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那些涉及倫理的心理實驗 ?

時間 2021-06-01 19:31:26

1樓:路上有只貓

個見哈不管是什麼時期

人往往會把對倫理的認知給模糊化,保持一種大概印象,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大腦與人心隔了層線,有些認知明明就在眼前,但始終給人一種跨過線就會死的感覺,令人畏懼,但總有一些人,在不經意間跨過了那條線,品嚐到了與其他大部分人不同的認知,感受到了不同的世界後,想要將真相告知世人時,那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就誕生了,當在開創乙個新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會對世界造成衝擊時,人是孤獨的,而孤獨會產生偏執,在偏執的情況下,人是不會考慮後果的,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2樓:小老虎hafuhafu

除了小阿爾伯特還有乙個有名的人性實驗,叫做《斯坦福監獄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在2023年進行,監獄內部進行的實驗主要物件是一群大學生,讓學生分別扮演獄警和囚犯的角色進行實驗的過程。

可喜可賀的是,在爆發衝♂突之前,實驗就提前停止了。

如果你們想看刺激的!可以去看改編的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

現在任何倫理有關的心理學實驗都是必須經過心理學會批准的!如果私自進行實驗,得出的結果也很難得到國際的認可。

想到再說

3樓:

我記得華生和助手後來確實設計了方案來消除小阿爾伯特的恐懼反應,不過還沒來得及實施,小阿爾伯特就被人收養而離開了醫院。普遍的說法是他6歲的時候死於腦積水,而且其實從出生開始就一直疾病纏身。

小阿爾伯特實驗是在1920s,那個時候似乎並沒有十分健全的實驗倫理觀念,更別說審查機制。《紐倫堡法典》2023年公布,《赫爾辛基宣言》2023年提出,且都是針對人體實驗和醫學研究,而非行為實驗。事實上,應該是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Tuskegee梅毒實驗被披露後),美國才重新正視實驗倫理問題,並採取措施進行制度化規範。

所以此前一些富有爭議的著名甚至經典實驗,比如2023年班杜拉的玩偶實驗、公尺爾格拉姆的順從實驗,2023年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路西法效應」的由來),當然也包括小阿爾伯特實驗,放在今天多半會被認為是違背實驗倫理的,不太可能出現。

(順便說一句,好像後來順從實驗的被試表示自己反而從該實驗中受益,但監獄實驗則確實對部分被試造成了某些未能完全消除的長期影響。)

華生的心態我也很好奇,可能他覺得自己既然有辦法建立反射,那也有辦法能消除吧……說實話,這對這個實驗本身來說大概確實不成問題。當然現在看來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隨意進行類似的實驗,畢竟恐懼的體驗已經造成了。

至於說科學實驗是不是必須有犧牲,首先我覺得實驗倫理問題是處於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過程。今天的實驗倫理已經形成了一些原則,如知情同意、自由退出、免遭傷害、資訊保密等,對於大部分實驗來說沒有太大問題,但偶爾還是會涉及一些利害權衡的情形。往小了說,比如在某些情況下,為了保證實驗效果,需要在實驗過程中對被試隱匿一些資訊;往大了說,有的實驗對被試會造成傷害,但不進行實驗則可能危害更大。

所以我覺得這種情況下遵循實驗倫理的關鍵是尋找乙個平衡點,並且盡量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那些窮苦的孩子會有攀比心理麼?

小毒電影 肯定都有的。窮得有更窮,富得有更富的。所以只是的孩子心態和家長的引導。例如 城裡的孩子攀比更大,放學後,幾個孩子買零食,富的可能會比窮的零用錢多幾倍。活動中,有的孩子可能會古箏,鋼琴,舞蹈,窮苦家的孩子連吃飯都是問題,怎麼可能會這些。所以,這些就需要家長的引導,窮苦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才藝。...

為什麼只要涉及到清朝的文章都會有人謾罵?

吳月娘 怎麼會呢?港真,我萌在你乎才是引戰主力吧。我覺得朝代更多的時候是表示一段時期,有什麼可黑的?然而你乎更多把朝代定義為政權 這他媽是最迷的 可見你乎鍵政局諸君君父思想的根深蒂固,移風易俗,請。 gnudeer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任何政治的謊言都經不過時間的洗滌。因為所有的政...

為什麼會有近鄉情怯的心理?

我給自己找了好多理由喔 什麼百里者半九十啦,圍城啦,想要自由選擇的空間啦,不喜歡被統一的價值體系審視啦,不喜歡攀比歧視鏈啦,不喜歡朋友過問空白的感情生活啦,喜歡獨居啦,喜歡互相尊重想法的世界啦 直到昨晚做了個夢。夢裡是我完整的家庭,是走到一半就失落的那個人,是我告訴曾經最好的朋友一些笑話,是我抱著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