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一直被問你當時緊張是在緊張什麼,但我無法回答怎麼辦?

時間 2021-05-07 01:54:07

1樓:胡朗月心理諮詢師

前面有答主提到過,大問題在問「但我無法回答怎麼辦?」,問題描述裡就變成了「是我的問題還是心理諮詢師的問題?」

——本來只是關於「緊張」,最後這個緊張成為了乙個「問題」,但實際上,這個緊張原本可以不成為乙個「問題」的。

「問題」需要被解決,而「無法回答」這種慌亂的、手足無措的、緊張的「感受」也許不需要被解決,抱著「找問題」的心態去看事情,自然萬事萬物都是「問題」。而如果只是「感受」的話,就像@劉昭心理諮詢師提到的,「是它能否被hold住」——當感受被看到和理解,也許它就不再是乙個問題。(類似於薩提亞的理念:

「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

我同意@佘炤灼提到的「大家都有問題」,諮詢師的「問題」是走得太快了,沒有跟上自己來訪者的步伐(類似於@心理諮詢師彭燭璇回答中所說的那樣),在來訪者沒有理解自己的提問、並且已經感受到情緒上的緊張的時候沒有做進一步的解釋或者更換提問的方式。來訪者的「問題」是「找問題」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很容易把雙方都繞進去而止步不前。我的問題是雖然我不太喜歡「問題」這個詞,但我為了前後文的一致性還是選擇使用了「問題」這個詞。

2樓:予書

從你的詳細說明中我看到了可能存在的兩個問題——

一,心理諮詢師提問經驗不足,且略顯焦慮和心急,過於直接和寬泛的提問會讓來訪者不知如何回答。

如果是我,可能會讓你描述幾次緊張的場面,然後舉幾個例子讓你判斷是與否。比如:

「你在被關注的時候,是否害怕讓人看出自己很緊張?」

「你在被關注的時候,是否在難以停止地幻想自己搞砸了的尷尬場面?」

「你在被關注的時候,是否害怕突然會有人對你的言行進行指責或反駁?」

「你在與較少人交流時,是否有正常的眼神交流?」

類似以上的等等問題會把「緊張」的導向性更加明確,也有助於引向根源。

二,你不願重溫緊張時的痛苦情景。

你僅僅能夠以第三人稱的抽離視角描述時間概況,但不願進入當時的情景回憶那種令人不適的情緒體驗。所以用「不知道」來打斷回憶,把解決問題的責任交還給心理諮詢師。

這種抗拒是很正常的反應,當人們面對痛苦的回憶時,會採用不同方式進行不同程度的迴避。

但是你要知道,心理諮詢意味著自我成長,而不是像老師與學生一樣的傳授與接收。心理諮詢師存在的意義就是用他的專業知識讓你對自己產生新的思考,最終自己看清自己,自己說服自己,這才是最成功的心理諮詢過程。

所以有些時候,你需要重新敞開過去的傷疤——因為那些傷疤可能還沒有癒合,只是被暫時地掩蓋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你們雙方都可能有一定問題,但在諮詢中這種進度停滯甚至倒退的情況也有時存在,不必過於擔心,你們兩個都會在不斷的思考和交流中彼此改變。

單一視角的描述,內容有限且主觀,我能猜測到的僅有這些了。

祝您能和心理諮詢師一起,早日突破這個瓶頸。

注:如果您確實認為他無法解決您的問題,可以詢問他對這個卡住的點的看法,以及向他提出關於更換心理諮詢師的問題。坦率的溝通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3樓:大魚心理諮詢工作室

「一直被問」,又「無法回答」,這件事大概本身就會讓人感覺到緊張吧。

緊張也好,其它的情緒也罷,我們常常會遇到自己對自己的情緒感受既說不清是什麼,又說不清為什麼,這是因為:

首先在我們過往的經驗中,我們沒有學習過如何去識別感受、命名感受、表達感受,這就使得我們在想要把些情緒感受言詞化的時候,不知道要怎麼做。

第二,在我們童年的經驗裡,我們的某些感受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男子漢要勇敢,不能哭」、「小姑娘要文靜,不要太『瘋』」,甚至於我們常在香港電影裡聽到的一句台詞是「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在這些句子中,我們學會的是,悲傷是不對的,害怕是不對的,開心是不對的,不開心也是不對的,於是,當我們逐漸長大成長,這些「不對的」感受也就漸漸地被我們隔離在外,無法言說。

第三,當那個感受和你乙個很重要的過往經驗連線在一起的時候,也許當你緊張,你潛意識裡把這個緊張和小時候因為忘記帶作業而被老師罰站的經驗連線起來,而這個小時候的事情是你一直努力讓自己忘掉的,因此當你再一次感覺緊張時,你潛意識裡會不願意去談論那個緊張。

當你在諮詢中無法談論自己的緊張(其它情緒也是一樣)時,你可以試著這樣做:

體會自己當下的感受,當你無法談論自己的緊張時,你的感受是什麼?是焦急?是憤怒?是羞愧?還是得意?

體會自己當下的身體感受,比如這個時候,你會覺得心跳回快,喉嚨發乾,還是有點難以集中注意力。

談論自己的此時此刻的聯想,比如當你聽到緊張這個詞的時候,你腦海裡突然跳出的那件事、那個人,那句話、那首歌……是什麼。

當然,你還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當你無法談論,不知道怎麼回答諮詢師時,可以直接拒絕說「我不想談論這個問題」。因為「不想談論」,其實也是一種談論。

答者:陳嬌燕大魚心理諮詢師

4樓:劉昭心理諮詢師

你有沒有發覺,在你和諮詢師的諮詢中,其實活現了緊張的情境。

當你被追問時,你是緊張的。

但當他追問你時,其實他也是緊張的。

你們都渴望得到乙個答案,這樣似乎就能解決緊張了。

可是當答案怎麼也出不來,兩個人也就都無法從緊張中穩下來。

當你說,我想來解決我緊張的問題。

這就好像把問題推給了他。

而當他不斷地問你,你當時在緊張什麼呢,

這又好像把問題推給了你。

所以這個緊張真的不招人待見,它被推來推去,就是沒人肯接住它。或者說,沒人能承受住它。

你承受不了你的緊張,於是你找了諮詢師。

諮詢師在當下的場裡感受到了你的緊張,以及這種程度,他也承受不了就把緊張「扔回」給你。

可當他感覺到你們都接不住,就提出了建議「先把緊張放一邊」。

這既像是給你的建議,其實也像是給他自己的。

緊張是一種焦慮,有時無以名狀,需要尋找它的寓意。

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它能否被hold住。

或者說,這才是解決緊張真正的點。

5樓:心靈小園丁

hi,你好呀。

其實,在一段好的諮詢過程中,您的任何回答或者不回答,都沒有對錯之分。您也不必為了這個事情而感到困難或者為難。

這麼一看,其實就會發現你提的問題,其實不存在對錯之分。每個位專業的諮詢師都有自己的風格,我也不能憑藉有限的資訊去做任何判斷。

不過,我也鼓勵你,在下次諮詢中,把你的情緒和想法在諮詢中體現出來哈。祝好~

6樓:

這個問題很有趣。「你在緊張什麼?」「你為什麼傷心難過?」

這類問題,事實上是在嘗試把「情緒」和「啟用情緒的原因」聯絡起來。

這個思路是沒錯的。問題是,對來訪者來說,「啟用情緒的原因是什麼」,抱歉我真的不知道啊!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原因並不在來訪者的意識中,而在潛意識裡。來訪者不是不想坦誠地告訴諮詢師,而是他們真的無能為力。

來訪者帶著情緒困擾來做諮詢,但情緒背後的原因他們真的不知道,如果他們什麼都知道,也用不著來找諮詢師了。

所以,作為來訪者,簡單回答「不知道」,並不是什麼不合適甚至羞恥的事情。

更有技巧一點的問法可能是,「當你在緊張的時候,你會想到些什麼嗎?」「我看到你剛才挺難過的,你的腦海裡浮現出什麼畫面?」這樣更發散一些的問題,可能會更容易找到潛意識中浮現出來的蛛絲馬跡。

當然,作為諮詢師,也不能苛求自己每句話都說得正確或者完美。但是如果問話本身就會讓來訪者感到緊張、甚至很挫敗,那可能還是值得注意一下的。我個人並不覺得某種問話一定是對或者錯的,但是根據來訪者的狀態調整工作的節奏和技巧,是每個諮詢師都需要有的態度。

7樓:徐若航

很多時候人的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緊張,或者只知道乙個模糊的原因,對自己最難面對的場景缺乏體會。就像《國王的演講》裡一樣,喬治國王(當時是約克公爵)的問題是口吃,而且越緊張越嚴重。

而且第一次諮詢師問過他「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口吃的?」「你口吃的原因是什麼?」喬治國王的回答全都是「不知道」。

只不過還有很多別的細節:比如喬治國王的表達很正式同時容易結巴,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乙個體面的人,在生氣或者自言自語的時候說話卻沒問題。裡面諮詢師同時還傳遞出了乙個資訊:

「你可以在這裡放下你的身份,做你自己」。雖然諮詢師的風格看起來有點激進,但是也因為諮詢師不斷嘗試和喬治國王感情同步,並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他的問題和表達,我們才有機會知道他身上發生了什麼。

所以,對於諮詢師來說,太直接、太概括的問題往往得不到什麼答案,很多重要的問題只能從側面、容易談的部分先入手(描述裡面諮詢師只是換了個詞,看起來還是在直接談你的緊張),並以此和來訪者建立合作關係——換句話說,很多時候並不能說來訪者有什麼錯(就像醫生很多時候只能說「你的病我治不了」,而不能說「你怎麼能得這種病?」一樣),這些都是諮詢的一部分。諮詢師不能只是堅持自己認為的正確的做法,並且把意料之外的東西都當成是別人的錯,並安慰自己「他的成長/悟性還不夠」,或者以此要求來訪者解釋(為什麼和諮詢師期待的不一樣)。

從來訪者自己的角度來說,人們會沒辦法談起一些話題總會有自己的原因,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諮詢師此時就不能只關注這種表現背後的內容(比如繼續問「你會想到什麼」之類的),要學會從此時此地和來訪者建立聯絡。描述裡你說在諮詢裡也不能把緊張先放一邊,此時諮詢師卻希望你能用自己的理性工作,而不是和你情感上有聯絡,很容易讓諮詢留於理性層面,就算問到了乙個答案對諮詢幫助也不大。

人在很緊張的時候理性部分是很難工作的,這時候人更希望對方能聽懂自己當下在表達什麼。需要等到自己能自然地置身事外時,才能整理自己那些負責的感受。

8樓:心理諮詢師世林

當下次再有類似的狀態,那就把當下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告訴您的諮詢師,「我忘記當時是在緊張什麼了」,「我現在好像對當時的事情沒有太大的感覺」,「我現在懵懵的,不知道說什麼」......

無論如何回覆,在我看來都是被允許的。

我不了解您的諮詢師的受訓背景,也不知道您的諮詢師為什麼會一直問那個問題,對於這個疑惑,如果我是您,我也許會問我的諮詢師「您怎麼一直問我這個問題呢?」

我是心諮師世林,期待對您有幫助~

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過渡克制的人是否應該學著去跟諮詢師ask for something ?

也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段黑暗的隧道。有些光明,需要穿過這條隧道才能看得見。隧道的穿行之旅殊為不易。每個最終下定決心 將腳踏進去的人都真的非常地勇敢。加油哦! 納本心理諮詢 就像在開一輛車 本我在那使勁踩著油門,我想。我要。急迫的想放飛,釋放被束縛的自己 超我在那使命踩著剎車,不要啊,你這樣太危險了。...

心理諮詢的時候一直哭,醫生會不會煩?

清潭 每次我都盡量忍住不哭,然鵝每次我都忍不住,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樣子太醜 然後心理諮詢師就說 你要哭就哭吧,哭出來就好了。但是我不敢在其他人面前哭,雖然忍不住,每次卻又忍住止住哭,然後她就一直安慰我 每次等我哭完了才問我問題 覺得挺她挺溫柔的分割線然後我哭的時候偷瞄了她幾眼,發現她在很專注地看...

高中休學兩年,一直有做心理諮詢 藥物。休學前成績較好,兩年有可能學完高中課程並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嗎

同為抑鬱症患者。我是大學時期發現自己患病的。其實高中時候應該就已經有了苗頭。只是那時強迫自己必須學習,把一切情緒都忍了下去。高中影響我學習成績的其實是受同學排擠而產生的抑鬱。我成績一直是上游,老師也認為我考乙個985是穩的。但是我們同學之間的風氣很差,就是一群成績一般般的人孤立乙個成績好的,心理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