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的主角?看著周圍的一切,感覺好像因為我,這些才存在。這個問題困擾我好久了?

時間 2021-06-02 22:53:54

1樓:曉嫵

因為每個人存在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你所能感知到的事,多數是圍繞自己展開的。

正如:我感受到...我感覺到...,主人公都是「我」,所以才會有這個想法。

所以有這個想法挺常態的,畢竟自己是自己的主角。

2樓:瀛或之勢

你這個就是唯心主義思想在作祟。唯心主義思想認為。世界不是客觀存在的。

是因為你看到了才存在。意識決定物質。呃,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

你感覺你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的主角。說明你的存在感還是很強的呀。

3樓:

我以前經常害怕出糗,害怕在很多人面前說話,因為我覺得大家都很重視我,後來我發現,自己只是路人,大家都一樣,就是你長得再漂亮,在陌生人眼裡還是陌生人,比如我問你乙個問題,你記得5年前你在街上遇到的最漂亮最帥的路人嗎?如果她或者他再次站在你面前,你能認出嗎?很明顯,不能,即使是昨天你剛剛見到的路人,你也不一定能認出來。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地球少了你還是照樣運轉,但同樣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每個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可能你看著外國疫情死了很多人沒有感覺,那只是冰冷的數字,但是如果是自己呢?所以好好地活好自己。

4樓:輸入使用者名稱

我初一的時候也類似,以至於寢食難安(真的),致使成績下降,但後來我發現我顧及的這些問題現在的我無法回答,所以我就寫在了紙上,把它放進了某個地方,我想著,反正它都在那,又不會消失,我便沒顧忌這些了(逃避)

5樓:高槻泉

人們都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只承認自己的主體性。可惜社會上有太多壓榨和無奈。多體驗體驗被他人物化的感受,這份錯覺會消失的。

或者,反過來思考,我們是否一直在物化他人。我們能肯定的是,自己確實存在著。清晨的第一縷光打進窗戶的時候,我們切實感受到溫暖。

我們切實感受到酸味,甜味,感受到生命的平靜,感受到愛。你想一想,與此同時,別人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些?

別人在我們眼中究竟是什麼?是「朋友」,「愛人」,「父母」,「子女」,「同事」,是符號,僅此而已麼?

這輩子還未接過吻,有人已經吻過了。

這輩子從未登上的喜馬拉雅山,一生從未見過的風景,有人已經見過了。每天的報紙上,有人爆紅,有人離婚,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從頂樓跳下來。

在被狹隘的眼光物化之前,拋開那些代表著職業形象身份社群云云的名銜,我們只是人類。藏在你生命中的喜悅和痛苦,我們也喜悅,也痛苦。

6樓:那山那人那狗那喵

道家的莊生曉夢迷蝴蝶,佛家的阿賴耶識業力呈現,儒家的…儒家好像沒有講。在學界這叫唯心理論,一切唯心生,是一種主觀意識。(相對的是唯物理論,萬物客觀的存在)

但我們的老祖宗儒家大咖告訴我們,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要老是感覺什麼什麼的打妄想,有疑就去格物致真知,用行動去證實(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不管結果是心還是物,你都不迷不疑了。

7樓:清泉流水

在學界,這種現象引申出來就是薛丁格的貓。知,所以存在,知道的越多,越能證明這個世界的真實性(《楚門的世界》了解下)。因為存在就需要合理,且必須自洽,規則的自洽,體現在各種物質執行規律中,獲知的規則越精細深入,世界需要呈現在你面前的自洽就越複雜,複雜到超出你的想象。

而人自己的思維嚴謹程度是很難比世界呈現給你嚴謹程度更高的,起碼歷史上沒有出現過。

說到這,我認為周圍的世界是由自己虛構的這種想法就基本可以證偽了。

其實人在快速成長的階段,在行成初始世界觀時出現「我是世界中心,沒有我一切將不存在」的唯心思維確實存在的,這是人成長必須的乙個心理過程。需要調解,有些甚至需要正確的引導。

人生三問,其實可以歸結為對這個世界的疑問。 人對世界探求而獲知的了解越多,越會對世界的構成讚嘆,進而敬畏,甚至畏懼,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個事其實很有意思,科學是證偽的過程,神學是假設的結果,誰的邊際大?)。

牛頓最後玩神學,很大原因就是環境造成。而現代的科學家,神神叨叨不能說沒有,更多的是探求,敬的部分更多,畏的部分減少了。

8樓:超大海鮮鍋

某種方面來說,這種感覺也沒錯。畢竟這是以你為第一視角的「人生ol」。你就是你的世界的主角。

只不過別人也有別人的世界,在別人的世界裡,別人也是主角。

9樓:未來圖書館管理員

說實話,我在小學就有這個思考了。我的同學,在我看不見他們的時候,便是不存在的,我上了學校,見到了他們,他們就真實起來。

在很小的時候,我覺得這個世界的範圍,不過是我周遭的一切罷了。因為我看見了,我感受到了,我觸控到了,所以才存在。我看不見,摸不著,便消失了。

後來我發現,原來,我不寫作業,別人會寫,我不學習,別人會學,我跌倒會痛,吃到喜歡的食物會快樂,別人不會因為我離去,她的世界就停止轉動。

時間空間,不會因為我在,也不會因為我不存在。

家門口的石頭,不會因為我去上學,就消失了。

我來看此花時,此花就存在,我不來看此花,此花依舊存在。

10樓:普譜潽

我覺得吧:你對於世界的認知,來自於「你自己」,你會收集資訊,然後分析處理,最後得到對於世界的認識。這個過程中,「你」是橋梁,所以你肯定覺得自己是中心啊。

11樓:愚鈍

你這種想法並不奇怪,在這個人人高喊信仰唯物主義的時代裡,大家往往都對唯心主義不屑一顧,但是人們永遠無法擺脫唯心主義存在的可能性。

唯心主義就像隔壁老王,在你還沒有掀開被子、開啟衣櫥、看看床底之前,你就無法確定老王不在你家的事實。

一般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是唯心主義+目的論的結合,大多數人對唯心主義有誤解 。笛卡爾從我思故我在中推斷出自己存在的事實,先不論他後面理論的對錯,先在我思故我在這部分打住。只明確自己的存在,外界存不存在我不知道,這就是唯心主義。

目的論指的是萬事萬物都有存在的目的,兩者結合,就變成了世界為我而存在這種想法。

這種想法確實有存在的可能性,因為也沒辦法確定它不存在。

我曾了解過別人的哲學觀念,當時我茅塞頓開,一瀉千里。

如果將觀念分為兩部分,對內唯心,對外唯物,就可以在堅定信念的同時,用唯心鼓勵自己。

12樓:斑馬

學生時代我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其他人是不是真的存在,還是為了迎合我的存在才有的npc。

我個人覺得是因為我們無法知曉他人的想法所以會覺得是不是只有我自己有思想,別人只是傀儡或者設定好的。 但是自從成為社畜就沒有這種想法了,配角都沒我的份怎麼可能是主角(︵)

13樓:小昂昂

啊這種事情

其實是無法證偽的。

不過別急,

畢竟就算我們真的是npc,

你也一樣得好好讀書,不然,

萬一你被我們這些「npc」打死了,

在你的「真實世界」裡,

不也得被笑死嗎?

為什麼我感覺這個世界上非常多事情是人類無法量化的?

葉無憂 你舉的例子其實沒有必要和量化弄一塊,這個世界會給你乙個大概的量,你會從各個當面獲得這個資訊。多給你用大白話說明一下,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你覺得大概率是沒有用的,就像適者生存一樣,就像資本一樣,你看久了就明白了很多東西都朝著乙個方面走。先給你舉個例子,假設乙個蘋果賣出去能賺五塊錢 只是乙個...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我自己的選擇嗎?

花花 相信我,那一定是你的選擇。我曾有過乙個很浪漫的想法。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角色,會經歷的事情,前世的自己都知道。前世,你像瀏覽電影一樣,見過了許多人的人生,後來你選擇了這一場。也許現在的你經歷著難過苦澀,但要相信啊,這是你選擇的,既然是你選擇的,必定有存在的意義。不論結果,不管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無情?

煙雨雲夢 是時間。它可以洗刷萬事萬物,讓滄海化成桑田,剝奪你還記得的一切事物,改變你的性情,改變你周圍的所有人,最後把你的父母,親人,朋友,還有你和所有人的存在痕跡全部消磨乾淨,直到這個世界再沒有包括你,我和所有人存在過的痕跡。 中二少年 當你只愛自己的時候,並向著更美好的方向去努力的時候,你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