒童心理學來講,他變成了你最好的傾聽者者和受益者者。

6樓:51zywang

其實還是覺得需要更豐富的環境的,乙個小孩子如果是長時間的待在家裡,會變得不愛說話,不愛分享,不敢接觸新鮮的事物,這個是深有體會的。之前親戚家有個小孩,但是父母平時都是忙於工作,沒太多的時間去帶孩子,於是從老家把他的母親接過來幫忙看顧小孩。他的母親基本是一直待在農村,不會說普通話,交流是有困難的,害怕出去了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平時都是帶著孩子在家玩,這樣過了大概半年吧,偶然的機會去到親戚家,看到那個孩子簡直不敢相信是之前的孩子,之前也是見過這個小孩的,雖然年紀小,但是很靈動,不怕生,看見家裡來客人了,回笑嘻嘻的伸出手要抱,會軟綿綿的親你一口。

這次看見那個小孩,見到家裡來人了,馬上躲到媽媽的懷裡,不敢抬頭,和他說話,他也只是在媽媽懷裡怯怯的看一眼,不講話,不管怎麼逗他,一直都是怯怯的,完全沒有之前那麼活潑了。回到家中,和親戚了解到,之前她帶孩子的時候,會時常帶著孩子去很多地方玩啊,會帶孩子去到一些培訓機構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學習,一起遊戲,但是後面她參加工作了,因為也是離那家培訓機構比較遠,不放心母親帶著孩子去,就沒再去了,所以孩子平時乙個人在家,沒有夥伴,沒有交流,就慢慢變得內向了。所以還是覺得乙個孩子應該是更豐富的環境更好,不管是去一些公園,還是一些培訓機構都行,當然如果像親戚這種情況,其實可以在知遇上看看家附近的機構,做一些對比,然後選擇一家機構,讓母親帶著孩子去就可以了,這樣不僅自己放心,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的。

7樓:大王叫我來巡山

需要,而且非常需要!

古時候孟母三遷為孩子選擇好的教育環境而影響了孟子一生的走向;放到現在選擇學區房難度很大,也不現實,但是在家裡花1㎡布置乙個讀書角,這樣乙個閱讀、學習的「豐富的環境」,孩子的表現就驚到了父母:

群裡乙個寶媽口述:

「以前你們說,和小孩子做遊戲、共讀的時候,要給他一種儀式感,還沒有做的時候,真的沒有這種感覺......做了以後,真的非常非常有感染力的!確實確實!「

更好的環境就能實現這種儀式感的給與,就能賦予更好的精神屬性和個性化價值,能讓孩子感受到重視和愛,並參與進來。

需要提醒的是,絕大多數家長都沒意識到的乙個事實——孩子都是自帶儀式感的

8樓:緲妙

從小就要有一些或者幾個經常在一起玩的小夥伴,一起到外面大自然中去玩,一起到室內,相互到自己的家裡做客。經常看望各位長輩。總之要一直群體活動。

我家寶寶一直與五個小夥伴玩,活潑開朗。即使她熟悉的小夥伴們有時遇不到,只要有其他小朋友,她都能很快融入一起嗨。偶爾我們也帶她去各公園玩。

足夠了。

9樓:小滿媽媽

相比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現在的孩子生活中所處的環境怎麼樣都可以算得上「豐富」,帶孩子去隨便轉個大商場大超市就能充分感受。

而我們注意到的點是,即使在那時看似匱乏的年代,依舊不妨礙一些孩子成長為極其優秀的人物,甚至「大師」數量龐大。

那麼,環境的豐富性到底在指什麼?是琳琅滿目的商品嗎,不是。環境的多重刺激包含了對孩子聽覺、視覺、味覺各種感官的刺激,不一定是玩具和繪本本身所帶來的。

感受風吹過臉龐、聽溪水潺潺流淌、看鳥兒飛過天空,觀察媽媽廚房做菜,這些都是極為豐富的生活素材。現在生活的快節奏與物質的極大滿足,令人的關注點無法長時間聚焦與深入,所以就算帶孩子看過超市中那麼多的商品,卻難以形成深刻的印象。

越是小的孩子,越是需要充分開啟感官,去看去聽去聞去觸控去感知,這是提高認知水平的基礎,在未來AI當道的時候,我們區分於機器的能力就在於人類特有的認知能力以及形成的獨特經驗直覺,是機器無法比擬與替代的。

如果能俯下身,帶著孩子在當前豐富的環境中,像海綿一樣地吸收,必要時如蝸牛一樣緩緩地爬靜靜地看,那這真是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10樓:liliyuanshangcao

當然,不管是物質環境還是精神環境。同時也應該有計畫、有目的的帶孩子接觸不同的環境,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等。

11樓:李文浩

孩子讓父母帶為主。(不建議孩子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父母的性格,處事方法,人格經歷都會在孩子未來的成長中潛移默化的影響。退一萬步說,你孩子的基因來自你和你的伴侶,遺傳的性格也會像父母,所以,孩子盡可能的自己帶。

12樓:林小摸

什麼是貧乏的環境?在幼兒長時間生活的地方比如家裡和幼兒園,沒有適合幼兒遊戲的場地和物料,沒有與孩子一起玩的夥伴,這是最基本的貧乏。

先改善最基本的貧乏環境,對孩子的幫助是明顯的。問題是,僅僅有了環境就ok了嗎?

我有兩個表妹,她們的女兒年紀相隔乙個月。在一次表兄妹的聚會中,兩個18個月的孩子的表現差異可以用巨大來描述。乙個可以在公園小山坡不知疲倦地上下奔跑,可以追著肥皂泡跑到遠處再自己回來,可以主動與草地上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對新玩意有明顯的興趣會專注地學習怎麼玩擺弄好久...

而另乙個小女孩,走路還要媽媽扶完全不會跑,對吃東西熱情很高手裡總是抓著各種吃了一半的食物,對任何玩的事都沒有興趣,媽媽讓她玩肥皂泡她抬頭看看又低頭吃,媽媽讓她去追肥皂泡她就哭...

這兩個孩子,我去過她們家裡,前乙個家裡裝修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孩子的玩耍問題,在不大的客廳裡開闢了遊樂區,鋪著遊戲墊,周圍的家具相對低矮,孩子可以從遊戲墊出發沿著茶几沙發一路爬到櫃子上,家裡玩具很多,每天不厭其煩地攤出來讓孩子玩晚上再收回去,每天到小區裡跑,每週去公園跑...

後乙個家裡整整齊齊,孩子玩什麼都擔心把家搞亂了把孩子磕到了,只能坐在那兒吃吃吃,下樓到小區花園也是吃吃吃,至於公園其實也經常去的,去了繼續吃吃吃...嗯對了,她18個月碗勺已經很會使了。

看出來了嗎?其實豐富的環境未必是帶孩子出去,而是家庭給孩子什麼樣的引導,乙個意識到豐富性的價值的家庭,會改變房間設計,會不怕多做家務,會和孩子一起奔跑,內心豐富的家長帶著孩子去哪兒都是豐富的,反之,帶去哪兒都是呆呆地看和吃,豐富性從何談起。

幼兒是否需要挫折教育?

盧軼 給孩子提供真實的教育場景才能讓教育真的幫助孩子成長。如果孩子在成長中,遇到了挫折,父母應該鼓勵並給孩子提供條件去克服困難 但是如果孩子的成長很順利,沒有遇到挫折,這個時候刻意的創造挫折本身會讓孩子對父母是否真的愛自己產生質疑,這種對親子關係底層安全感的撼動,反而失去了教育的本意。 風車奶粉 不...

嬰幼兒是否需要打流感疫苗?

Alley 建議打。小寶寶本身自身免疫力較差,有與外界接觸較多的情況非常建議打,畢竟孩子生病不止他自己難受痛苦,更難過的是大人。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防流感細菌的侵襲,但還是要注意保暖和寶寶衛生。孩子上托班或者幼兒園感染流感的機率大大增加,提前預防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 小盧 嬰幼兒三周歲以下可以打小兒流...

怎麼讓工作之餘的生活更豐富多彩?

無聊疏導達人 如果特別累,那就洗澡好好睡一覺。如果不累,那就做點糕點犒勞自己,跑個步,打掃打掃生活環境。如果覺得自己的工作有點機械化,那就把規律找出來,發明一種機器,可以代替人類從事這種勞動,實現一部分人的共產 不愁吃不愁穿,只需要學習,創造,娛樂,繼續改變人類現有的困境,然後探索宇宙 li j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