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學習心理學人的特質?

時間 2021-05-06 07:53:28

1樓:黃莉

不知為什麼,我有點想去學心理學,我和朋友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候,我總能感覺的到他們心裡在想什麼,還能通過他們的眼睛就能感覺到他們在想什麼。

2樓:李大喵

我學心理學就是衝著心理諮詢去的,後來發現和我想的差很遠,其實現在主流的心理學都是學認知的,諮詢只是小分支,當然它很有魅力。就說說心理諮詢吧。

你也許聽過這個詞,共情,是同情嗎?不是,給予安慰?不是,羅傑斯說,共情是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其實他只說了一半。我一直覺得我是很敏感的,在感受他人方面,我做得還可以。

可是今年學諮詢的時候,我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在見習單位給小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效果差得不行。

因為我的表達能力很差。這和我的情結有關,我還在探索中。

感受,並且表達。這就是共情。表達是情緒的表達,不只是說事情的表達。

如果沒有這兩方面,你幾乎沒有辦法做諮詢。

但也不是就無路可走了。如果共情很難,很可能是自身的心理內容沒有處理好,如果能處理好就好很多,自己去做來訪者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沒錢呢,很貴畢竟,那就要去記錄,覺察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多寫寫日記。

打算換方向了,對我來說諮詢是一條迷人卻太艱難的路。

3樓:「已登出」

借用楊鳳池老師前段時間說過的話,任何人都可以學習心理學。

但是是否適合做一位心理諮詢師,這並不容易。就像題主說的,適合作諮詢師的人需要擁有強大的觀察力、理解力、共情能力、洞察力…等等。

其中共情即是題主所說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這個在諮詢工作中和學習中是可以自我鍛鍊的,可以練習。也許你並不是天生就具備良好的共情能力,但是經過練習和學習,以及長期工作中時間的磨練,會有進步的。

4樓:臻真

冷靜客觀和感同身受我覺得都要具備。

但是有時候個人認為冷靜客觀更為重要一些。太容易被別人情緒感染,也不一定能做出理性客觀的分析。突然想到了比如如果涉嫌種族問題,黑人法官有時會略有偏頗的情況。此處可以借鑑。

觀察力,理解力較強 ,這個是非常好的優勢。善於抓住問題的實質,能敏銳地觀察問題的走向也是很優秀的品質。

個人感覺,舉個栗子,我屬於適合傾聽和開導的型別,對於解決朋友的困惑不安來說還比較擅長,但是研究心理學的話也許就會不夠嚴謹理性了。

5樓:

說到感同身受,這點確實不容易做到。

現在學心理的人中也有很多人看問題很客觀,客觀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難道他們都不能學心理學?那倒不是。

只是當我們下決心要學心理學,也要設想一下將來自己要做乙個什麼樣的心理諮詢師,是客觀冷靜的分析師,還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心理醫生?先確定自己的方向。

如果做研究心理學的學者,冷靜客觀是很重要的。

做心理醫生,確實需要能夠體會到患者心理問題造成的情緒化因素。建議自我「特訓」一下,關於「換位思考」的功課。

換位思考,顧名思義,就是設想自己處在對方處境,面對他所面對的一切困難,思考此時他可能的心理變化,以及應該採取的對策。這不僅僅是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還要學會理解他們此時的情緒變化,讓自己在聽到他人的生活描述時有一種「代入感」。

可以先從身邊人、細小的事做起,比如自己的父母弟兄姐妹,他們每日所處理、面對的各種繁瑣事件,如果自己去面對,要怎樣處理。多詢問他們,傾聽他們的解釋以及他們的處理方法,學會理解他們的心態和感情。

習慣之後,就能慢慢理解其他人,逐漸能夠感同身受了。

必要的時候,有些事情還是得自己經歷一下,比如失戀之類(呵呵…),否則代入感會比較弱…

低學歷適合學習心理學嗎?

不知道你到底是怎麼想的,但是確實會有很多人包括學心理學之前的我都會希望學心理學就能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或者能幫比人解決問題,但是實際上看了書發現心理學並不是單純的解決心理問題。很多內容都會和生物相關,社會學相關,甚至要學習統計學 測量學。學的過程中我是有點痛苦的,因為本以為純文科的專業沒想到要學那麼多...

非心理學專業如何學習心理學

倫學 自學肯定效率和效果都差強人意,且容易走入誤區,建議報考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諮詢師證書 必須通過培訓機構代報考 系統學習培訓課程,作為打底,且可以學習很多實操課程。 桑代克的貓 你好,我是建議你考乙個心理學的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在職研究生以及心理諮詢師的證書現在已經取消了,我覺得你自學掌握的可能性非...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習心理學?

井底小熊 不能靠心理學謀生!在中國學心理學就業並不比哲學專業就業好。而你是專科生,用人單位很少招心理學專業的,即便招,最低也是本科以上學歷吧。你要專公升本,還要選心理學專業,心理學還細分不同的專業。本科畢業,還面臨著就不了業的問題。你如果搞心理諮詢,也要考去相關的資格吧。即使考取了相關資格證書,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