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心理調查的方式,校方能否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

時間 2021-05-31 10:26:07

1樓:

發現又能怎麼樣呢?勸退嗎?有助於問題解決嗎?

反正學校的心理測量量表我都是往好了填的,根本不符合自身真實情況。要是真是什麼情況就填什麼情況……估計得送精衛去了。。。

2樓:武漢慢生活心理-諮詢

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心理調查,籠統地大概地說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解,和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篩選。

但要使得這種方式確實取得某個具體的效果,需要根據調查目的,對調查表、調查時間、調查範圍、調查頻率等進行具體複雜的研究和設計。

3樓:樊富珉

心理調查目的無外乎有兩個,一是了解學生心理變化的規律,探索並分析引起變化的原因;二是為了找到有針對性的、有效的心理干預方法。心理調查的方式可以用問卷,也可以用量表。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心理調查,包括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和對學生某些心理特徵的調查,比如用SCL-90症狀自評量表了解每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業適應或性格特徵等,結果可以用於研究,也可以用於指導實踐。

對學生做長期心理調查的人有心理學研究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服務的提供者。

舉個例子,北京高校心理素質研究會2023年通過分類分層抽樣的方式,對全市23所大學的60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存在心理問題。調查還發現,隨著年級的公升高,大學生的自律性不斷提高,但是創造力卻不斷下降。這些調查對於北京市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當然,學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會尊重學生的意願,鼓勵學生主動尋求幫助。心理健康是學生成才的基礎,也是幸福的源泉。及時發現心理問題,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可以幫助更多的學生健康成長。

4樓:夜辰

一部分學生在患上抑鬱症後甚至不會主動告訴別人自己的想法,也不會去找心理醫生,針對這一情況,校方能否通過一系列普查及時地發現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變化?

答:某種程度可以,但實際上對於一部分的學生無效,因為大部分隱藏的很好的抑鬱症患者根本不會誠實回答問題。

1.學校定期的心理普查是否可行?

答:可行,但實際上除了正常或者弱傾向的抑鬱患者,否則得到假答案的概率更大。

2.是什麼造成了目前部分高校心理諮詢中心形同虛設的局面?

答:隔閡感,或者說不信任感。實際上老師大部分在學生的形象中是不是特別友好的,一旦發生了什麼事都會告訴家長之類的想法在很多人心裡存在。

他們並不是朋友,很大程度算是一定程度敵人。面對敵人,很難有人能對其敞開心扉訴說真實。

3.怎樣才能在高校中普及心理諮詢?

答:進入班級群,然後觀察。有不同的身份地位是很難溝通的,而一般人的日常習慣會流露出一定的想法和思維。

另外切記不要站在其他視角,不論是高位視角還是自己視角都不能真正的獲得對方的真心。

5樓:老王

電子科大有一套《學生畫像》系統,可以通過機器學習、社會網路分析技術主動發現有抑鬱症傾向的同學,提醒輔導員、科系甚至學校重點關注這些同學。這種辦法似乎比問卷更可靠,也更容易獲得資訊。

不過對不住校的高中、初中階段,由於學生行為資料採集困難,依靠大資料技術進行相關性分析比較困難。

6樓:萬年

這種普查近幾年才開始,可惜目前還在發展中,我所在的學校在新生入學後會有問卷,但是很多人反應都是亂填的,問卷設計是會考慮規律性作答的,所以這種問卷調查結果很依賴學生的態度。另乙個問題是學校不重視,這個懶得吐槽了……反正體育學院嘛,心情不好操場跑跑就好,反正每年下河淹死喝酒喝死的都有,就是沒有自殺的。此處批評一下某政法大學,學生跳樓把地上瓷磚都打碎了。

7樓:琬琰琰琰琰

我覺得這不太現實。首先,抑鬱的人本身就排外,不會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的。填問卷這種明顯暴露自己的當時他們是不會做的。

其次,我覺得這種方法辨別度一點也不高,除了不想自己的情況被人知道的(當然這是極少數),不免還有把自己的情況添油加醋的,跟風嚴重,覺得現在自己沒個抑鬱症什麼的都好意思跟人開口說話。所以這就導致了問卷的準確性。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我覺得現在的學校最重要的是向學生普及心理知識,讓大家都懂,而不是把個別人單揪出來處理。

那樣永遠沒完。

8樓:

不想說了,我初中的時候抑鬱症不想上學,我媽跟班主任說了,結果我返校的時候同學跟我說班主任跟全班人都說我怕上學,呵呵,我至今都非常恨那個老師。

9樓:唐巨集

讀本科時就沒去過心理中心,雖然有次跟同學去見識了一下~反正要想讓學生去心理輔導,怎麼也要讓學生覺得心理輔導不另類、沒有壞處、不特別~或者強制每個學生都去一次,給學生一種人人都來諮詢的感覺~

10樓:「已登出」

Psychopass 中,由系統對人類心理進行測量,選擇不同顏色的精神色,表示這個人的心理狀態。但是,女主角的經歷證實顏色是可以自己控制的,這種自控力簡直是潘多拉魔盒的鑰匙。覺得每個人都會有不敢承認的自我一部分,高校簡單的測試及心理輔導根本就無法引導人鼓起勇氣承認自己的陰暗面。

太難了,接近神性的要求。大家共勉。

11樓:夏小爺

作為高校生一枚。我覺得調查問卷並不可行。

而且每次拿到這種東西都覺得很煩,因為大多數人的答案並不真實。

我們明確健康的心理該是怎麼樣的,也清楚自己內心有哪些陰暗面,但是面對調查問卷,我們不會真正把自己的想法坦白出來(害怕面對這樣的自己,或者不想他人拆穿了自己),相反的,會按照自己想象中完美的樣子寫下答案。

12樓:獨角獸

我覺得不會。首先在學業繁重的情況下,多做調查無益處,再次調查中並不一定會反映出真實情況,都不希望自己有什麼心理問題被別人發現。所以是昧著良心填。

13樓:武志

普查也會加大學校其他部門的工作量。還是一年級的普查,很多老師就會給我抱怨說這沒有任何的意義(主要是教師解釋起來很費勁)而高年級的老師本身教學任務,而更大的問題就是,這也不會算加班什麼的,很被動啦。

14樓:SHADIAO

曾擔任某大學心理健康輔導員,這事兒太容易了,要是放在高中就更容易了,你以為量表是誰都能騙得過的嗎,就連科班出身的研究生也得費很多心思才能在量表上作假。都用不著精心、長期,一學期測一次足矣。

我們學校對每個學生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每個學院有專門的心理健康輔導員全程跟蹤。出現心理問題,心理諮詢中心有一大波由應用心理學研究生組成的諮詢團隊,每個人都持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學習、人際、戀愛、職業規劃。。。沙盤遊戲、行為矯治、催眠放鬆。。。

要什麼有什麼。

另外我們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都得排隊的,誰說現在人們對心理問題的求助意識太弱,現實是,就連失眠這種事兒,很多學生都會當做心理問題而不是生理病變,主動去求助。

你問1.學校定期的心理普查是否可行?

可行!2.是什麼造成了目前部分高校心理諮詢中心形同虛設的局面?

問題不成立,只要設定,就不至於虛設。

3.怎樣才能在高校中普及心理諮詢?

請我去做心理健康輔導員吧。

15樓:貓尾巴被踩

至少目前完全不可行,包括醫保體檢在內發了那麼多量表,有百分之幾的人認真填了?即使花費了大量人力排查出了有問題的問卷,如何聯絡填寫人進行干預?基本上這種調查都是浪費紙張和時間

我認為,目前的心理諮詢形式和流程還不能適應廣泛的實際需要,能在心理諮詢中心得到幫助的人佔比不高,說白了,單一的心理諮詢效果一直很糟糕,總體價效比低得很,還有潛在風險

普及就很簡單了,多開點諮詢師培訓班,便宜點簡易點,N多小朋友趨之若鶩想著怎麼用這個裝B呢

16樓:

1、可行,但是資料只能做參考中的參考,重複問卷的干擾非常大,個體調查基本無可能,人力、時間都不夠。

2、基礎心理健康知識普及不到位。但是高校的諮詢室利用率還是遠高於基礎教育的,校內校外預約都是有的。——總體現狀的話,現階段解決不了,上層沒有解決的動力,下層沒有解決的資源。

3、從小抓起,普及正確知識。努力形成基本的心理自查能力。

都是大而化之,沒個10年20年改變整個社會風氣。。。難啊~~~

長期進行長跑鍛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陳大威 說點最容易讓人忽略的事情,也是最根本的問題。長期進行長跑鍛鍊,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你要有足夠多的時間,大把大把的訓練時間,大把大把的跑步時間。如果你是只創業狗 加班狗,那就別奢望長期進行長跑鍛鍊。真的玩不起。 Nicholas Zhang 跑前熱身 跑步姿勢 跑後拉伸 然後就是飲食營養要跟上...

你好,請問我的母親長期對我進行辱罵,偶爾還會毆打,精神控制 但是還是無法改變這種現狀 該怎麼辦

林世年 從你提出這個問題來看,我把你定位為是準成年人。這個問題無外乎就一種原因,那就是你的原因。天下父母心 首先,你要找一找自身原因,並想辦法改變。這裡面值得提醒你的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承認自身存在問題和缺點的,因為認識自己是最難的,所以你要多和身邊人溝通交流。其次,確定你母親沒有比如 強迫症 等精...

如何通過數學的方法,對複雜的取捨問題進行權衡利弊做出最優抉擇?

Alex MOK 散了吧!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就是數值化。而人類的主觀感受是無法數值化的 因為每個人的主觀感受都不一樣 所以任何的 數值化 計算 比較大小 的選擇方式,首要問題就要解決數值化的客觀性問題。其實,決策本身根本沒多少所謂的客觀性。如果一件東西,你真想買,是絕對不會猶豫的,也不會買了後...